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紅霞
(湖北省鐘祥市東方之星外國語學校,湖北 鐘祥)
“問題串”是提升初中數學概念教學的一個有效的方式,利用“問題串”進行初中數學概念教學,首先可以提升學生的積極性,體現學生學生在教學中的主人地位,提高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學生理解概念。其次,“問題串”重視概念的引入與形成過程,能夠幫助學生理清相關概念,從而實現概念的整合。
課堂的開端是整堂課程的重點,良好的課堂引入才能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數學概念的引入環節在整節課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我們可以利用“問題串”設計出符合學生年齡、心理、認知與性格特點的充滿趣味性的問題,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結合數學概念的形成過程設計問題,讓問題在有趣的同時,能保證其科學性。
例如,在“同類項”概念引入時,可以通過觀看圖片(展示圖片:沙發上放有課外讀物、蘋果、香蕉、七年級下冊數學書、一件衣服,一條褲子,一條裙子)。提出以下問題:問題1:看到這一幕,你有什么感想?問題2: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問題3:你這樣做的依據是什么?我們可以通過這一串問題,培養學生聯想、分類的習慣,讓學生先總結分類原因后再由教師共同給出分類的依據,為今后教學做鋪墊。這個“問題串”就是從實際出發,與實際結合的典型例子,讓學生體會分類思想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使學生先有“同類”的概念,為后面“同類項”的學習降低難度。
因為初中數學概念非常抽象,難以理解,所以在“問題串”設計時要明確目的性,設計的問題也要具有針對性。如果“問題串”的教學知識浮于表面,那么課程的設計就是不成功的,“問題串”的設置必須要體現其啟發性。同時,“問題串”的設計要基于對學生的了解,浸塑發展目標,啟發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揭示概念的內涵。
例如,在“同類項”概念的講解時,我們就可以用以下幾個問題,串成一個“問題串”,使學生掌握單項式的概念。問題1:小明手上有 10 張卡片,分別是-2b、8、3a、4bc、2b3c2a、π、8b、4a、5cb、2a2cb3,現小明為方便收集,想讓小強幫他對8張卡片進行分類,如果你是小強,你會怎樣分?問題2:你這樣分的依據是什么?問題3:試說說每類卡片中的相同點與不同點。我們通過問題1、2,讓學生對同類項產生大致的了解;通過對問題3的回答和分析可以歸納出來同類項的概念,讓學生對同類項概念有大致的了解,能夠從本質上把握同類項的概念。
“問題串”在初中數學課堂的引入,主要是驅動進程,用問題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學習與掌握概念。單獨“問題串”中的每個問題應采取遞進的方式進行設計,針對整節課中的幾個“問題串”,不僅“問題串”間要滿足層次性,而且這幾個“問題串”還要滿足整體性。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出“問題串”整合的效果,才能使整個教學過程顯得自然、通透。因此,在“問題串”設計時要針對整個課堂,使課堂與問題內容能夠融為一體,并且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進行內容設計,圍繞學生學習進程由淺入深層層推進。由現象到本質的方式設計問題串,使之完成數學概念教學目標,進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多項式”教學可以這樣設計:問題1:鋼筆每只a元,如果小明買了3只鋼筆,則要多少錢?問題2:鋼筆每只a元,鉛筆每只b元,如果小紅買了2只鋼筆,3只鉛筆,則要多少錢?問題3:某班的學生人數為45人,上體育課時,恰好站了x排,則每排有多少人?問題4:某班學生上體育課,每排人數為x人,站了y排之后還剩下3個同學,則這個班上共有多少人?問題5:某校七年級共有x人,八年級總人數是七年級總人數2倍,則八年級有多少人?問題6:某校七年級共有x人,九年級總人數比七年級總人數的2倍少2人,則九年級有多少人?問題7:一條水渠總長為x米,若一個每天可以修20米,則他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問題8:一條水渠總長180米,若一個人每天可以修x米,則他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問題解析:問題1~8的代數式依次為:3a,2a+3b,學生前面已經學了列代數式,在此采用并列結構設計“問題串”,利用實際問題進行新知引入,充分發揮“問題串”引的功能。既對前面所學知識進行鞏固,也為接下來的學習作下鋪墊。
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越來越突出,這就要求教師改變原有的教學方式,創設出新的、更適宜時代發展的教學模式。數學概念是數學學習的基礎,但概念的獲得更為重要。實踐證明,“問題串”這一教學方法是有效的、科學的,所以今后在教學中希望教師能夠合理運用“問題串”進行教學,以此來提升初中數學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