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蒲琴
(山西省臨汾市蒲縣曹村中學)
高效課堂,顧名思義,就是在有效課堂的基礎之上,課堂教學任務完成得更多,課堂教學目標達成度更好。建構高效課堂是每一位教師堅持不懈為之努力的方向。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初中道德與法治是一門旨在提升初中學生法律意識以及思想道德水平的課程。因此,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探尋建構高效課堂的方法是廣大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師關注的焦點。下面筆者將在借鑒相關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自身教學工作實際,淺顯論述一些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的建構策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習者對學習材料的濃厚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必須首先要激發學生對學習材料的濃厚興趣。唯有激發了學生對學習材料的濃厚興趣,學生才能夠積極主動、興致勃勃地去學習相關知識。相比于被動學習而言,學生主動學習的效率要高很多。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在緊緊圍繞教材教學內容的前提下,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創設形象逼真的教學情景,借此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比如,在教學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少年有夢”這一課的時候,筆者是這樣創設教學情景的。首先,筆者讓學生聆聽了TF Boys的《夢想起航》。TF Boys是大部分初中學生心中的偶像,對他們的這首《夢想起航》更是耳熟能詳。在聽完這首歌曲之后,筆者進行了啟發談話:“有夢想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未來,我們每一個人都擁有自己的夢想,請同學們談談你們的夢想吧!”
教師創設的形象逼真的教學情景激發了學生探究新知的濃厚興趣。在濃厚興趣的驅使下,學生的學習過程變得積極主動,學習效果變得事半功倍。
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導圖,是一種集文本、圖像以及顏色等內容于一體的思維工具。通常情況下,人體的左腦負責處理文本類信息,右腦負責處理圖像類信息。因此,思維導圖是一種能夠促進學習者全腦工作的思維工具,并被稱之為一種革命性的思維工具。在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習過程中,面對林林總總的知識點,學生識記的過程費時費力。基于此,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巧妙地利用思維導圖有條不紊地梳理知識脈絡結構,提升記憶效果,進而扎實牢固地夯實基礎知識。
“網絡改變世界”是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中的一部分內容。在教學這部分內容的時候,為了讓學生牢記“網絡豐富日常生活”的相關知識點,筆者指導學生使用了思維導圖。學生以“網絡豐富日常生活”為核心關鍵詞,拓展出了一級關鍵詞“方便迅捷”“人際交往”和“豐富多彩”等。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快速牢固地記住這一知識點。
在教師耐心細致的指導下,學生逐漸學會了運用思維導圖梳理知識脈絡結構。學生梳理知識脈絡結構的過程正就是學生夯實基礎知識的一個過程。
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離不開異彩紛呈的課堂教學活動。學習者唯有在積極主動地參與異彩紛呈的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才能循序漸進地提升學習效率。為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教師必須要利用多元的教學手段,精心設計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鑒于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緊緊圍繞教學目標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多元的教學輔助手段,精心設計并扎實開展異彩紛呈的課堂教學活動,借此大幅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
在教學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這部分內容的時候,筆者引領學生開展了自主探究活動。首先,筆者出示了一段閱讀材料:“傍晚放學的時候,某中學門口混亂不堪。開著私家車、騎著電動車和步行前來接孩子的家長,都希望背著書包的孩子能迅速找到自己。但擁擠的車輛、人群將學校大門堵得水泄不通,下雨時情況更加糟糕。”
針對上述材料,筆者提出了兩個問題:(1)校門口的這種混亂狀況會造成哪些影響?(2)你認為應該如何改變這種混亂的狀況?圍繞這兩個問題,學生分組進行了討論。通過討論,學生得出如下結論:其一,社會正常運行需要秩序。其二,社會秩序是人民安居樂業的保障。
教師利用多元的教學輔助手段,使得課堂教學活動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妙趣橫生,進而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學習的效率自然會節節攀升。
綜上所述,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立足教材教學內容,聯系生活實際,創新形象逼真的教學情景,借此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圍繞教材教學目標,借助思維導圖梳理知識脈絡,借此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教師要聚焦課堂教學活動,利用多元教學手段開展課堂活動,借此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總而言之,教師要通過激發學生興趣、夯實基礎知識以及提升教學效率等途徑來建構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并讓高效的道德與法治課堂成為孕育學生良好法律意識和高尚道德情操的沃土。
[1]張志英.初中道德與法治課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社會科學(引文版),2017(6):238.
[2]郭一峰.初中道德與法治課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基于教學結構優化的探討[J].文理導航,2017(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