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珍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縣第一中學)
在音樂教學過程中,一般學生都會因為喜歡某個教師而喜歡他教的課程,如果所有教師都能吸引學生,那么學生就會對學習充滿興趣。所以初中音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尊重、關愛每一個學生,用和藹的態度、熱情的贊賞來縮短師生心靈間的差距,使教師與學生之間形成朋友關系,學生就會親近教師、尊重教師、熱愛教師,更容易接受教師所傳授的音樂知識,愛上音樂。初中音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考慮學生的情感需要,及時與學生溝通,建立師生間的情感共鳴,并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制定出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音樂教學的課堂中來,提高音樂教學質量。
在以往的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一般都采用老套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學習教師規定的歌曲。學生在課堂上無精打采,情緒低落。這樣的教學模式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音樂教學質量無法上升。隨著新課標的改革,教學模式也應隨之改變。為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教師可以建立新的教學模式。
大多學生喜歡聽流行音樂,很多學生希望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教授一些流行音樂,因為隨著時代的變化,流行音樂符合他們的心理與生理特點,所以喜歡流行音樂是很正常的現象。但很多教師不會將流行音樂引入課堂,認為流行音樂的內容不利于學生對音樂的學習。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教師正確認識流行音樂,不應對流行音樂帶有主觀的偏見,讓流行音樂走進課堂。例如,在學習《彩色的中國》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演唱《我的中國心》《黃種人》《中國話》等歌曲,不僅可以增加學生對音樂課的熱情,而且還能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愛國之心。另外,還可以讓學生學習關于人生夢想的歌曲,像《勇敢的夢》《超越夢想》《怒放的生命》等,激勵學生對夢想的追求。
多媒體具有生動具體、便捷靈活的特點,利用多媒體設施能夠為音樂課堂增加樂趣。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學習音樂的同時,用多媒體播放與音樂相關的圖片,使學生在音樂學習中能夠視聽結合,更好地感受音樂的內容,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當中。教師還可通過網絡搜集各類名家作品,分類整理,提供給學生欣賞,這可以有效地拓展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審美能力。這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音樂教學質量。
教師只有建立一個良好的音樂課堂氛圍,才能讓學生置身于音樂之中,受到音樂美的熏陶,提高他們的審美意識。在音樂教學中,教師應設計情境,當學生學習完一首歌曲之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積極發言,讓學生發表對于這首歌曲的感受。還可以讓學生互相討論,交流自己的心得。讓課堂始終保持著活躍的氣氛。
在音樂學習中,有的學生熱愛音樂,有的學生有音樂方面的特長,由于缺乏自信,不敢向大家展示,因此造成課堂上無人表演的情況。這樣不利于音樂教學質量的提高。為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教師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出發。
首先,教師在音樂課堂上應該多鼓勵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勇于當眾唱歌,演奏自己擅長的樂器,并對學生做出積極的評價。每個學生都喜歡得到教師的認可,學生在音樂課堂上獲得進步時,教師應給予積極的評價,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就會收到明顯的課堂效果。例如,學生在課堂上表演歌曲時,音色柔美、音調正確,但是聲音小,跟不上節奏,教師不能火冒三丈,批評學生,而是應該鼓勵他,評價其優點,增強學生自信心,使其努力克服缺點。
其次,在我們學校,每年都會有中小學音樂方面的各種比賽,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比賽,這樣不僅可以為他們提供一個展示才華的舞臺,而且還能陶冶情操。當然,學生在比賽中獲得優異成績,不僅可以增強其自信心,而且對走音樂方面特長生的學生也是一個極大的幫助。
最后,教師在音樂教學中應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例如,教師在課堂學習中,把學生分成小組做一些音樂游戲,像對唱山歌、聽音樂猜歌名等。在課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組織興趣小組,比如合唱隊、樂器演奏小組等,引導學生排練節目,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音樂學習當中。
總而言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是人的一種帶有趨向性的心理特征。當學生對音樂充滿興趣時,他就會積極地去探索。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通過激發學生的興趣來提高學習效率,從而有效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
[1]黃春艷.淺談如何在音樂課堂上讓學生“動”起來[J].新課程(下),2011(5).
[2]謝紅霞.芻議初中音樂課堂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J].新課程導學,2015(3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