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忠富+劉菜治
【摘要】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需要長期知識的積累,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需要重視學生整體能力的提升,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課外閱讀能力的提升很有必要,教師需要給予正確的方法指導,重視學生的閱讀興趣,給予學生一定的閱讀時間和空間,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整體上提升閱讀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拓展;課外;閱讀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幫助學生開拓知識的視野,不局限于課堂理論化知識的貫通,豐富自身知識文化體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思維,通過課外閱讀量的提高,來養成語文學習素養,形成良好的思維模式,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從容應對作業和考試,從而從整體上提高學習知識的能力。書中的知識點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通過對他人的學習,形成艱苦奮斗的品質,進一步提高學習的質量。
一、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興趣的培養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可以讓學生主動地接受知識,提高主動學習知識的能力。在激發興趣方面,可以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可以合理利用教材,選擇與課文有關的內容,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學生將課內與課外知識緊密聯系,豐富自身課外知識量。與教材相關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背景知識的了解,提高閱讀能力;其次可以通過課外書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在介紹一本讀物時,可以選擇文本內容最精彩的地方介紹給學生,學生會因為內容的精彩而去主動閱讀,提起閱讀課外知識的興趣;接著可以根據一些名人讀書的例子來激勵學生,鼓勵學生去向榜樣學習,養成閱讀知識的習慣;最后可以選擇一定的活動來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來選擇閱讀的活動,幫助學生主動學習。
如在學習《少年閏土》時,教師可以根據作品中魯迅童年的故事進行講解,幫助學生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鼓勵學生在課下閱讀魯迅先生的相關作品,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等。這些內容的學習可以激發學生對大家作品的興趣,魯迅先生的經典作品可以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感悟語文知識,了解時代作品的變化,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提高閱讀語文的能力。
二、提供正確的閱讀方法指導
在對學生指導時,教師要注重方式方法,避免打消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及時鼓勵學生多去閱讀,在閱讀方法上,可以通過摘抄優美詞句來幫助學生養成積累知識的習慣,學生可以準備好詞好句本,來對知識進行分類,記載在本子上,為寫作環節做準備。教師在指導的過程中可以鼓勵學生對重點的篇章和段落進行反復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作者的想法,在閱讀的過程中鼓勵學生主動積極去思考問題,在探究中收獲知識。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要勇于表達自我觀點,發表個人意見,敢于提出質疑,在閱讀中得到提升。
在小學的學習中,教師應注重經典讀物的閱讀,提高學生對經典讀物的興趣。教師應根據不同階段進行不同的方法指導,針對低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去閱讀《伊索寓言》這類的讀物,幫助學生激發自身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產生閱讀的興趣,養成閱讀的習慣。在針對高年級的學生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去閱讀驚險傳奇的故事或者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將理論與生活緊密結合,對學生提供必要的指導。
三、保證學生課外閱讀的時間
平時的作業量可能導致學生缺乏閱讀課外書籍的時間,教師在布置教學任務的過程中,應重視學生整體能力的提升,不應只是注重學習成績,教師應主動為學生創造更多閱讀課外書籍的時間,幫助學生在學習書本知識的過程中,開拓自身的視野,提高自身的閱讀興趣。書籍的閱讀可以幫助學生增長見識,教師和家長都應鼓勵學生去積極閱讀。時間和空間的保障下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選擇合適的書籍進行閱讀,從整體上提高語文學習的素養。
學生在每天的學習時間結束后,可以利用睡前時間進行課外閱讀。例如《魯濱遜漂流記》這類的故事情節,可以激發學生對故事的興趣,學習魯濱遜身上的精神品質,通過學習來提升自我的認識,養成艱苦奮斗的精神。學生處于小學學習的基礎階段,自制力較差,很難養成主動閱讀的習慣,故事性情節可以帶動學生對下一階段故事內容的興趣,從而形成主動閱讀的能力。
四、構建課外閱讀的交流平臺
學生在閱讀知識后,教師可以提供平臺幫助學生在閱讀中發現問題并及時給予幫助,從而提升閱讀能力,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閱讀作品后寫讀后感,對印象深刻的書籍進行記錄,表達自我觀點,學會根據對書籍內容的感悟,來從整體上提升閱讀能力,真正達到閱讀課外書籍的作用。學生通過相互交流,可以加深同學之間的了解,進行興趣溝通,共同提高學習興趣。
在學習《草船借箭》后,教師鼓勵學生多去閱讀成語故事,可以定期組織班會來供大家進行成語交流,分小組進行成語故事積累,在交流的過程中可以互相探討,共同學習成語故事,應用在日后的寫作環節中。
五、結語
綜上所述,好的閱讀習慣對學習語文有著很大的幫助,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知識儲備量,還可以幫助學生養成主動學習的意識。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學習能力,及時做出教學反饋,提高幫助學生學習的辦法,保證學生有一定的閱讀時間和空間,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給予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鼓勵學生通過課外閱讀來拓展自我知識內容,學會學習,在與他人的交流過程中開拓自身的思維方式,提高自身學習素養。
參考文獻
[1]尹碩.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與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策略[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0).
(編輯:張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