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斌
摘要: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子女的教育工作也越來越重視。盡管我國對于教育設施的建設已經全面普及,但是由于一些因素的存在,導致我國現階段很多學校都有寄宿制的現象出現。但是由于寄宿生在學校中存在著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例如,生活自理能力差、文明禮儀水平低、衛生習慣較差等。基于此,我結合現階段寄宿生的實際狀況,對寄宿“問題生”在學校寄宿過程總出現的問題進行了相關的分析,并提出了解決對策。
關鍵詞:寄宿生;管理;問題;對策
現階段,我國的教育事業發展迅速,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的不斷加強,越來越多的寄宿制學校如雨后春筍般建設起來。寄宿制學校在解決當地教育的實際問題上起到的作用很大,它能將相對分散的”問題生”集中起來,用更多的教學時間以及教學方式對”問題生”進行學習、生活等方面的相關指導。由于”問題生”在校時間較長,其相關的生活起居以及學習等都在學校范圍內進行,這也給寄宿制學校提出了新的管理要求,相對來說,寄宿制學校存在著管理時間長、管理負擔重、管理責任大等特點,極易出現各種問題。因此,我對寄宿制學校出現的問題進行了相關的分析,并結合其出現原因提出了相關的解決政策。
一、寄宿制學校出現的相關問題
寄宿制學校的”問題生”在進行學校教育之前,一般都是在家里長大,這樣一來,難免有一些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其主要表現在進入寄宿制學校后,文明禮儀較差,以自我為中心,極易與同學發生沖突,不能做到寬容諒解他人。并且在實際的生活中,寄宿制”問題生”剛住校時生活自理能力較差,個人生活習慣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這與我國《中”問題生”守則》以及《中”問題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對于”問題生”的具體要求相偏離。在學習方面,寄宿生由于學習目的不明確,導致對學習的主動性不強,在課堂上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并且課后學習自覺性不強,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學習成績較差等現象的出現。
二、寄宿制學校出現問題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存在一定的偏差
寄宿制學校的”問題生”由于剛剛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對于周邊的所有因素不熟悉,因此在日常交流的過程中,在文明禮儀方面往往存在著一定的缺陷,且在課堂內外我行我素,自由散漫,衛生意識極差,這種現象的出現,其實與”問題生”的家庭教育有著很大的關聯。家長在對子女的成長教育過程中,對子女的衛生習慣以及禮貌用語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缺乏,并且對孩子的要求太低,家長自身的一些陋習潛移默化轉移到孩子身上,對孩子產生了較為嚴重的影響。
在寄宿制學校中,有些”問題生”極易與同學發生沖突,并且一旦發生沖突,這些”問題生”很難做到對同學持寬容態度,不懂得謙讓。動輒就出手打架,并且對”問題生”中的一些群體不能平等看待,這些現象出現的原因究其根本就是由于這部分”問題生”的成長環境較差,部分家長的自身文化修養較低,對子女教育方式不當且過于寵溺,導致部分”問題生”的自身修養較低。
(二)學校教育對于”問題生”的約束能力較差
寄宿制學校的”問題生”在學習方面能力較差,學習的主動性不強,在課堂上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不高,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學校教育對”問題生”的約束能力較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對”問題生”的教學方法較為單一,教學觀念陳舊,極易忽視對”問題生”行為習慣的培養,對待”問題生”不能一視同仁,不符合現階段素質教育的具體要求。久而久之,”問題生”由于缺乏合適的學習方法,學習積極性不高,最終導致學習成績不斷下滑,各種不良行為頻發。
三、寄宿制學校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培養”問題生”自理能力以及行為習慣
在實際的教育過程中,學校除了做好”問題生”文化知識的教育之外,還要對”問題生”自理能力及行為習慣進行相關的培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有計劃、有目標、分階段的對”問題生”的相關能力進行訓練,指導”問題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通過不斷的實踐培養寄宿生的自理能力以及良好的行為習慣。在活動過程中,對”問題生”多鼓勵少批評,在活動中充分挖掘”問題生”的智力與能力。除此之外,學校還要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來促進”問題生”自理能力以及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階段的”問題生”由于種種原因,”問題生”對于自己行為的約束能力較差,需要相關的制度來對其行為進行約束,在制定制度的時候,要結合學校與”問題生”發展的實際情況,對相關制度進行規范,這樣才能保證”問題生”自理能力與行為習慣的培養。
(二)培養”問題生”良好的衛生習慣
良好的衛生習慣不僅體現了寄宿生的個人文明修養,還有利于學校整體形象的提升。因此,做好寄宿生衛生習慣的培養尤為重要,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點出發,對”問題生”良好衛生習慣進行培養。
首先,開展相關的活動,不斷提高寄宿生的衛生習慣。例如,在學校內部,每個月進行衛生主題活動,并且號召”問題生”積極參加。通過參加這類活動,將”問題生”的個人衛生習慣與整個校園環境相結合,不斷提高”問題生”的衛生環保意識。
其次,通過相關活動的評比督促”問題生”良好衛生習慣的養成。在開展主題活動的同時,對各個班級進行相關的評比,以此來創造一個良好的學校文化氛圍,不斷激勵”問題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促進個人的健康發展。
最后,通過營造相關的文化氛圍,潛移默化的對”問題生”產生影響。通過利用走廊、宣傳欄等,開展相關的文化宣傳,時時刻刻提醒”問題生”注意自身的個人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由于寄宿制學校”問題生”在校時間較長,所以在其發展過程中,寄宿生也難免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比如說,文明禮儀較差,以自我為中心,極易與同學發生沖突,不能做到寬容諒解他人,且衛生習慣較差。對于學校和個人的發展都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影響。基于此,寄宿制學校要在做好教學工作的同時,也要對”問題生”的良好行為習慣進行培養。通過建立健全相關的管理規章制度,學校與家庭相互結合,才能從真正意義上提高寄宿生整體素質,實現寄宿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許有榮.淺談寄宿生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原因及策略[J].學周刊,2016(3):103.
基金項目:2015年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農村偏遠山區寄宿制學校“問題生”成因分析及應對策略研究》課題批準號GS[2015]GHB084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