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興蘭
摘 要:在考試中,課外必讀篇目所占分值不低,一百分的總分,課外必讀篇目占三十分左右,所以提高閱讀教學的效果就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但是由于教師對新課程改革的理解不到位,導致大部分活動流于形式,雖然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并且課堂氣氛活躍,但是起到的實質作用并不明顯。文章對如何提高閱讀教學水平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新課程;語文教學;閱讀
一、目前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閱讀活動流于形式。
(2)輕視學生的自主閱讀,師生之間缺乏互動。
(3)重數量、輕質量。
二、有效提高閱讀教學水平的方法
1.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
放手閱讀,給學生一定的時間獨立閱讀與思考,那么是不是就說明我們可以真正放手不用管了?當然不是。小學生年齡較小,對閱讀并未形成一個成熟的系統模式,他們缺乏正確的閱讀方法,閱讀思維和閱讀習慣也沒有真正形成,所以還需要教師來教學生閱讀的方法,比如朗讀、默讀、精讀、略讀、速讀等,這幾種方法是常用的幾種閱讀方法,根據不同的文章、不同的題目,我們會有不同的閱讀策略。而學生年紀小,分不清什么時候該精讀,什么時候該略讀,什么時候該速讀,所以就需要教師一一指導。只要學生掌握了閱讀的方法,學會了閱讀,就會把讀書當成了一種樂趣,就會奮力攀登巍巍書山。
2.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學生不但應該有自讀的能力,更要在閱讀中養成專心仔細的習慣,這樣才能提高閱讀的效率,這就要求教師積極培養學生閱讀習慣。積極的閱讀習慣包括閱讀過程中的細心和閱讀之后的思考。教師可以提醒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集中注意力,一心一意地讀完課文,鼓勵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萌生出的問題勇敢地發問,還可以向學生講述與課文相關的背景知識,擴展學生的知識面。
3.應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生閱讀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把信息技術融入教學中,把課堂變得繪聲繪色,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例如,在講解《美麗的丹頂鶴》一課時,可以利用投影儀放一段關于丹頂鶴活動的視頻,使學生有個直觀的印象,讓學生產生閱讀課文的欲望,這也是提高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4.閱讀教學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
教師開展閱讀教學要遵循學生的年齡特征與認知規律,不能將目標定得太高、太遠,要根據學生實際提出適當的要求。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教師可以將目標定為能夠根據拼音讀一句話,并且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對于中年級學生來說,教師可要求學生在讀懂每句話的基礎上,通讀全文。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來說,教師要讓學生帶著感情閱讀,并且能夠將文章內容用自己的語言復述出來。教師對不同水平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可使學生的閱讀學習更具有目的性,從而提高閱讀效率。
5.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提高學生對閱讀知識的運用能力
課外閱讀是對課堂閱讀的有力補充,教師可以專門為學生開設一節閱讀課,讓學生在課上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并且學生之間可以相互進行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可以討論閱讀的內容,相互推薦自己喜歡的書籍。在當前的小學閱讀教學中還存在許多問題,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需要通過豐富多樣的形式來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和閱讀能力。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需精心設計課堂導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要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進行閱讀;還要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訓練,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在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培養過程中,選擇正確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營造自學的良好氛圍,將信息技術融入課堂教學中,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讀書思考、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擴大閱讀量,才能使學生在大量的閱讀中總結經驗,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提高閱讀教學效率。對閱讀能力的培養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教師長期不斷地堅持,教師要加快轉變教學方式,優化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不斷努力,將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作為終極目標不斷奮斗。
參考文獻:
[1]付加飛.培養學生積累好詞佳句的能力,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讀與寫,2016(1).
[2]辛元友.如何提高學生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讀書文摘,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