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丹
(北京師范大學長春附屬學校,吉林 長春)
數學學科教學是中學階段重要的教學科目之一,過去對學生進行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人才培養的要求,也不符合新課程理念教學要求。在新課程理念下,中學數學教學既要體現知識教學的目的,也要體現情感態度、應用能力、實踐能力、探究精神等多個方面素質技能的培養要求。因此教師必須要對中學數學教學進行創新,在體現新課程理念的基礎上,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教師是新課程理念下中學數學教學創新的中堅力量,如果教師本身缺乏創新意識、不具備創新能力,那么中學數學教學創新就無從談起。可以說,新課程理念下,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角色除了引導者、指導者、組織者之外,還要扮演好創新者的角色定位。對于學校來說,構建高素質、高能力的中學數學教師隊伍就成為首要的工作。首先,要增加教學研究在中學教師工作中的比重,通過定期研討、主題探究、案例分析、合作備課等方式不斷組織教師相互交流、分享經驗、思想碰撞,激發創新靈感。其次,要注重組織教師進行相關培訓,在教學專業技能、創新意識培養等方面開展培訓工作,根據中學教學活動實際,將創新進行定量化和定性化指標劃分,并以此為依據組織開展教師考核工作,激發教師創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創新需要環境的支持,因此在中學數學教學創新方面,必須要做好良好教學氛圍的營造。具體來說,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首先,合理地應用情境創設的方式開展數學教學活動。情境創設能夠為學生參與數學學習營造一定的氛圍,在氛圍的支持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被極大地調動,從而活躍數學課堂氛圍,有利于創新環境的創建。比如在華師版“立體圖形的視圖”這節內容的教學設計方面,在課堂引入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蘇東坡的《題西林壁》,展示了幾幅不同方位拍攝的廬山的照片,然后在欣賞美圖的情境中引導學生分析“這幾張圖片有什么不同?”初步引導學生認知到“視圖”這個概念,然后利用一組動畫展示立體圖形三視圖的形成過程,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根據以上演示,說一說三視圖的定義”。在這個教學設計方面,教師會應用到問題情境、合作情境等多種教學情境方式,這也是情境教學在中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創新途徑,教師要結合實際,靈活運用情境教學手段,活躍教學氛圍,把握教學節奏,提升教學效果。
其次,創新氛圍的營造還要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也就是要在中學數學教學中應用互動教學方式。互動教學的方式是很多的,傳統的問答互動、借助于現代教學技術進行互動等都是主要的方式,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根據教學進程和學生的表現進行選擇。當然,在互動教學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平等、和諧地開展教學活動。
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應用為中學數學教學創新提供了有效的路徑支持,翻轉課堂、微課等新型教學手段在中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不僅提升了中學數學教學的質量,而且還對學生的創新精神進行了培養。當前,翻轉課堂、微課在實際教學中應用范圍有待進一步的提升,根據中學學生的認知特點,建議教師可以嘗試在一些生活元素比較突出的教學活動中組織開展新型教學活動,逐步地轉變學生數學學習方法,共同提高教學活動創新。
如,華師版教材中融入了大量的生活數學教學元素,如“生活中的立體圖形”“生活中的軸對稱”“數據的收集”等教學內容的設計。針對這些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有緊密關聯,教師可以通過錄制教學視頻,引導學生進行自學,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對教學重點和難點進行討論,在課后,應用教學平臺、教學群組等手段分享相關的學習資源、拓展資源,在優化內容教學效果的基礎上,對學生滲透數學應用的相關知識,為學生的創新精神培養奠定良好基礎。
教學創新是中學數學教學適應新課程理念的重要選擇,要在夯實教師隊伍素質的基礎上,營造良好的數學教學氛圍和環境,增加新型教學模式的教學應用,做好創新力量保障、創新氛圍營造和創新嘗試應用,不斷增強新課程理念下中學數學創新的效果,優化中學數學教學活動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