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桐齡
(河北省隆化存瑞中學)
學校作為教書育人的教育機構,本身就需要承擔較大的社會責任,其在教書育人方面,必須要做到與時俱進。對于高中教師而言,其可能十幾年都會站在同一個講臺上,但臺下的學生卻換了一批又一批。隨著信息化的到來,學生充分感受到了科技的氣息,且能熟練使用各種智能設備來豐富自己的生活,而傳統的理論教學、口頭教學方式已經難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如若高中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只會適得其反。當前,大部分高中院校的教室已經安裝了多媒體設備,教師可利用多媒體進行上課,以創新課堂體驗,從而提高學習的效果。
課堂是學生接受知識的主要場所,高效的課堂可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乏味、無力的課堂則容易降低學生的學習欲望。高中學生的學習壓力普遍相對較大,教師想要創建高效的課堂,必須要意識到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其由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為知識的主動接受者,即主動去發現、去探究、去思考數學問題,將教材中的知識全部消化,從而提高學習效果。然而,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過于枯燥無味,學生沒有聽課的欲望,學習效率自然相對較低。而采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可減少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如板書、畫圖等,這些操作動動手指頭就可實現,從而使得課堂幾十分鐘能得到有效的利用,最終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信息化的課堂能夠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從而能加深其對相關知識點的認知與理解,最終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高中數學本身就具有較大的難度,學生必須要小心求證、步步為營,最終獲得正確的結果,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而言,想要提高學習效率具有一定的難度。且傳統的數學教學方式過于古板,無法給予學生全新的體驗,導致學生不愿意去學習,或者想學習卻不得法。信息化的主要好處在于利用科技手段來創新課堂,從而給予學生更多、更新鮮的體驗,改變數學無聊與乏味的形象,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如在學習到空間幾何體的時候,教師可采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出來的空間幾何圖形,如長方體、三棱錐、三棱柱等,不僅美觀耐看,而且非常形象,便于學生理解,尤其計算機制作的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和直觀圖,能讓學生全方位了解每一個圖形的俯視、仰視、左視圖。以上這些教學效果是傳統的理論教學方式難以達到的,多媒體教學法能夠提高教學的整體質量與效果。
高中數學的知識點大多都比較抽象,學生理解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以便于學生理解。然而,如何才能化繁為簡、化抽象為具體呢?教師可利用信息化進行教學,以教材中的知識點為基礎制作相應的教學課件,以提高教學的整體效果。
學生常常看著書本來學習,本身就容易厭煩,尤其是看不懂教材中內容的時候,這種感覺會更為明顯。因此,教師可采用信息化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激起學生的新鮮感與求知欲,從而促進課堂效率的提高。如學習到“函數y=Asin(ωx+φ)的圖像”這一內容時,教師可提前制作相應的教學課件,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由此,學生可清晰了解到每一數值的變化會對函數的圖象產生何種影響。教學結束后,教師可利用多媒體進行課堂練習,以檢驗其學習的效果。
在高中課堂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教師會不由自主地將自己作為教學的主體,而讓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這樣的教學環境容易限制學生發揮的空間,且教師無法及時了解到其學習的具體情況。因此,教師在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革的過程中,應當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從而提高其自主學習與自主探究能力。
如教師在設計教學課件過程中,可讓學生參與到課件制作當中來,或者要求學生自行制作一份教學課件,教師則在一旁進行指導,給出參考性的建議,讓學生意識到自身的主體地位,從而深化其對相關知識點的認知與理解。待課件制作完成后,教師可利用該份課件進行課堂教學,從而讓學生對教學課件與教學內容產生親近感,并激起其學習的熱情。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使用多媒體方法推理公式或解答例題,以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最終提高教學的效果。
高中數學并不是一門容易學習的課程,教師必須要意識到學生學習的重點與難點,并緊跟時代發展潮流,利用信息化進行教學,以不斷提高高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從而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
[1]胡光德.小議信息化環境下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J].才智,2016(2).
[2]盧軍.信息化環境下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研究[J].考試周刊,2015(52).
[3]陳雪嬌.信息化教學模式的使用對高中數學教學的幾點研究[J].人才資源開發,20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