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仙,楊 穎
(常州市實驗初級中學,江蘇 常州)
1.青年教師不能準確設定職業生涯目標
一種情況是過高的職業生涯目標。青年教師從師范畢業,經過教師招聘考試,擁有了從事教育工作的資格,對自己未來的事業發展有美好的憧憬,希望通過自身的努力能夠成為一名優秀的老師??捎行├蠋煆囊婚_始就沒有正確預估自己將要面對的困難和挫折,給自己制定了過高的職業生涯目標。當真正的教師生涯開始,他們發現現實與理想的差距大,便會產生強烈的心理落差。當遇到一些實際的困難,遭遇瓶頸期,就很容易產生挫敗感,職業生涯發展受到阻礙,不知如何突破。
另一種情況是沒有職業生涯目標。有些大學生、研究生希望自己畢業后找到一份待遇好又輕松的工作。很多青年人覺得教師這一職業就是“鐵飯碗”。他們不能準確定位自身,得到這份工作后就滿足于現狀,沒有任何職業目標可言,只求安逸,對有挑戰的工作避而遠之,不關注自身未來的發展,被領導和周圍同事認為沒有進取心、不求上進,職業生涯發展停滯不前。
2.青年教師對職業生涯規劃缺乏認知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很多青年教師并不了解職業生涯規劃究竟是什么,缺乏對職業生涯規劃最基本的認知。有的老師認為職業生涯規劃就是給自己定目標;有的老師認為職業生涯規劃只是紙上談兵,沒有實際作用,認為制定規劃就是浪費時間;也有的老師了解一定的職業生涯規劃的知識,知道職業生涯規劃有助于自己的職業工作,但不清楚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系統的理論和方法,不知道從何下手。
1.學校缺乏專業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人才
中學青年教師從事教育工作不久,特別需要專業人士對他們的職業生涯規劃進行指導,而學校內部并沒有這樣的專業人才。學校簡單地把由教師發展處開展的“師徒結對”工程、青年教師校本培訓或是青年教師的評優評先等當做是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這顯然窄化了職業規劃的內涵,不是科學合理的職業規劃指導。
2.學校對青年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方式單一
學校對青年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方式往往很單一,形式基本上還是以專家講座為主,指導效果較差。有的學校會給青年教師做職業規劃方面的測評,但測試題目卻只是從簡單地從網上下載,不符合學校老師自身的實際情況,做完測試反而使得青年教師對職業生涯規劃的基本認知更加模糊,這種測評對教師自身的發展并沒有什么幫助。
1.青年教師缺乏恰當的職業動機
每個青年老師的發展動機是不一樣的,所以他們未來的發展方向與發展狀況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老師在學校教育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得到一定的認可,自己就會過于自信,滿足于現狀,不再努力工作,職業動機降低;有的老師只是為了完成任務、不受領導的批評或為了獲得某種稱號等而工作,不是因為自己發自內心地對教育事業本身的追求而工作,職業動機有偏差。在缺乏恰當的職業動機的情況下,老師的工作積極性就會較差,或者沒有持續的積極性,他們無法保持一直努力地主動探索與發展的狀態。
2.付出和回報不平衡
青年教師是從職初到工作十年左右的群體,這一時期,青年教師在工作上尚缺乏教學經驗,科研成果也較少,評優評先的競爭力不強,工資級別低;另外,學校工作中的各種瑣事、加班加點的事情都會讓青年教師來完成,客觀上要求青年教師更多犧牲個人時間,多奉獻與付出。但這一時期恰恰又是青年教師戀愛、成家、養育下一代的時候,他們需要物質和經濟基礎來養家糊口,更需要時間來經營自己的“小家”。老師、父母、妻子或丈夫,他們要在多重角色之間切換,工作與生活的矛盾會讓他們會覺得付出與回報不平衡,給他們帶來較大的心理壓力,從而影響他們的工作質量,甚至產生職業倦怠。
大多數學校領導更愿意對青年教師開展思想教育工作、課程教學培訓等,卻并不太重視對教師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進行指導。學校領導如果沒有關于職業規劃的正確認識,也就不會去聘請專業人士來對青年教師進行科學系統的指導與培訓,這樣,青年教師的職業生涯規劃工作只會更加流于形式,沒有實效。
現階段中學青年教師的職業生涯規劃還不夠規范、有效。從內部因素來說,青年教師缺乏恰當的職業動機,無法準確把握自己的職業生涯目標,對職業生涯規劃缺乏科學、合理的認知。從外部因素來說,在青年教師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工作上,需要校領導有先進的理念和思維,支持這一項工作的開展,并且加大投入力度,聘請專業人員進行具體指導,采用青年教師喜歡的形式來開展這項工作,才能夠真正促進每一位青年教師在專業道路上不斷發展和成長。
[1]田寶軍,李值.青年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的實施策略[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4(1):27-31.
[2]韓軍.高校青年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管理研究[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4(2):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