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泰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鳳凰小學 山東泰安 271000)
當前,切實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程度。如何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率,高效果,高效益,打造高校課堂,營造和諧積極的課堂氛圍,減輕學生學業負擔,從而確實豐富學生學習方法,提升學生學習效率,提高學生探究能力,最終讓學生真正輕松的學習,并獲得全面發展呢。 通過近年來的總結,逐步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我國現階段的教育方針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一堂課的優劣就不單單看學生分數的高低,而且更要看教師是否能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五方面都得到發展。具體是看:學生是否受到了思想教育;是否基本掌握了教學目標中所包括的了解、記憶、理解和運用這四個層次的知識訓練;學生的觀察、注意、記憶、想象、概括、綜合、知識遷移等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自學能力是否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能否使學生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審美觀和鑒賞能力,激發了興趣;是否為學生創造了一個寬松、愉悅、和諧、高效的學習環境,使課堂真正成了每個學生都十分喜愛的“知識樂園”。 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為了使他們學到真正的知識和才能,適當的合理的課業負擔是必要的。但是“應試教育”不惜以摧殘學生的身心健康、犧牲學生的全面發展來強制學生完成過重的學業,或者是“早5分鐘上課 ,遲5分鐘下課,上足50分鐘”;或者是“課內損失課外補”。這種“拼時間拼體力”的做法只能導致教學中“學生過重負擔→厭學情緒→低效率→更重負擔”的惡性循環,其危害性不言而喻。在大環境及社會大機制基本不變的情況下,如何“減負”是當前擺在中小學校面前的一項刻不容緩的大事。
教師應采取各種有效的措施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特別要在教學的主陣地——課堂上下功夫,即構建和諧高效的課堂,有效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讓學生全面發展,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從而使素質教育的推進向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
為此,要用“少時間,輕負擔”作為衡量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教師要向40分鐘要效率,做到不拖課,不多占學生一分鐘,把課間10分鐘的活動時間完整地還給學生。此外,除國家教委規定的課時外,不多補一節課,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參加文娛活動、體育鍛煉、興趣小組和其他課外活動,以利增強體質,發揮特長,生動活潑地全面發展。總之,通過教師的努力,真正實現了教學上“減輕學生負擔→學生樂于學習→高效率→輕負擔”的良性循環。
1.作好充分的課前備課
要構建高效的課堂,充分的課前準備就顯得非常重要。新課標針對學生不同年齡段的身心特點,對不同學段的教學目標做出了科學而具體的規定。所以,充分的課前準備不僅要備教材,更要備學生,備整個的課堂設計,并對課堂作好必要的預設。
2.構建和諧高效的課堂既要全面關注學生又要對學生分別對待
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做到將“暫差生放在心里,中等生抓在手里,優等生記在腦子里”。做到既“施偏愛于差生”,把重點放在轉變中差生身上,如適當降低新知識的講解起點,使中差生能跟上教學進度,鼓勵他們積極動腦回答問題,對他們的點滴進步及時給予表揚與肯定,注意他們學習信息的反饋動態,做到“及時回收,準確加工”,讓“差生吃好”;又注意盡量讓優等生在學有余力的情況下,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發展自己的個性特長。
3.構建和諧高效的課堂更要有合理多樣的學生活動設計
教師能否運用最受學生歡迎、學生最容易接受的教學方法--講故事、播歌曲、聽相聲、看漫畫和先進的電化教學手段--電影、錄相、幻燈、錄音等,產生強烈的“樂學”效應。教師能否鼓勵學生調動一切感官,做到眼、耳、腦、口、手并用,組成集團軍協同作戰,組織學生進行個別演講、集體表演、自由討論、對抗競賽,甚至做游戲,以便激發起學生的強烈興趣……
4.構建和諧高效的課堂教師要提供科學的學法指導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所以教師在傳授知識時,還應注重學法的指導,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認知方法。科學的學法為創造高效課堂提供了重要保障,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5.構建和諧高效的課堂要注意培養良好的師生感情
其一,教師能否以親切的微笑、端莊的儀表、飽滿的情緒、自然的教態出現在學生面前,給學生以可親、可信、振奮之感;
其二,教師講課時能否做到語言生動,使學生在愉快的“娛樂”中增長知識,促進健康,把聽課當作一種藝術享受。課堂教學中只有教師的“一頭熱”是很難產生高效課堂的,良好的師生關系既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也有利于減輕學生負擔。所以,我們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熱愛學生,少一份抱怨,多一份贊賞,讓他們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情境中高效地獲取知識,提高能力。
6.構建和諧高效的課堂、減輕學生負擔也應注重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
(1)培養課前預習習慣:預習不止是把書本看看,還要思考一些基本的問題:是什么?為什么?這樣行嗎?跟以前的知識有什么聯系?等等。預習了,聽課就有的放矢,會抓重點,攻難點,課堂自然就更加高效,負擔也就相應減輕了。
(2)培養課堂學習習慣:上課要做到“聲聲入耳、字字入目、動手動腦、用心學習”,討論問題時要主動參與、積極發言、積極思考,達到課堂高效收益,從而減輕訓練時的負擔。
(3)培養課后鞏固習慣:堅持先復習后做題。復習是鞏固和消化學習內容的重要環節,把所學知識認真復習一遍,該記憶的記住了,該理解的理解了,然后再做作業。
構建和諧高效課堂,減輕學生學業負擔是一項漫長而又艱巨的任務,我們既要尊重教育規律,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又要科學減負,為學生創造一個和諧、愉快、樂學的氛圍。我們有理由相信,經過我們的努力,學生全面發展的空間將會越來越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