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祗蘭
摘要 目的:探討兇險性前置胎盤剖宮產術中應用介入治療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收治兇險性前置胎盤剖宮產術患者78例,隨機分為常規組和介入組,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介入組止血效果、術中出血量、24h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子宮切除率、DIC發生率、產褥病率均顯著優于常規組(P<0.05)。結論:兇險性前置胎盤剖宮產術中應用介入治療的效果顯著。
關鍵詞 兇險性前置胎盤;剖宮產術;介入治療
兇險性前置胎盤是既往有剖宮產史,本次妊娠為前置胎盤且胎盤在瘢痕部位附著的情況。多數兇險性前置胎盤產婦伴隨胎盤置入。兇險性前置胎盤容易引發產后大出血、DIC、多器官功能衰竭和休克等,是產科危重癥疾病,需采取合適的方法進行搶救。目前治療兇險性前置胎盤產后出血的方法有藥物止血、官腔紗條填塞、髂內動脈結扎術、子宮動脈結扎術等,若上述治療措施不理想需進行子宮切除手術治療。2016年1月-2017年4月收治兇險性前置胎盤剖宮產術患者78例,按隨機原則分組,各納入39例。分析了兇險性前置胎盤剖宮產術中應用介入治療的方法及效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4月收治兇險性前置胎盤剖宮產術患者78例,按隨機原則分兩組,各納入39例。介入組患者年齡21~37歲,平均(30.44±2.78)歲;孕周30~38周,平均(34.19±4.66)周;產次1~3次,平均(1.24±0.241次;孕次2~5次,平均(3.24±1.01)次。常規組患者年齡21~36歲,平均(30.10±2.45)歲;孕周30~37周,平均(34.23±4.14)周;產次1~3次,平均(1.23±0.27)次;孕次2~5次,平均(3.32±1.11)次。兩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方法:①常規組采用常規非介入治療:包括子宮動脈上行支結扎、改良B-lynch縫合術等。②介入組采用血管栓塞介入治療:在血管介入輔助下術前充分備血和充分準備,糾正患者貧血,為輸血、輸液做好準備。術前將深靜脈導管置入,子宮動脈置管后再進行剖宮產術。將子宮下段切口打開后快速進行胎盤打洞,將胎兒娩出,暫時不娩出胎盤,對胎盤邊緣進行鉗夾,子宮下段用紗條填塞進行壓迫止血,并進行雙側子宮動脈栓塞,再將胎盤徒手剝離取出,殘留胎盤再局部縫合止血。術中給予甲氨蝶呤局部注射,術后進行彩超檢查了解子宮血流情況。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止血效果,術中出血量、24h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患者子宮切除率、DIC發生率、產褥病率。
療效評價標準:①顯效:24h內有效止血,無需切除子宮或輸血;②有效:24h內出血明顯減少,但尚未停止。③無效:24h內出血未停止。總有效率為顯效、有效率之和。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軟件統計數據,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止血效果比較:介入組的止血效果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子宮切除率、DIC發生率、產褥病率比較:介入組子宮切除率、DIC發生率、產褥病率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兩組術中出血量、24h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比較:介入組術中出血量、24h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少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討論
前置胎盤是妊娠期嚴重并發癥之一,其附著子宮下段肌纖維組織薄弱且收縮力差,容易導致附著胎盤無法完全剝離和縮緊閉合胎盤剝離面開放性血竇,從而引起剖宮產術后出血。近年來,兇險性前置胎盤發病率逐年升高,其發生率和剖宮產次數之間有正相關關系。因兇險性前置胎盤的存在,容易引發致命大出血,需及時控制產時和產后出血。目前用于兇險性前置胎盤剖宮產后出血的處理方法主要有止血藥物、不同縫合結扎技術、官腔紗條填塞等,必要時需切除子宮。
對于兇險性前置胎盤產婦而言,實施傳統的剖宮產手術風險高,子宮切除率高,需尋求更安全、有效的止血方法。血管栓塞介入治療可通過術前彩超、MRI檢查明確診斷,術前做好充分準備,并先進行子宮動脈置管,胎兒娩出后快速行子宮動脈栓塞。通過栓塞劑閉鎖出血動脈,發揮止血作用,減少胎盤組織血液供應,促進滋養層細胞缺血壞死,以快速控制產時產后出血,縮短手術時間,減少并發癥和子宮切除的發生,可保持患者機體完整性和心理完整性,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
本研究中,常規組采用常規非介入治療,介入組采用血管栓塞介入治療。結果顯示,介入組止血效果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介入組術中出血量、24h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少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介入組子宮切除率、DIC發生率、產褥病率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血管栓塞介入治療兇險性前置胎盤剖宮產術患者的臨床療效確切,可有效減少術中、術后出血量,縮短手術和住院時間,降低子宮切除率、DIC發生率、產褥病率,值得推廣應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