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蘋
(江蘇省常州市中天實驗學校,江蘇 常州)
新時代不僅需要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還需要教師傳授學生正確、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其能夠獨立學習,即便是沒有教師輔導、監督也可以學習各學科知識。因此,初中英語教學響應新課標和素質教育要求,積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和全面發展。
傳統教學方法下的初中英語教學以灌輸知識為主,不利于教師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因此,教師需要改變這樣的教學模式,并創新教學方法,豐富初中英語教學方法,進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并提升其教學效果[1]。例如,教師采取合作學習的方法開展教學,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討論掌握英語知識,激活英語思維,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質量和效率;或是采取“小教師”的方式進行教學,由學生從自身的角度準備教學方案;或是設計英語對話情境,指導學生通過對話的方式學習英語,并且在對話之前學生需要根據對話主題組織語言、查閱資料。通過豐富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因此教師要認識到豐富教學方法的重要作用,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中,注意積極創新教學方法。
在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僅是初中英語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措施,也是新課改對教師教學提出的新要求。尤其要注意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的身份關系,明確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要性。因此,初中英語教師需要在教學中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首先,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對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方面的意義要有充分的認識,并將其運用在實際教學中。其次,教師需要想辦法改變學生長期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狀態,注意合理增加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激發學生對英語的興趣,激活其英語思維,進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例如,閱讀英語課文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問題;同時,要求學生對課文提出問題,而后展開對問題的討論,能夠充分體現出教師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尊重。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有效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進而提高其英語自主學習能力[2]。
傳統形勢下的初中英語教學是教師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確定學生學習目標,并確定學生完成教學目標的方法。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習,學生通常比較盲目,沒有明確的學習方向,缺少自主學習的動力。因此,教師可以改變教學方法,引導并幫助學生確立學習目標,而后分析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認知特點,幫助學生尋找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其主動學習。制訂的學習目標要符合學生目前的學習狀況和能力,并且以此為依據制訂科學的學習進度[3]。初中英語教師可以制訂短期的學習目標,完成目標之后根據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英語能力的變化,確定下一階段的學習目標,可以提高目標和學習方式的合理性。此外,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根據短期目標制訂長期的目標,即長期目標是短期目標的綜合。將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綜合起來可以發揮對學生的督促作用,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創設教學情境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式,初中英語要結合教學需要適當創設教學情境,為學生創造語言環境,提高學生對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興趣可以使其享受英語學習,在學習中獲得愉快的體驗。例如,教師在每一節上課之前,要求學生按照課文內容進行簡單的對話。這樣學生就需要預習課文,分析課文內容,掌握其大致的含義,而后查閱與之相關的英語單詞、故事或是文化等內容,并按照英語邏輯組織好語言,準確且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能夠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由此可見,初中英語教學中通過情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具有積極意義。
初中英語作為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基礎,教師在時代教育理念變化的前提下,優化教學方法,重視學生的能力和素質,摒棄傳統教學中不科學的方式,通過有效的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各學科的綜合成績,在學生全面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初中英語教師越來越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