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州卓尼縣柳林中學 甘肅甘南 747600)
數學離不開計算,計算能力是新課改中要求學生必備的數學能力之一,也是高考中必定考查的能力,它是高中生必備的基本數學素養。計算能力主要有四個層次的要求:計算結果的準確性;計算的合理性;計算的熟練性;計算的簡捷性。每次從學生做題的表現以及考試過程中,都會發現一些問題:就是每道題都會做一點,但是算不出準確的答案,計算速度慢、準確率低。每次考完試學生對于失分的原因總結為:粗心大意、審題不清等。而分析其計算速度跟不上未答完題的主要原因是計算能力低下,所以導致學生很難考出理想的成績,究其原因造成學生計算能力低下有以下幾個方面
作為一名高中教師,就筆者而言,往往重視知識學習成績的高低而忽視計算能力的培養,以為計算教學就是掌握好計算技能,并認為學生早在義務教育階段就應落實好了計算技能,在高中階段又有比計算更重要的教學任務,再加上高中數學知識點多,課程繁重,為了趕進度而導致課時緊,在課堂教學中就把計算教學給忽視了,只想在課后的大量練習中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下課后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去練習鞏固,從而導致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出現眼高手低的現象,大大地削弱了課堂效果,這些教學情況是較普遍的,這也說明在高中階段不少師生對計算教學的認識不夠重視、不夠到位,也沒有真正去落實。
所謂審題,就是弄清題意,這是解題、計算的起點,即解題、計算的第一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必須了解問題的文字敘述,剖析出問題中的關鍵信息,把由文字、符號、圖表等發出的信息正確地接收下來,審清問題的結構特征,辨明題型,為選擇解法、計算提供決策的依據,計算能力既不能離開具體的數學知識而孤立存在,也不能離開其他能力而獨立發展.計算能力是和空間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論證、數據處理等基本能力相互滲透的,它也和邏輯思維能力相互支持著,由于學生自身儲備的知識不足,對概念、定理、定義的認識和理解不到位,所以在審題的過程中,不能很好地理解題意,抓住題意中的關鍵信息,從而導致學生無法很好的完成一道題。
學生對于計算器的依賴性太強,連最簡單的計算都借助于計算器,這樣既削弱了學生心算和口算的能力,也使得學生不能掌握計算過程中的計算技巧,更體會不到計算過程所帶來的樂趣,降低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削弱了學生對數感的培養。
學習成績的高低,主要是受學習習慣的影響。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成為提高成績的主要因素而大部分學生都或多或少存在以下問題:一懶惰,高中數學相對初中數學計算量大,計算難度高,面對這些題的時候,不愿意動手,動腦,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就去抄同學的作業,抄作業現象嚴重,這成為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主要原因。二不會合理地安排時間,學習目標不明確。三自制力差,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下課不能獨立按時完成作業,邊玩邊學習,這些都會影響學生計算能力的提高。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學生準確、快速的計算能力呢?筆者認為可通過以下四個方面來解決:
1.教師對計算能力的重視程度。
教師不僅在課堂上要重視計算能力的培養,在課后也適當的督促學生認真完成作業。對于學生在作業中出現的錯題及時糾正,另外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嘗試一題多解,培養學生計算的靈活性。并把計算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聯系,讓抽象的數字“活”起來,讓學生對于數學的認識更直觀。
2.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以及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
首先數學中的結論很多,列入教材中的重要數學結論,如各種數學公理、定理、公式、法則等,主要在于其經常用到、推證不易、形式簡單、把握數學結論的本質,并不在于記憶結論本身,而在于理解其內涵,明確其意義,掌握其功能,認識其成立的理由。只有理解了數學本質,才能計用到計算當中。其次數學中的各知識點之間是相互聯系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只有掌握了它們之間的聯系,各個知識點才能被靈活的計用到計算中。比如高中階段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對于很大一部分同學來說是難點,雖然解的過程中我們學習了用穿針法來解,學生用的時候還是經常出錯,原因在于他們不理解其中的含義。所以教師在講的過程中把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函數,一元二次不等式聯系起來,認清他們之間的關系和內涵,解題就變得游刃有余了,對其他的復合函數,復合方程,我們也可以借鑒一元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的關系來解,從而達到融會貫通的效果。
3.及時培養學生的數感能力,適當限制學生使用計算器。
我們都知道,學生對于計算方法的判斷、計算結果的估計都于學生的數感有密切的關系。所以,我們就要時刻培養學生在心算、口算、筆算過程中的數感能力。在心算,口算,筆算的過程中體會計算的方法技巧,并在計算的過程中更進一步的去理解知識點計用數學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感性認識不斷積累的過程,當這種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時就產生了質的飛躍,從而上升為數學思想。
總之,對民族地區高中學生計算求解能力的培養策略是多方面的。由于學生的計算求解能力又與別的諸多能力不斷促進、相互作用,因此計算求解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應貫穿于整個高中數學教學的全過程.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需要數學教師引導學生隨時隨處、堅持不懈地進行練習。拋開現代化的計算工具,勤動手、勤動腦,對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積極計算。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我相信,學生的計算能力定會有顯著的提高,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扎實的基礎。
[1]李祎.高水平數學教學到底該教什么《數學教育學報》(津)2014年第20146期第31-35頁
[2]王勇強.計算教學真的需要重視和落實《中學教研》(金華)2014年第20148期第42-45頁
[3]傅海倫,向玉梅,趙海峰.高中生數學計算求解能力及培養途徑《中國數學教育:高中版》(沈陽)2014年第201411期第5-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