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阿拉善經濟開發區學校 內蒙古阿拉善盟 750336)
欲提高小學生體育摔跤運動中的學習興趣。首先要從小學生的心理特性出發,了解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抓住小學生的心理變化特征,打造符合小學生心理特性的課程,從而提高小學生在摔跤運動中的學習興趣。小學生的心智普遍未成熟,因此會喜歡一些具有明顯低齡化特征的事物,同時小學生的注意力難以保持長期的高度集中,好奇心較強,探索事物的能力也較強。筆者就小學生的心理年齡性,對提高小學生摔跤運動中的學習興趣方案展開分析。[1]
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往往存在一個誤區,體育教師會認為體育教學方式的運用不如其它科目靈活,這是由于體育教學內容的枯燥導致教師對體育教學的教學方式產生了不恰當地認識。[2]就小學體育的摔跤運動而言,摔跤運動中主要考核了學生對力量的運用以及運動的技巧,而在掌握摔跤運動前,學生就必須歷經反復而枯燥的練習,正是該種思維上的限制,讓體育教師在教學中不敢嘗試用到一些先進的教學方案。筆者根據自身的實踐經驗,總結出以下集中可應用于小學生摔跤的教學方式:
1.游戲教學法
根據小學生的心理年齡特征可知,小學生偏愛具有明顯低齡化特征的事物。因此游戲教學法就是完全符合小學生心理而創設的一種教學方式。[3]但是教學難點集中在如何在體育摔跤課堂中展開游戲教學法。教師可以通過對一些經典游戲的改編,實現將游戲與摔跤運動相融合。譬如在摔跤運動中,會考核學生力量的大小,在絕對力量面前,任何技巧都形同虛設。因此,小學運動中摔跤運動首要訓練的就是學生的力量。傳統的教學中,力量訓練的模式是固化而枯燥的。而在游戲教學法中力量的訓練可以以游戲的方式完成,教師可以對傳統游戲老鷹捉小雞進行一定的改編,具體教學展開中教師可以扮演壞人,只有完全“戰勝”壞人的學生才能通過考核,不受到游戲的懲罰。教師可以將扳手腕、蹲馬步、負重練習等內容融入到游戲中,譬如在老鷹捉小雞的游戲中,游戲規則可以進行改編,教師扮演壞人,只有在蹲馬步練習中時間超過教師的人,才不會受到游戲懲罰等。游戲教學法充分調動了小學生的天性,讓學生通過游戲進行摔跤運動中的力量練習,對于學生力量訓練而言是事半功倍的。同時教師在教學中,摔跤運動本身也可以融入到游戲中,譬如在你追我趕的游戲中,追趕雙方通過摔跤的方式定勝負。
2.任務教學法
體育教師在小學生摔跤運動的教學中,不可能通過在課程的開始就教授學生如何摔跤。摔跤運動的教學展開是需要一定過程的。因此,任務教學法就是通過一定的次序性,讓學生在學習中通過教學任務,一步步完成學習。而任務教學法實際上側重的并不是步驟性,而是學生的自主性。[4]小學生在教學中往往難以集中注意力,但是如果將教學進行模塊任務式的劃分,通過任務中不同的重點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就能夠建設高效的體育課堂。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摔跤運動的次序性展開教學,譬如教師在一節課中安排力量訓練、耐力訓練、技巧訓練三個部分的內容,[5]在短暫的講解示范后,制定任務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相應的任務。
小學體育摔跤運動的教學中,除了教學方法的多樣化設計外,還可以通過多樣化的形式展開教學,筆者根據在摔跤體育教學的經驗,總結出以下幾點可用于小學體育摔跤運動教學的形式:
1.具有競爭性質的教學形式
摔跤運動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競爭性,摔跤運動就是依靠力量和技巧戰勝對方的一種體育競技項目。當該種體育競技項目應用于小學體育教學時,教師不應該可以弱化體育競技項目中的競爭性。體育競爭精神和其它學科的競爭關系的構成是不同的,體育競技中包括的是對一個人對該項目的努力和付出,崇尚的是自然原始而公平的競爭精神,該種競爭精神是體育精神的中重要部分,也是小學生應該從體育摔跤項目中學習到的體育精神之一。因此,體育教師在教學中不應該弱化或者打壓該種競爭性。反而應該鼓勵正當合理的競爭,從而不斷地實現對于學生體育精神的培養。教師可以通過具有一定競爭性質的教學形式,提倡小學生體育摔跤運動中的競爭關系,讓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觀念。
2.合作與競爭并存在的教學形式
而在體育摔跤運動中,不單單存在競爭一種關系,如果過分提倡競爭性,那么會造成學生對摔跤運動產生不良情緒,扭曲體育競爭性質。在此前提下,合作與競爭并存的教學形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武德,讓學生意識到競爭的同時還有合作。在具體的教學展開中,競爭與合作并存的教學形式下,教師需要合理的設計教學環節,譬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練習,從而來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意識,當練習完成后,在小組內隨機挑選對手,進行摔跤競技,這樣有助于培養他們的競爭意識。在競技完成后雙方可以從摔跤過程中的表現以及優劣展開互相評價,促進小學生之間的合作與競爭。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提升小學生對于體育摔跤學習的興趣,進一步地提高體育摔跤教學效率。
在小學生體育課程興趣的培養中,需要注意小學生摔跤運動不同于體育課程中的其它內容,摔跤過程中學生極易受到各種傷害,譬如骨頭錯位、摔傷等。教師在具體的課程展開前,需要為學生講解一定的安全知識,讓學生在安全的保障下,展開摔跤運動的趣味性教學。
[1]高路.體育教學中摔跤運動教學研究[J].好家長.2016(24):193.
[2]廖凱,王琴燕.摔跤運動教學訓練通議[J].新課程學習(下).2012(08):154-155.
[3]劉云飛,董辰.學校體育教學中的中國式摔跤研究[J].搏擊(武術科學).2012,9(05):98-100.
[4]宮丁.摔跤運動中“合作式”教學方法的價值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12.
[5]高學平.可進入體育課堂教學的民族摔跤[J].體育教學.2010,29(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