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娟
(黑龍江省海倫市第九中學)
21世紀,教育界進入國際化、信息化的新時代,擁有主動學習意識、終身學習觀念和創新精神的代言人,成為新時代、新社會的發展需求,嶄新的教育教學發展空間,新穎的課堂教學模式,獨特的學習方法,讓教師和學生共同主宰的課堂煥然一新,呈現出多姿多彩的教學效果。作為小學數學教師,要以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為己任,最大限度地開發和引導學生的創新潛能,營造突出學生主體意識和主動意識的教學氛圍,引領學生不斷地積累數學知識,掌握學習數學的綜合技能,采取積極有效的教學手段,創設多種多樣的教學情境,全方位培養學生的主體能力,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接受和學習數學知識,以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那么,在具體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呢?
小學數學教師要以新課程標準為教學依據,注重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系,以學生現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出發點,創設多樣化、生活化、生動化的意境,開展多種形式的操作活動,及時對課堂教學內容和環節進行反思、總結和歸納,促使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增強,推動學生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提升,一步步地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意識,真正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信心,讓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主導課堂,在課堂上發揮最佳的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在講解《垂直與平行》這節課的內容時,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創設與教材相一致的真實生活意境,可同時拿著兩支筆,然后放手,讓學生觀察、想象出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讓學生畫在練習本上,對垂直和平行作出正確的評價和認識,總結出各自的定義和性質。這樣的教學意境,讓學生對《垂直與平行》產生主動探究的欲望,實現教師在情感上的共鳴,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從而在新知識的基礎上,對知識進行再創造、再生成,以有效地推動課堂教學的進程。
體驗是人生的真諦,是對美好生活的一種感悟和體會,是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一種驗證,假如學生在學習中,缺失這種感受,就會在喪失探索奧秘的主動意識,就無法實現心理的慰藉和滿足,就無法達成流連忘返的學習境界。小學階段是學生思維意識放飛的關鍵時期,數學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營造體驗性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探索數學知識的奧秘,增強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讓學生更加熱愛學習、喜愛學習。比如,在向學生傳授《合理安排時間》這節課時,教師可以借助兩個爸爸比賽炒魚香肉絲的視頻,以準備食材、切胡蘿卜、肉絲等食物,看看誰用的時間比較短,看視頻發現,李爸爸用了14分鐘,而王爸爸用了21分鐘,提出問題“為什么兩個爸爸所用的時間不一樣呢?”“想知道李爸爸是怎樣節約時間,做出美味佳肴的?”學生對于這個問題產生濃厚的探究欲望,讓學生認識到合理地利用時間的重要性,體驗到實踐活動的快樂,在成功的教學中感受到喜悅之情。
課堂教學實踐與理論知識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來源于實踐,又為實踐服務。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營造實踐性的教學環節,充分體現知識的實用性,融入多樣化的教學氛圍,展示課堂生活化的特色,引領學生走進生活,感受生活,體驗實踐與數學知識的關系,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發揮數學知識處處存在的優勢。如某旅行社,組織44人去青島旅游,需要租用船只,承載游客,大船可容納8人,租金15元,小船可容納4人,租金10元,問怎樣租船合算?為什么?這樣的問題與實踐聯系比較緊密,學生更有探索和研究熱情,在解決該問題時,學生暢所欲言地發表自己的看法,爭先恐后地提出自己的解題方案,最后得出結論,單純地租大船或租小船都不合算,但是如果租五只大船和一只小船僅僅需要花費15×5+10=85(元),這樣的租船方式比較合理。這種實踐性的例子,讓學生感覺到數學知識就在學生周圍,無形之中拓展和豐富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視野和范疇。
總而言之,進入21世紀的教育界,在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意識方面,發揮著重要的優勢和作用,讓教育者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更加鞏固、和諧和穩定。小學數學教師在呼喚學生主動意識方面的作用更加明顯,以上述方式為主,為學生創造各種有意義的教學條件,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采用多種形式的課堂教學活動,積極地構建數學知識體系和脈絡,最終達成課堂教學實效性的目的。
[1]周俊豪.學生主體參與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2016(11).
[2]魏彩虹.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中旬刊),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