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芬
摘 要:“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作為教學的首要環節,在高中歷史課堂上占據重要地位,不容忽視。意識到這一點,就要加強重視,在傳統基礎上創新引導,以此發揮導入作用,吸引學生,充分調動學生興趣,讓其在興趣驅動下主動參與教學,以此推動課堂活動的順利展開。結合實際具體闡述導入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具體運用,以此探索優化策略,促進高效課堂的構建。
關鍵詞:高中歷史;導入;策略
在傳統教學中,師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大多不重視導入,認為其浪費時間,作用不大,長此以往就會導致學生興趣低下,阻礙其學習能力的提升。針對這一問題,教師應轉變觀念,創新引導,借助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其在興趣調動下進入課堂學習,以此推動教學,促使活動開展。由此便能改變學生對學科的看法,主動參與到活動中,由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思考,以此促進學習能力的提升。
一、借舊引新,啟發思維
“溫故知新,可以為師矣。”學習是一個不斷遺忘的過程,歷史學科理論較多,如果一味迎新,而不復習,就會降低學習效率,進而妨礙學生能力發展。為了避免這一問題,在設計導入時,就要引入溫習,以此帶領學生回顧,幫助其完善認知。
無論是哪一門學科,新知識和舊知識之間存在著必然的內在聯系,以此相互聯結,構成學科知識。在教授新知時,我會在導入環節對舊知進行復習,以此激活學生的經驗,為新知學習奠定基礎。在教學“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潮”時,回顧之前所學,結合學生已有認知,我這樣導入:在中法戰爭中,雖然清政府表面上沒有戰敗,但實際上失敗了,法國最終達到了侵略的目的。在甲午中日戰爭中,清政府北洋艦隊受到毀滅性打擊,全軍覆滅,緊接著是《馬關條約》,這一系列的戰爭和不平等條約,將清政府推到風口浪尖上,由此一場瓜分中國的狂潮被掀起。這樣一來,就充分喚醒學生舊知,讓其在學習新內容之前回顧所學,完善認知體系,以此更好地接納新知識。
通過這樣的設計,不僅能激發學生,讓其在回顧過程中深刻體會到學科知識之間的聯系,還能開啟教學,推動活動,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讓學生在舊知的驅動下積極探究,主動思考,以此提升學習能力,積極落實課堂目標。
二、直觀激趣,營造氛圍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現代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廣泛,打破傳統模式,給歷史課堂增添了無限活力。在這一背景下,就要靈活運用多媒體設計導入,以此激發學生,讓其在直觀、生動的呈現下對新知產生探究的欲望,快速融入課堂。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大多開門見山直接講解,雖然能節省課時,但是不利于激發學生興趣,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課堂參與度。針對這一問題,我就借助多媒體改善,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強大的聲頻、視頻、動畫功能,以此激發學生,讓其在興趣驅動下主動參與課堂。在教學“蔣家王朝的覆滅”一課時,為了激發學生興趣,我就上網搜集資料,剪輯出一些解放軍在三大戰役中勝利時刻的視頻,再配上氣勢昂揚的音樂,以此營造氛圍,充分調動學生,讓其更好地融入新課學習中。這樣一來就能發揮多媒體作用,將學生引入新知識的學習中,以此提高課堂效率。此外,在歷史學習中,經常會涉及各種典故,像《聞雞起舞》《約法三章》《臥薪嘗膽》等,為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我會借助多媒體搜集相關視頻,直觀呈現,以此營造課堂氛圍,活化教學。長此以往,就能改變學生對歷史學習的態度,及時調整心態,培養學生學習能力。
這樣一來就能充分調動學生,借助直觀、生動的畫面感染學生,讓其在興趣驅動下主動參與課堂,以此融入新課學習。在這一過程中,我會圍繞教學內容,結合學生實際靈活設計,以此營造氛圍,借助多媒體給課堂增添活力。
三、巧設懸念,激發興趣
在以往的教學中,談及歷史,學生總是感覺很枯燥,覺得要記憶的內容很多,加之傳統教學的單一模式,很大程度上打擊了學生興趣,以至于其對歷史學習產生了抵觸心理。針對這一問題,就要在導入處改善,巧設懸念引導,以此激發學生興趣。
具體設計時,我會針對歷史事件設置懸念,以此為新課內容鋪墊,讓學生在興趣驅動下主動探究,快速融入學習中,促進各種思維活動的展開。為了保障效果,在設計過程中要全面了解學生,準確把握其“最近發展區”,根據學情設置難度適宜的懸念,以此調動學生,讓其在好奇心驅使下展開思考。這樣一來不僅能達到教學效果,還能維持學生積極性。在教學“太平天國后期的保衛戰”內容時,就可這樣設置懸念:回顧太平天國運動,其勢頭本身是十分迅猛的,尤其是在1856年獲得了東征勝利,這時其政權已經達到了全盛時期。但就在這時,領導層內部發生一件大事,導致其政權發生了急劇變化,這使得原本的大好形勢急轉直下。那么,這件重大的事情是什么?這一懸念的設置就能充分調動學生,讓其在熟悉文本內容的基礎上深入思考,展開分析。如此可先讓學生獨立思考,之后展開小組交流,最后再班級討論,以此得出結論。
通過這樣的設計,就能借助懸念激趣,充分調動學生,讓其在導入環節產生新課探究的欲望,以此快速融入。在這一過程中,要發揮引導者作用,在關鍵處點撥,以此激發學生,促進其探究能力的培養。
總之,導入的優化是促進高中歷史教學的有效途徑,不僅能打破傳統,激發興趣,還能活躍課堂,調動思維,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幫助其快速融入課堂,以此產生新課探究的愿望,為后續學習奠定基礎,最終實現學科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大標.探討課堂導入策略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文理導航(上旬),2016(8).
[2]郭默克.基于課堂導入策略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作用研究[J].時代教育,2015(8).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