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娜 楊敏烈 段培蓓


[摘要] 目的 探討撳針療法對老年急診Ⅱ度燒傷疼痛患者鎮痛效果及舒適度的影響。 方法 選擇2018年1~6月無錫市第三人民醫院收治的老年急診淺Ⅱ度燒傷疼痛患者110例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5例。對照組給予包括疼痛干預在內的急診燒傷疼痛患者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聯合應用行撳針療法。比較兩組患者鎮痛效果、舒適度、鎮痛藥物相關不良反應、患者滿意度。 結果 觀察組芬太尼用量明顯少于對照組,鎮痛泵使用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NR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165.45±21.23 vs 232.45±26.12) μg、(24.12±3.24 vs 28.54±4.12)h、(3.28±0.54 vs 4.35±0.62)分(t=14.762, 6.254, 9.651, P<0.05, P<0.01);生理維度、心理精神維度、環境維度、社會文化維度、整體舒適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13.12±2.24 vs 9.56±1.32,25.45±3.32 vs 20.12±2.54, 16.45±2.42 vs 13.25±2.32,15.32±2.35 vs 13.12±2.24,70.34±8.12 vs 56.05±6.42)分(t=10.154,9.456,7.079,5.026, 10.238,P<0.05,P<0.01);便秘等鎮痛藥物相關并發癥(14.55%)明顯低于對照組(36.36%)(χ2=6.899,P<0.05);滿意度(94.55%)明顯高于對照組(81.82%)(χ2=4.274,P<0.05)。 結論 撳針療法有助于提高老年急診淺Ⅱ度燒傷疼痛患者鎮痛效果,增強患者舒適感,減少鎮痛藥物相關不良反應,進而提高患者滿意度。
[關鍵詞] 淺Ⅱ度燒傷;老年;撳針療法;鎮痛效果;舒適度
[中圖分類號] R246.7? ? ? ? ? [文獻標識碼] B?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8)34-0152-04
燒傷患者治療過程中創面持續性疼痛不僅給患者帶來強烈不適,同時直接影響患者的預后與轉歸[1]。目前主要的處理方式包括藥物干預和非藥物干預,臨床上主要通過靜脈注射阿片類鎮痛藥物來緩解患者疼痛,但是阿片類鎮痛藥易誘發便秘、惡心嘔吐、呼吸抑制等并發癥,且長期治療容易導致成癮,成為限制阿片類鎮痛藥推廣使用的最大障礙。除藥物干預,催眠療法、耳廓穴位電針刺等非藥物鎮痛方法也有助于緩解患者疼痛程度。祖國醫學認為,燒傷屬“火瘡”、“湯火傷”等范疇,治則當清熱瀉火解毒、活血化瘀止痛[4]。撳針療法采用圖形釘狀針具刺入并固定于穴位,通過持續刺激穴位達到治療的目的[5]。有關撳針療法用于燒傷患者疼痛干預文獻報道尚不多見,本文采取隨機對照研究的方法,探討撳針療法對老年急診淺Ⅱ度燒傷疼痛患者鎮痛效果及舒適度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1~6月無錫市第三人民醫院收治的老年急診淺Ⅱ度燒傷疼痛患者110例為研究對象,男76例,女34例;年齡60~65歲,平均(62.12±2.34)歲;燒傷面積占體表面積百分比12%~45%,平均(29.88±3.40)%;燒傷原因:熱液燒傷58例,火焰燒傷52例,家庭經濟狀況:≥3000元/(人·月)52例,<3000元/(人·月)58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5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燒傷部位、疼痛程度等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1。
1.2 納入標準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均符合黃躍生《燒傷外科學藍皮書》[6]淺Ⅱ度燒傷診斷標準;(2)傷后24 h內入院治療;(3)年齡≥60歲;(4)數字等級評定量表(NRS)評分≥4分;(5)患者意識清楚,具有正常溝通交流能力;(6)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或家屬均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伴有休克、復合傷、中重度吸入性損傷者;(2)取穴部位皮膚破損者;(3)嚴重心、肺、腎等臟器功能障礙者。
1.3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均按急診燒傷護理常規干預:建立靜脈通路、積極預防休克、心電監護、心理護理、疼痛管理、并發癥預防等。疼痛管理遵醫囑使用鎮痛泵鎮痛: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54172,規格:1 mL:50 μg)3 μg/kg+鹽酸托烷司瓊(山東羅欣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 1060,規格:2 mg)5 mg,用生理鹽水稀釋至120 mL,設定背景劑量2 mL/h,單次劑量0.5 mL,鎖定時間10 min,連續使用時間為2~3 d。
觀察組聯合應用行撳針療法:采用日本清鈴株式會社生產的清鈴撳針(0.20 mm×0.6 mm或0.20 mm×1.5 mm),參照《中醫醫療技術手冊2013版》撳針療法操作規范、清鈴撳針用法說明書進行無菌操作。肢體取內關穴及合谷穴,耳針取皮質下、神門、交感等穴位,辨證選穴取肺穴。留針2~3 d,2次/每周,每隔4 h對埋針部位按壓30 min(兩側交換)。埋針部位出現發紅或發癢反應時,或者出現大范圍內異常反應時,需立即取針,及時報告醫師,配合處理。
1.4 觀察指標
(1)鎮痛效果:入院3 d時,比較兩組鎮痛藥物使用劑量、鎮痛泵使用時間、NRS評分等指標。(2)舒適度:入院3 d時,采用Kolcaba的舒適狀況量表(GCQ)[7]進行測評舒適度,包括生理(5條目)、心理精神(10條目)、環境(7條目)、社會文化(6條目),采用1~4分4級評分法,分值越高,舒適度越好。量表經檢驗有良好的內部一致性:Cronbach's α=0.826-0.924。(3)鎮痛藥物相關不良反應:包括便秘、惡心嘔吐、皮膚瘙癢、呼吸抑制等。(4)滿意度:采用自制《老年急診淺Ⅱ度燒傷患者滿意度調查問卷》,包括鎮痛方式、鎮痛效果、服務態度等10個條目,滿分100分,非常滿意>90分,滿意70~90分,不滿意<70分。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或率表示,采用χ2或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燒傷面積、燒傷原因、家庭經濟狀況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老年患者淺Ⅱ度燒傷疼痛患者鎮痛效果比較
觀察組芬太尼用量明顯少于對照組,鎮痛泵使用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NR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P<0.01)。見表2。
2.3 兩組老年患者淺Ⅱ度燒傷疼痛患者舒適度評分比較
觀察組生理維度、心理精神維度、環境維度、社會文化維度、整體舒適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P<0.01)。見表3。
表3? ?兩組老年患者淺Ⅱ度燒傷疼痛患者舒適度評分比較(x±s,分)
2.4 兩組老年患者淺Ⅱ度燒傷疼痛患者鎮痛藥物相關不良反應比較
觀察組患者便秘、惡心嘔吐、皮膚瘙癢等并發癥(14.55%)明顯低于對照組(36.36%)(P<0.05)。見表4。
2.5 兩組老年患者淺Ⅱ度燒傷疼痛患者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滿意度(94.55%)明顯高于對照組(81.82%)(P<0.05)。見表5。
3 討論
燒傷急性疼痛是指燒傷即刻至傷后2~3 d患者感覺到的急性劇烈疼痛,作為人體第5項生命體征,也是患者最難忍受的疼痛[8]。此時疼痛多因皮膚傷害性感受器與痛覺末梢受到刺激所致,與個體特征(性別、年齡)、燒傷原因、燒傷面積、燒傷程度明顯相關[9]。淺Ⅱ度燒傷由于刺激到豐富的神經末梢,導致皮膚感覺敏感,疼痛程度尤為劇烈。劇烈疼痛不僅增加患者的恐懼感,也會直接影響到創面愈合質量。
祖國醫學認為,燒傷屬中醫“火瘡”、“火燒瘡”、“湯火傷”、“湯潑火傷”等范疇。火熱之邪侵入人體,可消灼津液,損傷肌膚,傷津耗液,陰傷陽脫;熱勝肉腐,氣血瘀滯,致皮膚腐敗疼痛。重者陰液枯竭,瘡毒內陷,致臟腑失和,陰陽失衡。病機以火毒蘊結、氣血瘀滯為本,治則當清熱瀉火、活血化瘀止痛。撳針又稱圖釘型皮內針,通過刺入皮內留置一定時間,可給予皮部微弱、持續、穩定的刺激,可疏通經絡氣血、調節臟腑陰陽,被廣泛應用于各種疼痛為主證疾病治療中。有學者研究報道,撳針療法可刺激末梢神經感受器,改善血液循環,緩解瘀血癥狀[10-11];也可調節中樞神經系統功能抑制病理興奮性,緩解疼痛癥狀[12]。張逸等[13]研究認為,撳針療法聯合主動運動訓練可有效緩解急性腰扭傷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腰功能障礙。本研究中,通過比較兩組患者芬太尼用量、鎮痛泵使用時間、NRS評分,這也是觀察組鎮痛藥物相關不良反應明顯低于對照組的主要原因。
由于燒傷患者皮膚受損部位不確定的特殊性,取穴部位宜少而精。在臨床實踐中,行體針時取合谷、內關兩個穴位。合谷屬于肺經原穴,能通達陽明原氣,有緩解惡心、嘔吐,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14];內關屬手厥陰心包經,通于任脈,會于陰維,能鎮靜寧神定志、疏通氣血止痛[15]。“十二經通于耳”,“耳為宗脈之所聚”。結合淺Ⅱ度燒傷的疾病本質特征與耳穴理論,選取皮質下、神門、交感為基礎取穴,可達到治標驅邪止痛的目的。皮質下撳針能抑制大腦皮層與植物神經中樞興奮性,取得寧神鎮痛效果;神門穴為針刺麻醉的止痛要穴,能調節大腦皮層興奮性;交感穴對內臟器官有較好的鎮痙止痛功能[16]。中醫認為,淺Ⅱ度燒傷主要傷及皮毛,其衛外護內主要依靠肺臟宣發衛氣來溫養[17]。撳針肺穴能宣暢經絡、疏通氣血,實現治本調節臟腑功能以扶正的治療原則[18]。同時撳針療法可克服常規針灸要求固定體位、留針時間不長、鎮痛效果不持久的弊端,可減少患者對鎮痛藥物的依賴及恐懼心理,增強患者治療舒適度與依從性。本研究中,觀察組生理維度、心理精神維度、環境維度、社會文化維度、整體舒適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許小紅等[19]報道撳針療法可提高交感神經型頸椎病治療依從性,也從一個側面支持本文觀點。
本研究結果顯示,撳針療法能明顯減少芬太尼用量,縮短鎮痛泵使用時間,同時還能明顯降低患者NRS評分,撳針療法治療患者的生理維度、心理精神維度、環境維度、社會文化維度、整體舒適評分均明顯高于普通常規護理患者,撳針療法治療后,患者發生便秘等鎮痛藥物相關并發癥的概率明顯降低,患者滿意度明顯較高。
綜上所述,撳針療法有助于提高老年急診淺Ⅱ度燒傷疼痛患者鎮痛效果,增強患者舒適度,減少鎮痛藥物相關不良反應發生,進而提高患者滿意度。需要指出的是,撳針療法應用于燒傷患者文獻報道較少,如何根據老年急診淺Ⅱ度燒傷疼痛患者實際,合理選擇撳針穴位,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還需要后續研究中去不斷探索與完善。
[參考文獻]
[1] 許濤,陳海燕,張初苗,等.老年燒傷患者體內病理反應的變化[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37(11):2771-2773.
[2] Chen L,Wang M,Xiang H,et al. Prediction of effect-site concentration of sufentanil by dose-response 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 of sufentanil and propofol for analgesic and sedation maintenance in burn dressing changes[J]. Burns,2014,40(3):455-459.
[3] 李莎,陳肖,張中軍.舒芬太尼靜脈自控鎮痛對大面積燒傷患者休克期應激反應的影響[J].江蘇醫藥,2014, 40(24):2989-2991.
[4] 李政.濕潤燒傷膏治療燒傷創面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燒傷創瘍雜志,2018,30(1):35-38.
[5] 徐緯,孫丹,陳娜,等.撳針埋針鎮痛聯合康復訓練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功能障礙的療效影響[J].中華全科醫學,2017,15(12):2141-2144.
[6] 黃躍生.燒傷外科學藍皮書[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0:14-15.
[7] Kolcaba K. Holistic comfort:Operationalizing the conscruct as a nurscsensitive outcome[J]. Adv Nurs Sci,1992, 15(10):1-10.
[8] 谷松坡,付智慧,范友芬.老年深度燒傷行負壓引流對創面修復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9):2223-2225.
[9] Bayuo J,Aqbenorku P. Nurses' perceptions and experiences regarding Morphine usage in burn pain management[J]. Burns,2015,41(4):864-871.
[10] 孫丹,徐緯,李世民,等.撳針埋針結合康復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療效[J].實用醫學雜志,2017,33(22):3843-3844.
[11] Busch KH,Bender R,Walezko N,et al. Autologous skin cell transplantation and medical needling for repigmentation of depigmented burn scars on UV-protected and UV-exposed skin[J]. Handchir Mikrochir Plast Chir,2016,48(6):346-353.
[12] 向開維,崔瑾,彭科志.皮內針配合推拿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療效及生化機理研究[J].四川中醫,2018, 26(2):107-109.
[13] 張逸,程康,陽煦,等.主動運動訓練配合撳針治療腰扭傷的臨床觀察[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39(2):82-85,116.
[14] 崔娓,張弛,任翱翔,等.針刺減輕肋間神經移位患者術后疼痛和惡性嘔吐的臨床隨機對照研究[J].國際麻醉學與復蘇雜志,2018,39(1):27-30.
[15] 蔡榮林,胡玲,申國明,等.電針預處理對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大鼠心肌組織水通道蛋白1表達及蛋白激酶C活性的影響[J].中國針灸,2017,37(2):157-161.
[16] 李莎,武芳,謝敏,等.耳穴貼壓聯合海特光照射在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術后患髖疼痛管理中的應用[J].中醫正骨,2017,29(12):68-69.
[17] 孫雪,魏在榮,肖智.外周穴位電針對淺Ⅱ度燒傷大鼠早期的鎮痛效果及相關機制[J].中華燒傷雜志,2017, 33(3):160-165.
[18] 袁玲,吳俊,蘇杭,等.電針肺與大腸經俞募穴改善急性胰腺炎大鼠胃腸功能減輕肺損傷的機理[J].針灸臨床雜志,2017,33(2):49-53,封3.
[19] 許小紅,鐘國飛.撳針治療交感神經型頸椎病療效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16,35(7):861-862.
(收稿日期:2018-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