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嵐
摘要 本文主要介紹了青岡縣菜農在棚室蔬菜生產中應用藥劑進行病蟲害防治時存在的問題,并據此提出未雨綢繆、做到“防重于治”,加強菜農對相關植保知識的學習、嚴防病蟲害發生和蔓延,科學配比、合理混用藥劑等對策,以期為當地棚室蔬菜提質增效及生產中病蟲害科學防治提供參考。
關鍵詞 棚室蔬菜;病蟲害防治;問題;對策;黑龍江青岡
中圖分類號 S43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02-0142-01
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青岡縣依托豐富的自然資源,大力發展棚室蔬菜產業,但是在生產中由于廣大菜農缺乏用藥常識,在科學、合理、高效用藥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制約著青岡縣棚室蔬菜產業的發展和菜農經濟效益的提高,為了更好地解決棚室蔬菜生產中病蟲害防治用藥存在的問題,特進行以下探討。
1 存在的問題
1.1 重治輕防,不見病蟲不施藥
青岡縣棚室蔬菜生產中,部分菜農疏于病蟲害日常預防工作,認為未發病即噴藥“費工、費時、浪費錢”,只有在棚室內所種植作物的莖、葉等部位已經表現感病癥狀或已被某種害蟲啃食的情況下,才進行噴藥防治,認為這樣既省工、省錢,防治效果又能達到最佳。這種不見病蟲不施藥的防治觀念,最終導致棚室蔬菜防病滅蟲延后,給蔬菜生產帶來嚴重損失。
1.2 普遍存在盲目用藥現象
青岡縣棚室蔬菜生產中,在蔬菜發生病蟲害時,菜農往往在未明確具體病因的情況下,就胡亂噴施藥劑進行防治。如在調查中發現,有的菜農誤將番茄細菌性髓部壞死當成疫病用藥防治;還有的菜農把辣椒螨蟲當成病毒病防治。在這種不能辨認病蟲害種類、分不清具體致病因素(真菌、細菌、蟲害、病毒)的情況下,沒有針對性地胡亂用藥,延誤了病蟲害最佳防治時機,致使番茄和辣椒幾乎絕產,給菜農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
1.3 過分信賴“萬能藥”
在青岡縣棚室蔬菜生產病蟲害防治過程中,菜農發現某種藥劑防治效果較好或某一個配方對病蟲害防治較明顯,就錯誤地認為該種藥劑就是“萬能藥”,無論種植何種蔬菜都常年或連年使用此種農藥,導致棚室蔬菜病菌和害蟲抗藥性增強、防治效果降低,同時也給其他致病菌和害蟲留有可乘之機。
1.4 農藥配比不合理
一是亂混亂配防治藥劑。菜農在實際生產中,為了省工省時常將防治細菌、真菌、病毒、害蟲等的多種藥劑以及葉面肥混用,導致防治效果降低,甚至產生極其嚴重的藥害現象。二是用藥量不準。在對青岡縣棚室走訪中發現,很大一部分菜農在配比農藥時,直接手持藥袋或藥瓶憑主觀判斷往噴霧工具中添加藥劑,這種不精準的用藥方式,導致當地蔬菜病蟲害防治效果降低或因濃度過大產生不同程度的藥害現象[1-2]。
2 對策
2.1 未雨綢繆,做到“防重于治”
在棚室蔬菜生產中,對病蟲害要做到“防重于治”,以往“見病治病,見蟲治蟲”的思維方式一定要改變,因為有些病害在表現癥狀以后就很難控制。如棚室蔬菜常發生的病毒病,如果平時疏于預防,當棚室作物已表現出典型癥狀時再進行噴藥治療,其治愈率幾乎為零。因此,菜農要堅持“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植保方針加強日常管理,在棚室蔬菜定植后,除了加強對溫、光、水、肥等條件的合理調控外,還要根據不同作物對藥劑的敏感性,選擇適宜的保護性殺菌、殺蟲、殺病毒藥劑進行定期噴霧防治,對防止病蟲害的發生可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3]。
2.2 加強菜農對相關植保知識的學習,嚴防病蟲害發生和蔓延
一方面,通過采取發放有關資料和農技人員親臨棚室指導等措施,加強菜農蔬菜方面的植保知識,使其達到“能識病、能識蟲、會用藥”。在棚室蔬菜表現感病癥狀時,要及時區分危害蔬菜的因素(如真菌、細菌、病毒、生理或害蟲等),并根據病害或蟲害發生程度,選取相應的化學藥劑或植物生長調節劑進行及時準確的噴霧、灌根等。同時,根據不同病蟲害的發生規律采取相應的物理措施相配合,使其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另一方面,通過加大宣傳培訓力度,增強菜農的科技文化水平,使其認清在防治棚室蔬菜病蟲害時沒有“萬能藥”可尋,只有根據不同作物病蟲害的發生程度,科學合理地采用針對性藥劑,才能使各種作物獲得豐收。在針對同一種病蟲害時,要選擇2種或2種以上的藥劑交替使用,以防止作物對其產生抗藥性,降低防治效果。如:黃瓜霜霉病發病前,可選擇百菌清和代森錳鋅交替噴施進行預防;發病后,可選用72.2%霜霉威鹽酸鹽或80%烯酰嗎啉·霜脲氰等針對性藥劑交替防治[4]。
2.3 科學配比,合理混用藥劑
在棚室蔬菜實際生產中,常將2種或2種以上的對病蟲害具有不同作用機制的農藥混合使用,可以達到同時兼治幾種病蟲害、提高防治效果、擴大防治范圍、節省勞力的目的。
但在混用時需要注意以下2個方面。一是明確防治目標。根據病蟲害種類、作物的抗藥性,確定最佳的防治藥劑和藥劑配方。在進行藥劑配比時,要嚴格控制用藥量,必須采用帶有刻度的量具按照藥劑使用說明書進行量取,不可以隨意加大或減小用藥量,以免影響防治效果或產生藥害。二是保證混配后藥液保持良好的物理性狀。為了保證混配后的藥液達到標本兼治的理想效果,在混配藥劑時要按照葉面肥、可濕性粉劑、懸浮劑、水劑、乳油的順序依次兌入,混配后的藥劑不能產生沉淀、分層、絮狀、變色、發熱等不正常現象,以免對作物產生藥害或降低防治效果。
3 參考文獻
[1] 鮑永生.巴州地區設施蔬菜發展現狀及主要害蟲綠色防控技術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學,2016.
[2] 閆小英,竇永紅,馬衛軍.保護地蔬菜病蟲害發生特點分析[J].陜西農業科學,2014,60(8):53-54.
[3] 王燕春,周艷芳,徐佳,等.赤峰市設施蔬菜病蟲害問題現狀及對策[J].內蒙古農業科技,2013(1):78-79.
[4] 李守仁.山東省蔬菜安全生產管理問題研究[D].泰安:山東農業大學,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