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曉華
(江蘇省江陰長涇中學,江蘇 江陰)
英語是當今時代快速發展的新形勢下,國際交流與合作深入開展的大趨勢下,被廣泛應用的一門語言,在世界的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我國,英語是僅次于漢語的第二大語言,在我國各個學段的教學中都是一門必修科目。在高中英語學科教學中,教師在講授完課堂教學知識之后,都會給學生布置一定數量、一定難度的作業,分成課內作業與課外作業兩種形式,供學生課內進行測評及課下進行學習內容的鞏固。但是在作業布置過程中,教師一般存在較為普遍的隨意性特點,不會對作業進行提前的精心設計,也不會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能力及素質進行針對性的作業布置,所以導致學生對作業的認知程度較差,也不會通過作業的完成取得實際性的提高。那么,應當如何對高中英語作業進行分層布置呢?
針對于高中英語學科來說,很大一部分學生存在較大的抵觸情緒。因為傳統的理念影響下,高中英語教師一般都是采用“一刀切”的形式進行作業的布置的,這樣不同層次的學生不論能力高低都完成相同的作業,對于那些學習能力較高的(A層次)學生來說,易如反掌,因此挑戰性與提高性不足;對于那些學習能力中等的(B層次)學生來說,難易程度適中;對于那些學習能力較差的(C層次)學生來說,又因為難度較大因此完成效果不理想。所以A層次和C層次的學生因為作業不能切合學生實際能力,造成了對于作業的抵觸情緒。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需要保證分層作業需要和學生的實際能力。例如在牛津高一英語Unit 1 School life教學中,教師就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能力,設置了不同的作業內容。C層次的學生則注重對于基礎內容的掌握,只需要練習并能夠默寫單元單詞,能夠對課文中的句型、語法等內容進行掌握,能夠完成練習冊中的題目即可;A層次的學生,對本單元的教學內容進行備課,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走上講臺,向班級中的同學們講授單元知識內容,或者針對校園生活、校園設施開展調查活動,并做出調查報告;B層次的學生則依據自己的實際水平選擇不同的作業。這種形式的作業讓學生的能力都得以發揮,更加切合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更能促進學生的能力提升。
高中生都是一些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們,他們的興趣廣泛,性格不同,關注角度不同,特長與愛好也不相同,所以總會有比較擅長的方面,也總會有比較薄弱的環節。優秀的學生不一定處處突出,后進的學生也不一定一無是處。因此在高中英語的分層作業布置當中,教師應當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長,針對學生的弱項,開展更具實效的教學活動,布置更加具有實際促進作用的作業。例如在牛津高一英語Unit 2 Growing pains教學中,對于那些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相對薄弱的學生,教師把觀看美劇《成長的煩惱》當做作業,讓學生的英語聽力及表達能力有更大程度的突破;對于那些對英語單詞記憶有難度的學生,教師就把練習單元中的單詞作為作業,讓他們的詞匯積累逐漸豐富起來;對于那些在英語語法方面有一定問題的學生,教師就組織學生對單元中出現的典型的句型和語法知識進行回顧,并列舉大量的應用實例來強化學生的掌握情況。這種高針對性的作業能夠有效強化學生的薄弱環節,促進學生的更大發展。
在高中英語學科教學中,教師不僅可以以知識的鞏固、能力的提高作為作業形式,也可以把實踐活動作為作業進行布置。例如在牛津高一英語下Unit 2 Language的教學中,教師就給學生布置了制作以language為主題的多種實踐活動,例如辦英語手抄報、搜集不同語言的發展歷史及影響、探究不同生物的不同語言形式等等,讓在美術、科技、手工、學習等方面有能力、有天賦的學生獲得更多的展示自我才能的機會,讓學生的審美情趣、科技水平、知識體系、實踐能力等方面的綜合素養得到有效的提升,最終促進高中英語教學效果的不斷提高。
總而言之,在高中英語學科教學中實行作業分層布置策略,可以保證作業更加切合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能夠針對學生的薄弱環節進行有效強化,能夠對學生的自主性和能動性進行大幅度的提升,讓學生獲得完成作業的趣味性與自身素質提升的成就感,促使學生在高中英語學習中取得更加可喜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