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陽市南馬高級中學 浙江東陽 322100)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進行心理相關問題的普及與調整方式的簡單介紹。特別是針對當今社會人們壓力過大,越來越多的人患有性健康疾病的現實情況,我國在學生教育階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幫助教師與學生更好地了解這一階段學生心理變化的特點,從好彩取有效的措施進行心理調節,幫助學生健康成長。同時,這種心理健康教育真實的展現了學生年齡特點下的心理變化情況,因此能夠很好的指導班主任進行班級建設管理,建設良好的班級秩序,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
1.高中班級管理困難
現代高中班級管理與以前相比更為困難,而造成這樣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由于現代獨生子女政策的影響,使很多學生被家長寵大,缺少獨立能力以及人際交往能力,在同學問題的處理上往往較為簡單粗暴,因此制約著高中班級的管理。其次,現在教育下對教師管理模式的敏感,使很多教師不敢進行班級管理,怕因為自己的管理方式不當造成家長、學校、社會全方面的過度指責,直接影響著班主任對于高中學生的管理力度。并且,現在高中生成長較的早熟,因此在學生管理過程中存在著許多早戀、暴力、曠課等問題,給班主任管理工作增添了許多管理難度,再加上我國大班額教育的實際情況,使班主任無法兼顧到每一位學生問題,容易產生學生管理的疏漏。總之,無論從哪方面因素來看,高中班級在整個學校教育階段都屬于較為難管的階段。
2.教師缺少管理措施
現在教師缺少進行高中班級管理的有效措施也直接制約著高中班級管理的效果。對于很多高中而言,充當班主任的教師一般處于兩種情況,一種是剛進入工作狀態的新教師,另一種就是已經即將退休的老教師。而這兩個人群在管理問題上有很多問題。首先,對于新教師而言,往往缺乏進行班級管理的經驗,因此,在班級管理上可能存在過嚴或過松的問題,難以把握學生管理的尺度。同時即將退休的老教師,由于自身年齡較大問題,與高中生存在較多的代溝,加上對于學生管理存在過嚴問題,往往與高中生難以形成良好的管理關系。因此,現代高中班主任對于高中生的管理問題,缺乏一種有效的管理方式與手段,難以形成對學生的有效制約。
3.學生心理承受力差
現在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差是所有國家面臨的主要問題。無論是我國還是其他國家,很多國家都在中高考以后面臨學生自殺的高峰期,很多學生因為無法承受考試的壓力而選擇了輕生的方式結束生命。同樣也有許多學生因為老師或者同學的某一句話而毅然輕生。這一階段的高中生正處于心理發展的叛逆期,雖然比中小學生有更強的價值判斷能力,但自身的心理與生理都未達到完全成熟的狀態,再加上自身的敏感,因此,在很多時候會由于某些他人不經意的行為好放大自身的感知,產生過渡委屈的心理,并對世界產生絕望感,走向輕生。而學生心理承受能力過差,也就使得,現在高中班主任不敢過多進行學生不規范行為的指責,生怕自身管理造成學生意外發生,也就導致的現代高中生在班級中放肆、難以有效管理的問題。
1.尊重和關愛學生,降低學生心理負擔
由于高中生在心理與生理發展的巨大變化而產生的特殊需求,需要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更加尊重和關愛學生,降低學生的心理負擔,更好地服從與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高中階段的學生由于自身生理發展的明顯變化而對周圍世界過于敏感,他們總認為自己是異于常人的存在,因此在人際關系中更追尋一種平等、小范圍、隱秘的人際關系,并將自己深藏于其中,以降低自身的存在感,尋求心里的安全感。因此,班主任要充分意識到高中生,在這一階段的心理特點,尊重學生的隱私,對于一些不涉及到危害其他學生生命財產安全的行為做過多的干涉,不強迫學生在公共場合暴露自己的隱私,給學生以足夠的尊重空間使學生獲得安全感。而班主任這種尊重與關愛的良好班級氛圍的建立,也將幫助學生有效地放下心理負擔與警惕性,使學生更加信任班主任,推動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良好進行。
2.運用賞識激勵法,營造良好文化氛圍
在高中生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要通過賞識與激勵的方式,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鼓勵學生積極探索與成長,營造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這一階段的學生由于自身發展特點,對于自己缺少信心,因此,當一次考試失利就很容易造成學生的心理問題,很多學生難以承受這樣的壓力。因此,班主任要注意在班級管理中進行賞識與激勵,幫助這一階段的學生更好認識自己的優勢,從而樹立起學生自信性,提高高中生對于事情接受的承受力。而這樣的管理方式,也有利于高中生將自己的長處打造成自身優勢,重點發揮,幫助學生明確自身未來發展道路與興趣愛好,從而更好指導學生進行大學專業的選擇。因此高中班主任教師要利用上時,以激勵,鼓勵班級學生努力向上,營造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3.重視班級活動,在活動中教育引導
班級活動是凝聚班級學生凝聚力、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的重要方式,也是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的重要途徑,因此高中班主任需要充分重視班級活動,在活動中引導學生是我的正確的價值觀念。在現實情況下,很多高中學校由于高考壓力發現織班級活動的舉辦,這樣的方式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高中班主任要定期進行班級活動的舉辦,選擇學生興趣度高的主題開展活動,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使全體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之中。但同時,高中班主任也要注意,對于某些不愿意參與的學生不能強制參與,要進行引導并選擇適合他的職務安排給這類學生,從而避免學生產生明顯的排斥感,保障班級活動的有效性。最后班主任也可以借助班級活動的總結,進行學生思想道德的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形成對自身的正確認知。
[1]沈毅,孫陽,宋洋.校園心理劇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3年
[2]王恭濤,張波.淺談如何在班級管理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J].中國體衛藝教育.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