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西安市閻良區西飛第四小學 陜西西安 710000)
對于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的人們來說,“對話”是一個耳熟能詳的詞匯。對話追求的是平等、自由、公正地進行交流和溝通。對話理論為小學語文教學提供了更多的可能?!缎W語文新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在語文教學中引入和借鑒對話理論,為師生地位的重新界定提供支撐,營造平等的氛圍,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生長,提升核心素養。
當今語文閱讀課堂,絕大多數情況下,授課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最終接受教參對文本的解讀,其“顯著特征是冠冕堂皇的言辭,而不是其改造力量”,其結果是大多數學生乃至教師都“慢慢地被淹沒在一種新的‘文化沉默’之中”。為應付考試,語文教師還要將自己是如何技術性地解讀文本的技巧也“灌輸”給學生。受到這種語文閱讀訓練教育的人是“經過改造的人”,更“適合”這個世界,更容易答出標準答案,如弗萊雷說所說“這一現成的方法中的一切都是為了消除思考”概而言之,在語文閱讀教學中仍存在這幾種矛盾:
1.師生矛盾——教師是知識的占有者,學生是隨時等待儲存的罐子。教師是權威的評價者,學生則隨時等待被評價。
2.生生矛盾——在升學考試的壓力下,學生是互相排擠爭取重點高中位置的競爭者。
3.生本矛盾——學生和文本之間是記住和被記住,肢解與被肢解的關系。
4.師本矛盾——教師與教參之間是遵循與被遵循的關系。上述矛盾決定了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老師、作者都是被動地被現有教育體制支配的人。
對話曾經作為教學手段、方法在教學史上留下佳話。劉錫慶教授認為“對話教學”的理解有兩種:“一是把以對話為手段的教學視為對話教學。二是把以對話為原則的教學視為對話教學。這就意味著,對話教學可能以對話方式的教學呈現,但其他方式只要是在對話的精神支配下使用也屬于對話教學。閱讀教學的過程,就是閱讀對話的過程,是在教師的“對話“性指導下,學生和作者、文本、自我之間的特殊對話過程,通過這些”對話“,來實現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自我建構。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加強語言積累、積攢文化財富,由經典的智慧、先哲的風范陶冶學生的優美人格,不僅是提高學生人文和語文雙素養的良好途徑,也是對當今教育的重要補充。千年的積淀里有“四個注重”符合語文學習的規律,需要我們關注。其一是注重讀書感悟,其二是注重整體把握,其三是注重熏陶感染,其四是注重積累沉淀。 有主題地誦讀經典,對話經典可以促進學生積淀語文素養、發展學生思辨能力,提升口語表達和寫作水平、塑造心靈人格,養德立志,為以后的學習和做人打下良好的基礎。
1.注重教師業務培訓,促進師生共同成長。
通過校本研修的形式,、引導老師開展專題式教學,每個老師做到“教有側重”。邀請國學講師、童書作家、主題閱讀課程專家、大學教授、省內外教學名師以及西安本土傳統文化資源進入學校,打開教師教學的視角,改變教學觀念,為語文教學提供更多可能性。學校一批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上成長迅速,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
2.搭建多種平臺,引導學生主動閱讀。
通過開放式圖書館、電子式圖書館、讀書會志愿者、流動圖書車、社會機構贈書等形式,豐富學生的讀書渠道。引進優秀教育資源,開設豐富的國學閱讀類社團,力圖通過多元的方式帶動各年段學生對經典產生閱讀的興趣。特色社團有:字以溯源、辯論與演講、國學經典、魔法繪本、名著閱讀、吟誦等。用鮮活的視角解讀傳統文化,活力的教學激發學生熱情。
3.借力語文課堂教學,促進國學經典閱讀
(1)構建國學經典誦讀體系
各年級各班每學期要制定誦讀計劃,本著從易到難、從少到多、循序漸進、以點帶面的原則,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開展符合學情實際的國學教學內容,組織師生讀《三字經》、《論語》、《弟子規》、《笠翁對韻》、《唐詩宋詞》、《中華頌》、《明明德》等國學經典,全體師生共同參與,構建誦讀體系。
(2)搭建國學經典誦讀平臺
豐富誦讀形式,開展“誦經典、寫經典、唱經典、演經典、展經典”等活動,即:每日開展“誦經典”活動,保證誦讀內容的落實;每星期開展一次“寫經典”活動,將傳統文化教育與學生寫字教學相結合;借助校園藝術節、文藝匯演等載體,圍繞孝父母、守誠信、善待人、好學習等話題,以詩文朗誦、快板、課本劇、美文說唱等新穎活潑的形式,把《弟子規》、《論語》、《禮記》、《孝經》等經典美文表現出來。
(3)開設國學試點明倫班,大膽改革課程
成立國學試點班——明倫班。結合傳統文化的優秀育人功能,在區教育局的指導下,我校于 2017 年 9 月成立兩個明倫班。明倫班大膽進行課程重組,不以成績考評學生。在開足開齊國家課程的基礎上,大膽將國學原典引入語文課堂,加入書法、武術、古箏、葫蘆絲等課程,帶領學生多讀經典,以學科整合的方式,激發學生誦讀的熱情,大量積累。通過匯演、講故事、吟誦、新學堂樂歌、游學等方式,使國學經典閱讀成為培養小學生核心素養有效方式。各年級開展經典閱讀活動。
4.開發家長資源,建設七彩課堂
結合我校家長學歷高,對教育關注度高的特點。我校結合校園文化建設主題“七彩翔”,在各班開設家長課堂。鼓勵家長自主備課、邀約名師入班上課。各行各業的人共讀經典,讓經典詠流傳。在對話理論中進行國學經典閱讀實踐研究,能更好地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方式,推動學生的閱讀實踐,在國學經典閱讀中涵養學生的人格,在日積月累中為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