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宜章縣第二完全小學 湖南郴州 424200)
精準扶貧,學有所成,班主任關愛留守兒童是義不容辭的職責。近年來,不少家庭夫妻雙雙外出務工,把子女甩在家里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看管,或者寄養在親朋好友家,從而造成了一大批“留守兒童”。一部分“留守兒童”在情感上缺少關愛,行為上缺少管教,從而造成性格孤僻,缺乏自信。作為班主任的我,結合本班的實際情況,對留守兒童管理采取了一些策略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教育效果,促進了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班主任要對留守兒童進行立志教育,學業輔導。具體分析學生的學業情況,制定學習幫扶計劃,明確幫扶時間、內容。班主任對留守兒童要貼心觀察、輕聲問候、竭力幫扶。留守兒童患病時,要及時診治,悉心照料。同時,要指導學生學會生活自理,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留守兒童缺乏父母的疼愛,我們關心他們不能停留在表面,要用老師的“愛心”去換取他們的信任。這就要求我們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讓他們不再感到孤獨無助。我們不僅給他們物質上的幫助,我們還要用我們的真誠去感化每個留守兒童幼小的心靈,從而激發他們熱愛學習、熱愛生活。
班主任切忌因為留守兒童缺少父母監護,行為習慣和學習成績差而歧視他們,應千方百計從情感上彌補他們在家庭關愛中的缺失。無論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都要從細微之處,用心去呵護他們,用情去感化他們。大多數“留守兒童”都是隔代撫養或者托付在親戚家,不能同長輩進行有效溝通,在情感上缺乏關愛,容易產生心理阻礙,有的兒童性格內向孤僻、敏感多疑、不合群,不愿與別人交往,把自己關在狹小的自我生活空間里,對外界的一切都漠不關心。班主任要給予“留守兒童”特殊的關愛,并使他們切實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同時,教師要了解“留守兒童”的有關情況,經常與他們談心,使自己成為“留守兒童”最信任的朋友!在此基礎上,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讓“留守兒童”在活動中親身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同時還經常組織“留守兒童”參加文體娛樂活動,充實課外生活,以此來彌補親子關系的缺失。總之,教師要用自己的言行和集體的溫暖去感化教育他們,讓他們的生活充滿陽光。
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是外出務工父母無暇顧及的嚴重問題,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和幫助,缺少父母的溫暖和教育,對學生心理會產生極大影響。留守兒童一般內向、自卑,感情比較脆弱。另一部分學生是父母在外打工,經常往家里寄錢,經常給孩子錢,加上監護人的嬌寵溺愛,導致孩子養成了亂花錢、逃學、自暴自棄等不良習慣。針對這一特點,多利用班會講節儉的重要性,播放一些農民工在外打工艱難的影片,讓他們養成節儉的生活習慣。讓他們感到父母外出務工不是不愛他們,而是為了使家庭生活得更好而外出奔波。
注重孩子的生理心理活動變化,要開展心理疏導活動,及時解答他們的疑惑,幫他們走出心理的誤區。心理健康問題已是留守兒童最容易出現的問題,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表現為隱性,是不容易發覺的問題,主要表現如下:性格孤僻內向,留守兒童年齡幼小,離開父母由爺爺奶奶和其他親戚監管,但是畢竟父母與親屬不能等同,遇到一些麻煩事情會顯得柔弱無助,久而久之變得不愿與人交流,性格孤僻內向,不開朗;有自卑心理情緒,兒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留守兒童由于自己父母不在身邊,自己沒有依靠和堅強的保護,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障礙,有的甚至自暴自棄,喪失信心,上進心不強;產生逆反心理,留守兒童總感到別人在欺負他,一點小事就計較,對老師、監護人、親友的管教和批評,產生較強的逆反心理,容易激進沖動,干出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情。我們對待這些問題要認真謹慎,老師既要做學生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學習進步的引導者,生活的保護者。多與留守兒童談心,彌補留守兒童的親情缺失,多鼓勵支持孩子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多進行家訪,了解孩子在家生活和學習情況。
溝通是增進情感的重要紐帶。班主任利用辦公室或家庭網絡,創建班級“愛心聊天室”,要求孩子與父母經常利用視頻通話進行交流,孩子們可向家長詢問打工的經歷,外出打工的生活,匯報自己學習生活情況以及家鄉的變化,訴說成功的喜悅或失敗的教訓。在孩子與家長的視頻通話中,學生感受到濃濃的親情。傳統的家書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契機,留守兒童與父母分居兩地,鴻雁傳書也是重要聯系手段。引導學生與父母情感溝通的書信來往,老師的“穿針引線”很重要。通過書信活動,孩子們可以時常感受遠方父母的關注,而遠方的父母也可以跨越萬水千山傾聽自己孩子的心聲。我班開辟了“鴻雁傳書”專欄,展示學生與家長的信件。每期結束還評選出留守兒童的優秀書信進行獎勵,增強了書信寫作的氛圍,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良好的情感態度與家庭責任感。通過家長與孩子交流溝通,形成一股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合力,孩子的幸福感增強了
要認真調查研究,建立每個留守兒童的成長檔案和聯系卡。基本內容有:學生的基本情況、家長姓名、家庭詳細地址、聯系電話;家長務工詳細地址、聯系電話;監護人或委托監護人的職業、詳細地址、聯系電話、身體狀況、年齡等。要把班主任的電話號碼告訴學生及其監護人,以便及時聯系。還要根據學生異動情況,及時補充聯系卡的有關內容。通過聯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強了班主任與學生家長及其他監護人的聯系,形成了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網絡。
班主任經常要與“留守兒童”談心一次,詳細填好記錄卡,對少數學習不認真、情緒低落的“留守兒童”要制定個別教育方案,著重進行幫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要組織留守兒童積極參加集體活動,使他們生活在歡樂氛圍中,找到家的感覺,增強學習、生活的信心,體會到學習、成長的快樂。
留守兒童具有狹隘、固執的性格缺陷,使我們的工作就更復雜了,那么針對孩子的不同情況,我們應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對癥下藥,因材施教,嚴禁簡單粗暴的教育方法,嚴禁體罰或變相體罰孩子,正確引導孩子健康成長。比如:當孩子缺乏自信的時候,怎么辦?我們要熱情鼓勵:“孩子,跌倒了,爬起來挺直腰桿,我相信你能行”;當孩子受到委屈的時候,我們可以幫他們擦去眼淚,并安慰他們說:“孩子,沒有關系,任何人都會受到委屈的時候,我相信你最堅強,以后別人會理解你的”; 當孩子說謊時,怎么辦?千萬不要當面表現出對孩子的不信任,要通過多方調查,證實孩子確實在說謊,再進行交流溝通指導;當孩子取得進步的時候,我們要及時表揚可以說:“孩子,你真棒!”“你真行!”的話語,用欣賞的目光去看待孩子的閃光點,并為他們鼓掌點贊,適當給予物質獎勵。
總之,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和管理中,班主任要施教有方,積極為他們搭建一個健康成長的平臺,加強他們與父母的情感溝通,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讓他們和同齡人一樣健康快樂的學習成長。班主任用關愛、親情為留守兒童營造溫馨的成長的氛圍,讓他們笑對同樣的天空,同樣的陽光,同樣的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