王照明
(湖南湘西自治州第二民族中學,湖南 湘西)
所謂人格魅力,是指人在某些環境中由氣質、外貌、品行、道德、智慧以及經驗等諸多因素綜合之后形成的個人感召力與凝聚力,而這種力量能夠使人不斷得認可與肯定,最終使人走向成功。不僅其他行業如此,中學教師也需要如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不僅需要利用提升人格魅力等方式提升學生、教師與領導對自己的肯定,同時也需要通過利用提升人格魅力加強教育管理水平,達到全面提高教學水平的目的,由此可見,教師人格魅力的提升至關重要。
在日常教學和生活中,教師是傳道授業解惑的師者,同時也需要與學生朝夕相處,需要融入學生的學習生活中。而通過提升教師的個人魅力,能夠使自身氣質等方面特點不斷提升,而學生則會更加認可教師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從而在提升學生對自身認可度的同時,更加愿意遵循教師的教導與管理,使整體教育教學管理水平不斷得到提高。
由于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其性格較為叛逆,且十分活潑好動,因此部分性格較為特別的學生時常不遵循教師的教導與管理,甚至有些學生為了與教師賭氣,做出許多違背校規的事情;而中學生屬于獨立個體,學生學習能力與學習程度參差不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十分吃力。而通過提升教師個人魅力,可以通過某些渠道與方法使學生對自己產生愛戴之情,同時愿意與教師共同完成教學活動,并能夠被教師個人魅力所感染,散發自身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參與到學習中,從而實現提升教學水平的目標。在生活中,中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尚未定型,他們往往希望能找到較為理想的模板,即常見的榜樣效應,而此時如果有一位魅力十足的老師出現在他面前,這個老師便很容易成為“模板”,一旦如此,老師的一言一行,學生都會追隨,學生會變得很聽話,老師的教育教學工作也會變得很輕松,這就是教師人格魅力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魅力。
當然,這種現象是由多方面原因導致的,就中學教育而言,作為教師的能否贏得學生的尊重和愛戴,以及能否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是單方面因素決定的,教師的學識、能力、性情、品德修養等綜合素質融鑄成的人格對學生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從而也在教學中體現教師的教學能力。
中學在重視教學水平的同時,必須提升中學教師隊伍整體專業教學水平和職業素質。首先,中學需要定期開展教師培訓活動,通過對教師進行教育法規、道德品質以及相關政治內容的培訓與輔導,使教師從根本上理解自身職業的重要意義;其次,定期開展人格魅力提升課程,各位中學教師可根據自身對人格魅力的理解輪番演講,并挑選較為優秀的內容整理出人格魅力課程內容,提升教師個人魅力,進一步提高自身職業素質水平。
首先,中學教師應當重視自身儀表,在進行課堂活動期間必須保證自身衣著規整、儀容整潔,氣質不凡。女教師需要以淡妝為主,并穿著能夠提升自身氣質的服裝,從外表提升個人魅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能夠以榜樣的形態要求學生重視儀表,進一步改善課堂紀律與課外行為標準;其次,教師應當摒棄傳統教學方法中的老舊思想,并在進行課程設計時融入符合時代特點以及個人魅力的內容,例如,中學教師在進行課程活動時,可適當結合網絡流行語言或學生感興趣的東西,使學生能夠專心聽講,并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由于中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屬于客觀存在形式,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則必須允許這種差異性的存在,但在具體過程中不僅需要對這種個體差異性多加包容,也需要根據班級內學生的差異化形式制定出具有個性化的教育方式。
例如,每個班級中,學生的性格各有不同,對于十分活潑的學生可以通過為其安排班級內職位等方式,不僅使學生覺得自己被教師“重用”,而且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活潑優勢,將班級的氣氛帶動起來,進一步提升班級管理水平,而對于十分內向的學生,教師可采取多鼓勵、多夸獎的形式對其進行教導,使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個人魅力中所散發出的溫暖氣質,從而愿意與教師多加溝通,從而達到全面提升教師管理能力的目的。
綜上所述,中學教師在進行教育教學管理時,提升個人魅力尤為重要。而教師在提升自身個人魅力時,不僅要考慮自身形象問題,更需要利用個人魅力對教學過程內容進行調整,從傳統的以教師為主變成以學生為主體,并積極參與到學生的互動中,提升自身親和力與感染力,使學生自發地參與到學習和各項活動過程中,提升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對學生全面培養,為培養出具有個人魅力的多能性人才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