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政軍
摘 要: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要注重聽說訓練和讀寫訓練相結合,從而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多角度創設情景,引導學生觀察,啟發學生思維。教師應鼓勵學生盡力發揮形象思維和語言的創造性,利用課本插圖擴展學生的想象,運用教材中生動、優美的語言,誘發學生的想象。
關鍵詞:語文;閱讀教學;拓展;學生;思維能力
語文是一門富有創新內涵的學科。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學生聽、說、讀、寫等能力的培養都脫離不了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只有教師積極挖掘,深入實踐,學生才能提高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發展思維能力,激活創造力。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擴大創造的空間,使閱讀教學成為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給學生帶來真正的創造和發現的喜悅。
一、創設情境,引導觀察,啟發思維
學生的想象思維具有直觀性和具體性的特點,表現在他們所想象內容常以某種具體的東西為直接依據。例如他們見到圓圈會想到火紅的太陽、圓圓的皮球、愛吃的湯圓等,見到小棒會想到香腸、孫悟空的金箍棒等。教學聽話說話《圓》時,要求學生在圓上添上幾筆,畫出各種不同的圖案,并練習用句式“我在圓上添幾筆,畫出了……”練習說話。以往的教學中,老師發現大多數學生在圓上添幾筆,畫出了太陽、皮球、貓頭、紐扣等許多圖案。可有幾個學生卻把兩個圓組合起來,畫出了一副眼鏡;把三個圓組合,畫出了一串糖葫蘆。教師由此而得到啟發,找出完全可以在課堂內外創造不同的環境讓學生練習說話以至到寫話,使他們有話可說,有話可寫。
二、巧妙設置問題,激發創新思維能力
在語文教學活動中要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從教育理論上來說,在語文課堂教學這一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雙邊活動過程中,教師教的主要作用是啟發、引導學生學會動腦筋,給學生以點石成金的“金手指”。有效提出問題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求知欲,啟發學生思考。因此,精心設計提問,也就成了教師發展學生思維能力不可或缺的一環。教師提出的問題,要有目的,不應該是單向、盲目的,這就要求提問的設計應是多角度、多方位地進行,提問要有容量,有思維價值,要給學生指出思考的方向和尋找答案的途徑。提問要圍繞課文的關鍵詞句進行,要讓學生能在課文的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思索、回味,領悟問題的關鍵,理解問題與課文的關系,進而獲得思索的結果,使得思維能力得以發展。
三、借助朗讀,激發想象
在閱讀教學中應利用多種形式,以廣闊的思維空間,讓兒童充分展開想象的翅膀,將大大有利于兒童想象力的發展,從而促進學生創造思維的形成。朗讀是閱讀教學中運用得最多的方法。文章皆非無情物,一切景語皆情話。在教學有情有景的課文時,借助有感情的朗讀,啟發學生進行再造想象,邊讀課文邊在頭腦中浮現畫面,這樣既能用圖畫幫助學生理解內容、體悟情感,又能培養想象能力。如《瑞雪》、《荷花》等課文的教學,都可讓學生跟隨文字展開想象,勾畫出一幅幅大雪紛飛、冰天雪地的畫面和亭亭玉立的荷花形象,并給他們涂抹上美麗的顏色,在想象中傾注自己的情感,使它們更加鮮活動人,充滿生氣,獲得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形的感受。教師要善于把學生頭腦中積蓄的表象再現出來,要善于給學生一些聯想的條件,善于給學生描繪、設計出一些情境,使學生創造出豐富多彩的想象,使學生聽教師讀、講,如身臨其境。如教師的語言干巴巴的,就是有好的教材,也不會發揮教材應有的作用。想象與情感分不開,只有情感充沛, 想象才會豐富。因此,教師的語言要充滿感情,要以富有感情的生動語言,喚起學生的想象。
四、強化課外閱讀,拓展學生思維能力
小學階段是形成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時期。閱讀是學生獲取語文知識、形成語文能力,發展思維能力的主渠道。教學實踐證明,提高語文成績閱讀是保障,尤其需要強化課外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強化閱讀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以下幾點:
1.鞏固教材,強化閱讀。語文教材中每單元都有訓練重點,在強化課外閱讀過程中要結合訓練重點,有針對性地進行閱讀能力方面的專項訓練,可把在課堂教學中的閱讀方法遷移到課外閱讀實踐中,使之不斷運用鞏固,最終形成能力。
2.分類區別,專題指導。對課外閱讀要進行專題性指導,讓學生把握批注式、圈點式、摘錄式、體會式等相關閱讀方法,強化思維能力。
3.交流方法,取長補短。充分發揮學生課外閱讀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引導學生對讀書方法進行交流。通過交流取長補短,拓寬學生的思維,發揮創新的潛能。
五、運用教材中生動、優美的語言,誘發學生的想象
在引導學生閱讀時,一方面喚起學生的表象和聯想,邊讀邊想象課文所寫的人物、人的具體情境,把課文所寫的在頭腦中形成畫面;一方面要學習作者運用了哪些色彩鮮明、具體生動的語言,寫出了這個畫面。例如小學語文第三冊第一課《秋天的圖畫》的第二句寫出了秋天的美:梨樹掛起金黃的燈籠,蘋果露出紅紅的臉頰,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舉起燃燒的火把……寥寥幾筆勾畫出秋的絢麗迷人,黃澄澄的梨、紅彤彤的蘋果、金色的稻子、火紅的高粱給秋天帶來了成熟的美、色彩的美。凡是這樣生動具體的語言,我都要求學生反復朗讀、背誦,邊讀邊想象畫面,使之既理解語言,積累語言,又會發展想象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的途徑和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必須要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教學內容科學設計、靈活選擇、合理運用。只要我們秉承高度的責任感,持之以恒地加以培養,激發學生興趣并打開學生想象的大門,讓他們暢所欲言、大膽質疑與自主探索,學生的創新能力必定會得到較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