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霍山縣衡山鎮中心學校 華 靜
小學語文教學在小學教學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如何更好地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思維導圖為小學語文教學提供了一個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可以更好地加深學生的學習記憶,更好地掌握教學的知識點,并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具有連帶效應和舉一反三的特點,將各個知識點串聯起來,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將所學的知識融匯貫通,并利用思維導圖發散思維的特點,可以更加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創新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興趣,使小學語文教學收到卓有成效的效果。
思維導圖又稱為心智導圖,它具有發散思維的特點,運用圖文并重的技巧,將各個連接點連接起來,充分運用人類左右大腦的優勢,幫助人們在科學與藝術、邏輯與想象之間協調發展,從而開啟人類大腦的無限潛能,是一種革命性的思維工具。
進入人類大腦的每一個事物,包括文字、數字、符號、氣味、顏色、音樂等都可以作為一個思維的中心點,并由此向外引發無限的可能聯想點,每一個聯想點又可以作為一個思維的中心點,再向外引發無限的可能聯想點,形成樹枝狀的地圖,就像人類的神經元一樣,這也可以看做是你的個人數據庫。思維導圖將其以文字和圖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形成你的個人思維過程圖,并借此來激發你的想象力,開發你的思維潛能。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將思維導圖運用其中,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可以起到由點及面,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加深記憶和理解的作用。當然,思維導圖也不是萬能的,在實際應用中必須結合教學實際,適當的運用。
我們以蘇教版的小學語文教材為例,來具體講解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如何應用。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思維導圖進行啟發式教學。以《草原》這篇課文為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講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時,可以在黑板上畫出一個思維導圖來。首先可以在黑板上寫出課文的題目“草原”,然后羅列出幾大塊知識點來,可以有:文章的主要內容是什么、文章主要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文章的重點講述的是什么東西。然后可以讓學生根據課文中所描述的和老師在課堂上所講的進行總結、歸納。
學生可以根據老師在黑板上的提示,結合課文,可以想到:文章主要講了作者在草原上的所見所聞。學生可以聯想到作者描述了蒙古草原的優美的景色、蒙古族人民的熱情好客、民族團結等等。這時候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所說所想,啟發學生:在大家所想到的這些內容中,哪些是文章的主要內容,哪些又是文章所主要要表達的思想呢?這樣通過讓學生發散思維式的思考之后,在從中選出最為貼合文章的中心思想的內容,加以完善和補充修改,這樣文章的中心思想便出來了。
大家都知道課后復習對于鞏固所學的知識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思維導圖對于鞏固所學的知識,加強記憶是非常有幫助的,它可以幫助你理清思路,整理所學的知識,讓知識在頭腦中形成體系,加深印象和理解。
比如,在學完《詹天佑》這篇文章后,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自己進行歸納、總結所學的知識點。首先,老師可以先在黑板上給學生做一個示范,畫出一個思維導圖來,以題目為綱羅列出所學的知識點來,可以有文章的生字、生詞,重難點句子解析,段落主要內容歸納,文章的中心思想,課外延伸等等。學生在課下就可以根據老師在課堂上的提示,利用思維導圖把課文知識點總結、歸納串聯起來。從而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在頭腦里形成了一個知識網絡,使所學的知識更加的扎實,并獲得了一定的課外知識。
思維導圖最大的優勢在于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增加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小學語文教學的課堂實踐中,可以利用思維導圖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因為思維導圖具有發散思維的特點,所以它很容易帶動學生聯想能力,讓學生在課堂上更加積極主動的提問和思考。比如在學完《如夢令》這首詞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由這首詞可以聯想到哪些畫面。這時候可以鼓勵學生各抒己見,踴躍發言。老師可以將他們所說的以思維導圖的形式記錄在黑板上,這樣既鍛煉學生的發散思維的能力,又活躍了課堂氣氛,寓教于樂,讓學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鞏固了所學的知識。
思維導圖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中,有著不可替代的意義與作用,應該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廣泛推廣開來。但應注意,因為教學本身的嚴謹性和科學性,思維導圖的發散式思維的特點,并不是要讓學生天馬行空的幻想或瞎想,那樣不但起不到應有的作用,甚至還會帶來負面影響。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實際中加以科學的引導學生,以使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起到切實行之有效的作用,讓其更好得為教學服務,更好地開發學生的智力和潛能。
[1]陳宏保.基于思維導圖的語文教學探索[J].教育研究與評論(小學教育教學)2013年09期.
[2]郭建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使用思維導圖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方法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3年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