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梅 劉紅菊

[摘要] 目的 探討臨床路徑干預應用于食道癌根治術后患者的護理效果及并發癥預防。 方法 選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 年12月收治的104例食道癌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52例。對照組采用傳統護理;觀察組在采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制定臨床護理路徑表并實施。比較兩組患者住院天數、住院費用以及術后臥床時間;術后健康教育情況、自理能力恢復情況、并發癥發生情況以及患者的滿意率。 結果 觀察組的住院天數(17.1±3.2)d低于對照組的住院天數(21.2±4.1)d(P<0.05);住院費用低于對照組(P<0.05);術后臥床時間(56.9±4.1)h短于對照組的術后臥床時間(76.8±9.1)h(P<0.05);觀察組的術后健康教育的優良率(90.4%)高于對照組的71.1%(P<0.05);觀察組的術后的總自理率(92.3%)高于對照組的76.9%(P<0.05);觀察組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19.2%)低于對照組的并發癥發生率(36.5%)(P<0.05),術后觀察組的總滿意率(96.2%)高于對照組的總滿意率(73.1%)(P<0.05)。 結論 對患者運用臨床路徑干預可以減少患者的住院天數、住院費用以及術后臥床時間,可以增強患者對健康知識的了解和術后自理能力,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了手術的效果和患者滿意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臨床路徑干預;食道癌;護理效果;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 R473? ? ? ? ? [文獻標識碼] B?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8)36-0149-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nursing effect and prevention of complications of clinical pathway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after radical surgery. Methods A total of 104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6 to December 2017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52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developed a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form based on routine nursing and implemented it. The hospitalization days, hospitalization costs, postoperative bed rest time, postoperative health education, recovery of self-care ability, complications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rat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number of hospital stay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17.1±3.2) d, was lower than (21.2±4.1)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hospitalization expens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Postoperative bed rest time (56.9±4.1) h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s postoperative bed rest time (76.8±9.1) h(P<0.05).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postoperative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90.4%) was higher than 71.1%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postoperative total self-care rate(92.3%)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76.9%) (P<0.05).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19.2%)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36.5%, P<0.05). The postoperative total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96.2%) was higher than 73.1%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clinical pathway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can reduce the number of hospitalization days, hospitalization costs and postoperative bed rest time, which can enhance patients' understanding of health knowledge and postoperative self-care abilit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surgery effect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rate.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Clinical pathway intervention; Esophageal cancer; Nursing effect; Complications
食管癌是越來越普遍的一種臨床疾病,數據顯示,食管癌男性發病率大于女性發病率,年齡主要集中在40歲以上[1],臨床表現主要為吞咽困難[2]。目前醫學上治療此病主要是通過手術治療,手術中受到影響的臟器較多,手術方式多樣,而且時間相對較長,對患者的創傷很大,手術后并發癥也較多,對患者康復有不利影響[3]。臨床上認為,進行健康教育,可以增加患者對此病和手術相關知識的認知度、提高適應能力、增強患者康復的信心,讓患者從被動接受治療轉變為積極主動的配合相關治療和護理[4]。但是,在實踐中缺少程序標準化的健康教育的內容和方式,因此在傳統方法中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5]。此次研究對象為我院收治的104例食道癌患者,旨在分析臨床路徑干預應用于食道癌根治術后患者的護理效果及并發癥預防,取得了較為滿意的結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 年12月~2017 年12月收治的104例食道癌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6]:①臨床上已經確診為食道癌的患者;②溝通沒有障礙的患者。排除標準:①胸腹部之前做過手術的患者;②腎、肝等人體重要器官有障礙的患者;③有嚴重的內分泌或代謝疾病的患者。將患者隨機均分為兩組,每組52例。觀察組和對照組中的患者均為26例,年齡40~70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所有患者均進行食管癌根治術治療。
對照組:由護士對患者進行說明手術前、手術中、手術后的所有相關知識、出院指導以及出院后相關注意的事項。
觀察組:患者入院后由責任護士來評估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制訂專屬的患者健康教育臨床路徑表,主要包括對患者相關治療知識方面的講解、基礎護理、對患者進行檢查、飲食方面應該注意的問題、活動的指導如呼吸及咳嗽、心理健康教育、出院計劃以及出院需要注意的事項。第1天入院評估后進行入院健康宣教,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及靜脈采血等;第2天完善各種檢查,講解目的和注意事項;第3~6天,術前準備及健康宣教、心理護理等;第7~14天,術后護理及健康宣教,包括病情觀察、呼吸鍛煉、管道護理、生活護理等;第15~20天出院宣教。所有負責這組的護士均必須按照健康教育路徑表對每一位患者進行系統的、不間斷的健康教育,并根據患者的接受程度, 反復地進行評估、教育,每次施教后在表單上簽名。責任組長每天下午檢查實施進度,護士長隨時抽查健康教育落實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指導。
1.3觀察指標與評價標準
患者的住院天數、費用以及臥床時間;掌握健康教育知識情況;術后患者的自理能力狀況;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患者的滿意度情況。
健康教育掌握得分情況[7]:內容包括入院介紹、食管癌相關知識、術前術中配合、術后注意事項、并發癥的防治、出院指導等,每項內容分為知道、部分知道、不知道。采用百分制,得分<60分為差,60~80分為良,81~100 分為優。
滿意度得分情況[8]:采用百分制,得分<60 分定為不滿意,60~80分為滿意,81~100分為非常滿意。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錄入采用Excel 2.0,數據分析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滿足正態分布時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頻數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兩組間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Wilcoxon法),檢驗水準:α=0.05。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住院天數、費用以及術后臥床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住院天數(17.1±3.2)d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21.2±4.1)d,住院費用(12.3±1.3)萬元也低于對照組(14.1±1.4)萬元,術后臥床時間(56.9±4.1)h短于對照組的(76.8±9.1)h,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術后健康教育情況比較
觀察組的健康教育的優良率(90.4%)高于對照組的71.1%,差異有統計學有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患者術后自理能力恢復情況比較
觀察組術后總自理率為92.3%,高于對照組的76.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4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的手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19.2%,低于對照組的并發癥發生率(36.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5兩組患者術后滿意度情況比較
術后觀察組的總滿意率(96.2%)高于對照組的總滿意率(73.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食管癌是常見且多發的臨床疾病,其發病率較高且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大多數的食管癌患者會選擇手術切除進行治療[9];因此提高護理效果和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是目前臨床治療的重點,對患者的術后康復以及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率均有著重要意義[10]。傳統護理側重基本護理,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隨意性比較大,所以護理效果往往不佳[11]。而臨床路徑干預是一種符合當代人需求的全新模式,它是以患者及其疾病為中心,住院的各個時間段患者的需求作為主線,為患者提供一個更規范、標準而且具有程序化的健康教育服務[12-13]。避免一次性給患者灌輸全部的教育內容,而患者卻對知識吸收很少的現象[14-15]。應用臨床路徑進行健康教育可以減少漏項,使診療和護理有序,也能避免由于護士工作繁忙而導致對有些患者的護理上出現遺漏現象[16]。臨床路徑干預也能第一時間發現患者病情的變化,及時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17]。臨床路徑干預體現了以患者為宗旨的護理理念,有利于促進患者主動參與護理,增加健康知識,加快術后康復[18]。
此次研究表明,使用臨床路徑的患者的住院天數、費用以及臥床時間均明顯低于采用傳統護理方法的患者,說明采用臨床路徑干預可以減少治療費用,提高治療質量。在術后健康教育和術后自理能力上看,運用臨床路徑干預的術后健康教育的優良率也明顯高于采用傳統護理方法的患者(90.4% vs 71.1%),術后的總自理率(92.3%)也顯著高于采用傳統護理方法的患者(76.9%),說明運用臨床路徑干預能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識掌握度和術后自理能力。從術后并發癥上看,運用臨床路徑干預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遠遠低于運用傳統護理方法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19.2% vs 36.5%),說明運用臨床路徑干預可以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從患者滿意角度來看,臨床路徑干預的總滿意率(96.2%)明顯高于采用傳統護理方法的總滿意率(73.1%),說明運用臨床路徑干預可以提高食道癌患者的滿意率。
綜上所述,臨床路徑干預應用于食道癌根治術中,可以增加護理效果,增強醫護之間的信息交流和傳遞,減少了中間環節,能有效降低醫療成本和患者費用,減少住院和恢復時間,也能提高患者對健康知識的掌握度和手術之后自理能力,降低了手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了醫療護理質量和工作效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治療質量,增加了患者的滿意度。這主要是由于臨床路徑對什么時間該做什么內容都做了非常明確的規定和限制,確保了護理內容的合理分配和循序漸進,護士每日對護理程序的執行情況進行確認,并交接當天溝通護理情況,有利于護理目標的完成[19]。因此臨床路徑對食道癌的治療起著積極作用,醫學上值得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 郝佳.舒適護理應用于介入治療食道癌患者的臨床效果[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6,21(6):924-926.
[2] 梁姣,王曉娟,曹興華,等.綜合護理干預應用于手術治療食道癌患者的臨床效果觀察[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6,21(2):367-370.
[3] 鄧侃,潘曉云,徐潔,等.一例肝移植術后并發糖尿病患者行食道癌手術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5,30(23):2206-2207.
[4] 夏紅梅.食道癌術后化療不良反應及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21):116-118.
[5] 沈碧玉,何燕,馬靈馭,等.品管圈在腔鏡食道癌手術配合中的風險管理實踐[J].護士進修雜志,2014,28(22):2044-2045.
[6] 周鳳梅,蔡園春,陳小紅,等.健康教育路徑在食管癌圍術期患者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8(20):140-142.
[7] 董麗.臨床護理路徑在食道癌患者圍手術期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中旬刊雜志,2016,(12):120-121.
[8] 梁瑜,王唯薇,趙潔,等.臨床護理路徑在食管癌根治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西南國防醫學雜志,2013,23(12):1354-1356.
[9] 李志祥,錢軍,張立功,等.hGITRL在食道癌組織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8):1882-1884.
[10] 曹音,胡莉鈞,項艱波,等.食道癌伴抑郁患者靜息態腦功能的局部一致性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14):3458-3460.
[11] 周寧,曲顏麗,唐勇,等.樹突細胞因子誘導的殺傷細胞治療老年中晚期食道癌的效果及對外周血淋巴細胞亞群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11):2692-2693.
[12] 代曉輝.欖香烯口服乳聯合順鉑、氟尿嘧啶治療晚期食道癌64例臨床評價[J].中國藥業,2014,11(20):53-55.
[13] 江莉,楊康.食道癌患者治療前后心理狀況變化及干預效果[J].西部醫學,2015,27(3):455-457.
[14] 王曉莉,顧艷葒,于海榮,等.兩種不同背部叩擊排痰法對胸腔鏡下食道癌根治術后患者肺部并發癥的影響[J].現代臨床護理,2015,14(10):40-42.
[15] 洪慧玲,王煜,鄭亦農,等.支架置入技術治療食道癌的臨床療效及預后[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5,15(19):3674-3677.
[16] 李鐵志,薛冰,石彥濤,等.食道癌患者 TP 和 VEGF 表達的臨床意義[J].河北醫藥,2016,38(13):1973-1975.
[17] 馮麟,謝穎,袁衛國,等.胸腔鏡食道癌手術中舒芬太尼全憑靜脈麻醉的應用分析[J].四川醫學,2016,37(7):764-767.
[18] 程應秀,金玲.臨床護理路徑對食管癌手術患者健康教育知識及術后康復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8(8):35.
[19] 劉西景.臨床護理路徑在食管癌患者圍手術期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護理雜志,2015,13(8):268.
(收稿日期:2018-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