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淑容
[摘要] 目的 研究在行髖關節置換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采取快速康復外科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 參照不同護理模式將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間收治的32例行髖關節置換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平均分為兩組,參照組開展該院的常規護理,實驗組開展該院的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比較兩組行髖關節置換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護理對比差異。結果 實驗組行髖關節置換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干預后焦慮評分、抑郁評分、Harris評分、臨床護理有效率計算值、并發癥發生率對比參照組數據(P<0.05),統計學展現兩組數據組間對比差異。實驗組和參照組行髖關節置換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干預后焦慮評分、抑郁評分、Harris評分對比干預前(P<0.05),統計學展現兩組數據組間對比差異。結論 將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應用行髖關節置換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可改善患者髖關節功能,改善患者不良情緒,值得應用。
[關鍵詞] 快速康復外科護理;髖關節置換;老年糖尿病;圍手術期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11(b)-0113-03
糖尿病是臨床慢性終身性的一種疾病,需要長期堅持治療,并且對飲食進行合理控制,如不能得到良好堅持,可減少治療依從性。全髖關節置換術屬于骨外科手術中比較成熟的一種,是臨床緩解疼痛,重建髖關節功能,改善畸形的有效方式,已經得到廣泛推廣,但因老年患者身體各項器官機能都在不斷衰退[1],手術耐受性比較差,進而對術后康復效果帶來嚴重影響,為了將治療疾病依從性提升,需要采取合理方式護理行髖關節置換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快速康復外科理念(Fast-track Surgery or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屬于全新的一種臨床手術護理理念,在外科各個領域中得到應用,該文實驗對象是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間收治的32例行髖關節置換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報道快速康復外科護理理念的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入的樣本數據目標是32例行髖關節置換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該次實驗分組研究依據是不同護理干預模式,一組入組患者16例,參照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之間比例是8:8,年齡范圍在61~82歲間,中位年齡數值(70.52±5.55)歲,最長病程20年,最短病程2年,中位病程(10.54±1.98)年;實驗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之間比例是9:7,年齡范圍在62~83歲間,中位年齡數值(71.55±6.01)歲,最長病程19年,最短病程1年,中位病程(10.01±3.22)年。驗證對比實驗組與參照組行髖關節置換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滿足臨床診斷糖尿病、髖關節置換的判斷指標,且患者和家屬自愿簽字簽字認可知情同意書后內容,對醫院有關倫理委員會申報以后被許可。
排除標準:存在嚴重內科疾病患者、存在精神異常患者、存在手術禁忌患者。
1.2 方法
入組患者均予以髖關節置換處理,實行靜脈吸入復合全身麻醉,選取患者健側臥位,依據傳統后外側為手術入路開展關節置換手術,參照組患者開展常規護理干預,予以術前導尿、宣傳教育等處理,術中需要謹慎進行操作,術后需要予以負壓引流,并且及時鍛煉患者肢體功能。實驗組患者開展快速康復外科護理理念:(1)建立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小組,成員有科主任、護士長、主診醫師、責任組長,共同制定護理計劃,醫院培訓小組成員快速康復外科護理理念有關知識,讓小組成員明確自身責任和義務;(2)實施快速康復外科護理理念:①術前護理干預。護理人員術前需要對患者心理情況、全身狀態進行準確評估,做好糖尿病患者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的手術準備工作,為患者和家屬發放宣傳手冊,詳細為期闡述疾病手術的意義、安全性以及注意事項。且術前進行2 h禁水、6 h進食,降低患者饑餓感,減少術后嘔吐發生率,提升患者舒適度,促進患者盡早康復,必要的時候予以患者非甾體類止痛藥,減少鎮痛劑應用量和應激反應發生率。術前指導患者深呼吸、吹氣球、有效咳嗽等訓練,正確開展股四頭肌踝泵運動以及收縮運動。依據行髖關節置換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病程程度、性別、文化水平以及年齡等的不同,給出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宣傳方案。②術中護理干預。手術過程中予以患者保溫護理,且保溫是重要的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內容,通過沖洗液加溫、輸液加溫、縮短手術時間、控制室溫等方式來維持體溫。并且依據患者和實施情況輸入個性化體液,盡可能不放置引流管,減少發生感染的幾率。③術后護理干預。術后對患者應用非甾體類止痛藥和靜脈鎮痛泵,維持低于3分的疼痛評分,快速康復外科護理理念注重術后盡早進食進水,增強術后營養,依據患者實際情況術后將留置的導尿管拔除。術后予以患者被動肌肉按摩,等到麻醉消失之后予以股四頭肌舒縮運動、踝泵運動、臀肌舒縮運動,讓其盡早下床活動,降低肺部感染發生率、深靜脈血栓發生率,同時做好出院指導工作,告知患者定期檢測血壓和到醫院復查。
1.3 觀察指標
統計分析實驗組和參照組行髖關節置換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焦慮評分、抑郁評分、Harris評分、臨床護理有效率計算值、并發癥發生率。患者餐后2 h血糖<8.30 mmo/L、空腹血糖<7.2 mmol/L,顯著改善患者髖關節功能判定為顯效;患者餐后2 h血糖<10.00 mmo/L、空腹血糖<8.16 mmol/L,基本改善患者髖關節功能判定為有效;患者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髖關節功能變化不顯著判定為無效。以SAS(焦慮評分量表)評估兩組入院患者焦慮情緒,以SDS(抑郁評分量表)評估兩組入院患者抑郁情緒,分值越低顯示出越好的心理狀態。以Harris(髖關節功能評分量表)分析兩組入院患者髖關節功能恢復情況,差為<70分,尚可為70~79分,良好為80~89分,優秀為>90分,數值越高,表示存在越好的功能恢復情況。
1.4 統計方法
該次應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處理納入研究的32例行髖關節置換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涉及的所有數據,以率(%)的形式表示計數資料,采取χ2檢驗,以(x±s)形式表示計量資料,采取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分析實驗組和參照組行髖關節置換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臨床護理有效率計算值
參照組行髖關節置換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臨床護理有效率計算值56.25%對比實驗組臨床護理有效率計算值93.7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比較分析實驗組和參照組行髖關節置換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焦慮評分、抑郁評分、Harris評分
參照組行髖關節置換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護理前焦慮評分、抑郁評分、Harris評分對比實驗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參照組行髖關節置換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護理后焦慮評分、抑郁評分、Harris評分對比實驗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和參照組行髖關節置換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護理后焦慮評分、抑郁評分、Harris評分對比護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比較分析實驗組和參照組行髖關節置換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并發癥發生率
參照組行髖關節置換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并發癥發生率37.50%高于實驗組的6.2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糖尿病是臨床常見以及多發的一種疾病,因存在較少免疫功以及身體功能,促使容易發生不良現象,且對其開展髖關節置換手術處理,會增加手術風險,術后容易發生疼痛、隱形失血、麻醉時間長等問題,促使患者誘發髖關節功能不佳、褥瘡、墜積性肺炎等臨床并發癥[2-3],所以,需要采取科學的護理模式進行臨床圍手術期的干預。上世紀初丹麥醫生Kehlet提出了不同于傳統康復觀念的快速康復外科理念,這種理念更加注重術前、術中以及術后的完整護理干預,各護理部分密切相關且相互影響,進而起到減少并發癥,有效改善預后的目的[4-6]。
數據顯示,參照組行髖關節置換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患者護理后臨床護理有效率計算值、并發癥發生率、焦慮評分、抑郁評分、Harris評分對比實驗組數據指標(P<0.05)。實驗組和參照組行髖關節置換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護理后焦慮評分、抑郁評分、Harris評分對比護理前(P<0.05)。
綜上所述,將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應用在行髖關節置換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和常規護理對比的優勢更顯著。
[參考文獻]
[1] 趙鶯飛.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髖關節置換老年患者術后護理中的應用[J].醫藥衛生:引文版,2016(9):109.
[2] 李雁,于瑜,薛慧.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老年人工髖關節置換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創新,2016,13(34):76-79.
[3] 廖春容.快速康復外科理念結合中醫特色護理在老年人工髖關節置換病人圍術期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6,30(20):2516-2518.
[4] 紀艷芬.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老年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患者術后護理中的應用[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4,23(10):44.
[5] 楊伶俐,楊柳,陳鴻,等.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老年髖關節置換術圍術期護理的應用進展[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4(24):3499-3500.
[6] 黎萬霞,楊玉華.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老年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患者術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5, 6(16):6-7.
(收稿日期:2018-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