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惠蘭 王清
[摘要] 目的 探討手術室護理在預防合并糖尿病患者術后切口感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從2017年6月—2018年8月諸多的合并糖尿病手術中患者選擇112例實施研究,以國際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劃分為觀察組(n=56)和對照組(n=56)。手術治療期間,對照組配合常規護理,觀察組則給予手術室護理。結果 患者的術后切口感染發生率,觀察組(8.93%)顯著低于對照組(21.43%),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觀察組(94.64%)顯著高于對照組(75.00%),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合并糖尿病手術患者實施手術室護理,能夠有效預防術后切口感染的發生,從而降低切口感染發生率,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 手術室護理;預防;糖尿病;切口感染
[中圖分類號] R47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11(b)-0154-02
當前,糖尿病的發病率有顯著的升高,導致我國的糖尿病患者數量在短時間內急劇增多。而對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來說,由于受到糖尿病的影響,導致患者的機體長期處在高血糖狀態下,因此,合并糖尿病患者在行手術治療后,其術后切口感染的風險要顯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1]。患者在采取手術治療后,一旦出現切口感染,就會導致患者切口愈合較難,增大患者的手術治療風險,不利于患者術后康復[2]。因此,對于合并糖尿病的手術患者來說,臨床需給予格外的關注和重視,積極地采取有效的護理手段來規避術后切口感染問題,是非常重要的。為了有效控制合并糖尿病手術患者術后切口感染發生率,該院2017年6月—2018年8月對112例患者采取了手術室護理干預,取得了良好成效。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合并糖尿病手術中患者112例實施研究,以國際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劃分為觀察組(n=56)和對照組(n=56)。觀察組56例患者,包括男29例,女27例;其年齡為23~60歲,平均年齡(43.8±6.5)歲;包括Ⅰ型糖尿病3例、2型糖尿病53例;行闌尾炎手術者18例、行膽結石手術者15例、行結直腸癌手術者9例、行肝癌手術者7例、行肺癌手術者7例;包括硬膜外麻醉32例、全身麻醉24例;患者的切口長度為2~19 cm,平均長度為(10.4±2.5)cm。對照組56例患者,包括男30例,女26例;其年齡為21~61歲,平均年齡(44.5±6.8)歲;包括Ⅰ型糖尿病2例、2型糖尿病54例;行闌尾炎手術者20例、行膽結石手術者17例、行結直腸癌手術者8例、行肝癌手術者6例、行肺癌手術者5例;包括硬膜外麻醉30例、全身麻醉26例;患者的切口長度為2~18 cm,平均長度為(10.2±2.7)cm。以上組間的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1.1 納入標準 ①合并有Ⅰ型或2型糖尿病病史的患者;②符合手術指征擇期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③年齡在25~65周歲之間的患者;④能夠良好配合臨床研究的患者;⑤擁有正常的語言溝通能力,能夠與醫護人員進行正常溝通;⑥知曉研究內容,并同意參與的患者。
1.1.2 排除標準 ①合并手術禁忌證的患者;②術前合并感染的患者;③合并較為嚴重的糖尿病并發癥的患者;④術前血糖狀態無法得到合理控制的患者。
1.2 臨床方法
手術治療期間,對照組配合常規護理,觀察組則給予手術室護理,具體措施如下:①術前檢查:對患者進行全面的身體檢查,評估其手術風險和術后切口感染風險,掌握患者抗生素使用情況,合理選擇抗生素預防感染。術前護理人員要嚴格遵醫囑對患者的術區皮膚進行處理;②手術室和手術用品消毒:術前護理人員要對手術室室內以及各項手術操作所涉及到的用品進行嚴格的消毒處理,對于一次性用品要嚴格遵循一次性使用原則。保持手術臺和器械臺的整潔和干凈,使用敷料覆蓋手術器械,避免污染,使用時要及時進行更換;③手術中護理:配合手術操作的護理人員要嚴格遵循手術流程,以規范化的手術護理技術配合手術進行。為避免術后切口感染,首先護理人員在術中要在手術區鋪無菌薄膜鋪巾,保證手術室溫濕度適宜,其次術中需對患者的切口進行充分的清洗和消毒處理。再次要幫患者擦拭額頭以及其他出汗的地方,避免汗液流入污染創口。最后護理人員要積極配合手術進行,對于手術時間超過4 h的手術,需更換手套并進行再次消毒處理;④縮短手術時間:一方面護理人員要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告知其術中注意事項、配合適宜,手術風險等,并給予心理干預,提高患者的手術配合度;另一方面要準備好手術器械和用品,避免術中出現器械、用品短缺。通過以上兩方面來提高手術操作效率,縮短手術時間;⑤手術室人員流動管理:手術室流動人員是帶入灰塵等污染物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患者手術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嚴格控制手術室的人員流動,避免由于空氣流動加快而引起的手術室空氣污染,從而增加患者術后切口感染概率。同時手術室內的護理人員要減少走動,并禁止走出手術室,保證手術室空氣的無菌程度。
1.3 觀察指標
①觀察統計患者術后切口感染發生情況,以淺表感染、深部感染和腔隙感染的發生情況為進行評估;②調查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以自制的《手術室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調查,計分范圍為0~100分,按照評分結果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分為完全滿意,得分≥90分,基本滿意,得分為60~89分,不滿意,得分<60分。其中的護理總滿意度=[(完全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100.00%[3]。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為數據處理工具,其中的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分別以(%)和(x±s)表示并錄入,且對以上不同類別數據的比較,分別采取χ2檢驗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術后切口感染發生情況比較
患者的術后切口感染發生率,觀察組(8.93%)顯著低于對照組(21.43%),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觀察組(94.64%)顯著高于對照組(75.00%),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合并糖尿病的手術患者,在實施手術治療的過程中,由于受到手術應激刺激,易出現血糖波動情況,從而導致血糖升高,易引起切口感染等并發癥。術后切口感染會對患者的康復帶來諸多不利,因此,積極采取有效的手段控制切口感染發生率,十分重要[4]。
目前,臨床主要依靠術前應用胰島素合理控制血糖,同時預防性應用抗生素等方式來預防術后切口感染,但臨床實踐表明,預防性應用抗生素并不能獲得理想的切口感染預防效果。臨床在長期探索的過程中發現,在患者實施手術治療操作的整個過程中,如果能夠配合科學化的手術室護理干預,規范這個手術流程,從術前檢查、手術室及手術用品消毒、術中護理、縮短手術時間和控制手術室人員流動等全方位進行管理和干預,則能夠從根本上降低患者術后切口的感染發生率[5]。
該次研究中,采取對照研究方式,通過對觀察組患者實施手術室護理,使患者的術后切口感染發生率控制在了8.93%,與實施常規護理的對照組患者21.43%的切口感染發生率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P<0.05),這一結果表明,通過全方位的手術室護理干預,能夠將無菌操作貫徹地更加徹底,能夠積極地規避手術操作過程中各項引起感染的危險因素,從而發揮良好的切口感染預防效果。
綜上所述,對合并糖尿病手術患者實施手術室護理,能夠有效預防術后切口感染的發生,從而降低切口感染發生率,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宋軍君.手術室護理在合并糖尿病患者術后切口感染預防中的臨床應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7(16):123-124.
[2] 趙加鳳.探討手術室護理在合并糖尿病患者術后切口感染預防中的應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9):113-114.
[3] 劉艷,蘇君,蘇玉英.手術室護理干預在結石性膽囊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7(16):121-122.
[4] 邵智莉.手術室護理干預在結石性膽囊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11 (30):142-143.
[5] 周小敏,羅佳林.手術室護理干預在結石性膽囊炎伴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醫藥衛生:文摘版,2016,8(5):165.
(收稿日期:2018-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