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占斌
摘要 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涉及耕、種、收、運輸、加工等各個環節,在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勞動強度的同時,解放了生產力。在機械數量猛增的同時,農機事故頻發,農機安全使用越來越引起各級政府的重視。本文分析了農業機械安全使用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對策,以期為農機安全使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 農機安全使用;問題;措施
中圖分類號 S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02-0175-01
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和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在農村的大力實施,農民購買各種農業機械的熱情高漲。諸如拖拉機、耕作機械、運輸機械、種植機械、植保機械、收獲機械、背負式噴霧器等得到廣泛的推廣和使用,極大地促進了農業發展。
農業機械大范圍的使用和投入,極大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目前農村青壯年勞力基本都外出打工,從事農業生產的多為老人婦孺,該群體不得不使用農業機械,因此要對其加強農機培訓學習,特別是強化宣傳教育。宣傳的目的是增強其使用農業機械的安全意識,減少盲目性,掌握使用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農業生產率,降低生命財產損失的風險,增加農民收入。
1 農業機械安全使用存在的問題
1.1 農業機械設備缺乏安全性
由于農業機械自身制造技術和工藝有限,剎車、轉向、燈光等操作過程技術低于轎車技術,因此造成農業機械事故頻發[1]。
1.2 作業環境差
農業機械的使用環境一般在農田、場院和鄉村山道,路況差,路標和指示標志、標線少,突發情況較多,事故易發。
1.3 操作人員技能低
農業機械操作人員的文化素質偏低,大多數人員存在僥幸心理,未經培訓就上機操作、作業,遇到突發情況不能及時、有效地處理,造成事故易發。
1.4 監管不到位
農業機械的分布點多、分布面廣,涉及千家萬戶,加之農機監理人員少,監管不到位,存在黑車非駕、酒后駕駛、超速超載、客貨混裝等違法違規行為,特別是在交通、信息相對閉塞的農村,監管的普及更加有限,導致農機事故率高[2]。
1.5 安全宣傳不到位
缺乏有組織的培訓學習、宣傳,農機購買戶未能充分認識到農業機械駕駛操作的重要性。監督管理機構工作人員由于業務水平的限制,無法明確農業機械存在的安全隱患,部分監管人員在宣講安全生產條例和普及安全生產知識工作過程中敷衍了事,導致宣傳效果不佳[3-4]。
1.6 農機安全法律普及不到位
雖然我國頒布了部分農業生產機械的相關法律法規,以此來對安全生產問題進行約束和限制,但目前法律所涉及的范圍較窄,疏漏地方也較多,也就造成某些安全問題有機可乘[5-6]。
2 加強農機安全使用的措施
2.1 生產廠家嚴格落實安全責任
為從源頭上控制農機安全事故的發生,國家已經出臺了大量農業機械相關技術標準,要求生產廠家嚴格按照標準生產,提高機具質量,同時在機具易發生事故的零件部位粘貼警示和禁止標識。有關部門要加強農機具出廠前的檢驗驗收,堅決杜絕不合格產品流向市場;打擊假冒偽劣農機具配件生產,凈化農機銷售市場和零配件市場,確保農機使用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保護[7]。
2.2 提高作業環境安全
在農村、農場、農業專業合作社里,要明確規定村兩委、農場主、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每年拿出部分利潤用于農機作業道路維修、機具保養、田塊整修等工作,以期提高農機具作業環境的安全性。
2.3 加強農機操作人員的培訓力度
嚴格按照國務院《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的要求和規定,農機駕駛操作人員需培訓持證后才能上機操作。此外,要按照規定對農業機械進行年度檢驗,每年對駕駛員進行審驗,提高培訓和復訓的質量,切實提高農機駕駛操作人員的操作技能和水平,最大限度地減少農機事故發生,保障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8]。
2.4 提高監管人員的素質
要提高農業機械的安全監督管理水平,就必須切實提高監管人員的素質和管理水平,要求農機監管人員每年至少進行1次農機專業知識和監督管理方面的培訓學習,不斷提高業務能力和監管能力。根據現有農機管理人員嚴重不足的現狀,近年來在農村增加了大量農機協管員,大部分農機協管員都由村兩委班子人員兼任,要在培訓政策、培訓資金方面給予協管員傾斜,提高農村協管員的管理水平,形成縣鄉農機監理員指導、農村協管員積極參與的縣、鄉、村3級管理網絡[9-10]。
2.5 強化農機安全宣傳工作
任何工作的順利開展都離不開強有力的宣傳工作,農機安全生產工作也不例外。受宣傳的人群主要為農機駕駛操作人員,要利用微信、廣播、電視、農村宣傳欄、喇叭、給農機駕駛員的一封信等有效的宣傳渠道,向農機駕駛操作人員大力宣傳《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寧夏回族自治區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以及寧夏農機監理總站制訂出臺的相關農機法律法規。同時宣傳農機維修和保養常識、機械常識、常見農機故障的檢查及維修等知識[11]。做好農機安全知識進農戶、進校園活動,最大范圍地宣傳農機安全生產知識。要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認真做好農業機械安全生產中的每一項工作,為農業生產提供一個高效、安全的生產環境[12]。
3 參考文獻
[1] 蘭正武,米克進.彭陽縣農機安全生產現狀及發展對策[J].當代農機,2016(6):68-69.
[2] 陳詩全.農機安全生產管理經驗[J].農民致富之友,2014(8):203.
[3] 李文明.安全生產管理策略在農業機械上的運用[J].河北農機,2016(6):14-15.
[4] 焦泰文.湖北省發展農機互助保險的效果和建議[J].湖北農機化,2016(6):3-4.
[5] 陳存華.農機具安全使用的建議[J].農機使用與維修,2017(11):86.
[6] 陳治文,汪曼,吳美龍.農業機械的安全問題及建議[J].農機使用與維修,2011(3):81-82.
[7] 和建勇.農機安全生產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3(9):214.
[8] 陳世莉.農機安全生產現狀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0(16):248-249.
[9] 常育紅.農機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現代農業,2013(7):106-107.
[10] 于杰.對農機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議[J].農村牧區機械化,2013(6):51-52.
[11] 浦明龍.淺析農機安全管理工作的制約因素及對策[J].江蘇農機化,2007(3):42-44.
[12] 張曉粟.淺析農機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技服務,2015,32(11):13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