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壯
(山東省莒縣安莊鎮中心初級中學,山東 日照)
雖然目前信息技術發展很快,但是我國還有很多農村地區沒有普及,因此課堂上的教學設施無法與城市等發達地區相提并論。這就對農村的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利用自身的感染力和實事求是的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學習數學,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本文筆者就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和課堂實踐,談一談農村初中數學中學生的興趣如何培養,希望能對廣大教師以后的教學工作有所幫助。
農村學生普遍比城市學生更加害羞,不善于展示自己,這在課堂上對教師教學是有一定困擾的,很容易造成師生互動冷場的局面,長此以往,教師的教學熱情也會隨之減退。雖然農村學生的害羞性格與生活的環境有關,但是教師仍然可以通過努力,積極引導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思考的獨立性,從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在自己探索和思考的過程中感覺數學的樂趣。
例如,在教授“二元一次方程組”這部分內容時,從知識導入環節開始,我與學生都保持著密切的交流,對于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框架,我都是引導學生,讓學生自己摸索,因為之前學習過一元一次方程,所以在運算方面我也只進行了簡單的講解,然后讓學生自己去試著解二元一次方程組。整個課堂都是以學生思考和解答為主,我只進行必要的輔導和指出學生的錯誤,學生在自己摸索的過程中不僅對知識有了更好的把握和理解,還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激發了學生的數學興趣。
農村教學存在的問題不只是教學設備的落后,在教學方法和教育觀念上也和一些發達地區有著不小差距。很多農村數學課堂都是教師的“一言堂”,教師講完了這節課的內容,覺得教學任務已經完成,沒有考慮學生的理解程度和吸收效率,同時這種情況下學生的興趣遠遠不能被激發,只是在被動接受知識,很有可能導致惡性循環,使學生離數學漸行漸遠。教師可以通過靈活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到參與感,從而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例如,在教授“平面直角坐標系”這部分內容時,考慮到農村的課堂座位都是一排一列的,中間沒有空隙,于是我將整個班級學生的座位比作成了坐標軸,將學生分別劃分在四個象限之內,每說出一個坐標相應的學生就要起立,這樣學生的興致都被提了上來,課堂氣氛和學生注意力自然是不必多說,重要的是可以通過類似的小互動為學生找到學習數學的興趣,改變一些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的消極狀態。又比如,在教授“幾何圖形”這部分內容時,我講解完圖形的性質后便開始讓學生自己動手做一些幾何圖形,因為數學的實踐操作性在幾何領域是很大的,通過讓學生動手去做,去親自感知數學模型,拉近學生與數學的距離,讓學生感受數學的魅力和樂趣。
激發學生數學興趣,課堂教學固然重要,但是課下與學生的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學生因為數學成績不好而自暴自棄,導致數學成績一直并不好;有些學生數學成績很好,可是因為某一階段在數學上遇到了難題都對整個數學都感到迷惑,成績一落千丈。這些問題都是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的,要通過及時的交流了解學生的想法,幫助學生從消極的情緒中走出來,建立對數學的信心。
例如,在教授“函數”這部分內容時,我發現平時一位數學成績很不錯的學生在課堂上并不是很活躍,課下找他談話時才發現他對函數的知識理解不透徹,所以才會在課堂上感到困惑。我首先幫他解答了他覺得困惑的地方,解決了知識方面的問題,然后與他聊天,幫助他重塑在數學方面的信心。又比如,在教授“概率初步”這部分內容時,我發現一位平時數學成績不好的學生在課堂上非常積極,所以在課堂上表揚了他,課下又找他聊天鼓勵他學好數學,果然這位學生的數學成績在此之后有了明顯的進步。因此,教師在教學時一定要注意每個學生的狀態,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幫助學生解答學習上的疑惑和建立心理上的信心,學生會把對教師的好感和期望轉化成學習數學的動力,久而久之,便會對數學產生興趣。
總而言之,農村初中數學的教學任務任重而道遠,這不僅需要學生的配合,更是需要農村教師的扎實的學術基礎和敏銳的洞察力。農村數學教師要將課上與課下結合,從多角度吸引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最終達到提升農村學生學習效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