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祈
(吉林省實驗中學,吉林 長春)
詞匯的掌握,對于語言學習者而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掌握好英語的詞匯,在某種程度上影響甚至決定著語言學習者的英語水平。著名學者Wilkins說過:“Without grammar,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Without vocabulary,nothing can be conveyed.”而在詞匯的學習過程中,詞匯學習策略的合理應用,會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更有效地學習并掌握詞匯。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以及英語核心素養。然而,在現實的教學實際中,筆者發現學生經常花費大量的時間來學習并記憶單詞,卻收效甚微。能夠掌握并合理運用詞匯學習策略的學生也很少。因此,為了更好地了解高中生英語詞匯學習的現狀以及學生對英語詞匯學習策略的使用情況,筆者進行了本次調查。
詞匯學習策略是指學習者所采用的,為了使詞匯學習更加方便、快速和高效的方法和技巧。學習策略的研究一直以來是很多國內外學者關注的焦點。早在1990年,Nation,I.S.P.就將詞匯學習策略分為三類:基于文本猜測詞意、使用記憶方法記住詞匯,以及利用詞綴詞根記憶單詞。Oxford認為,學習策略分為直接策略和間接策略。其中直接策略指記憶策略和補償策略,而間接策略包括元認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O’Malley and Chamot則把學習策略分為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以及社交情感策略。為了更有效地收集數據進行調查,本次調查采用的是O’Malley以及Chamot對學習策略的劃分方式。
本次調查主要采取發放問卷的方式。調查問卷采用李克特量表的設計,設置為A完全相符、B基本相符、C部分相符、D很少相符、E完全不相符,并分別賦分值5,4,3,2,1分。在研究期間,筆者隨機抽取了某高中高一年級兩個班級的126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共發放126份調查問卷,收回126份問卷,其中有效問卷121份。經過SPSS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后,得到如下結果:

調查者各詞匯學習策略的使用情況
從表中數據能夠看出,在所列學習策略中,調查對象使用較多的策略為元認知策略中的選擇注意策略(3.45)。而調查對象最不常使用的策略為合作策略(1.96)以及聯想策略(1.85)。這一結果與筆者平時所發現的教學實際相符。在日常教學的詞匯學習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雙方都將很大的時間與精力花在單詞的講授與記憶上,留給學生思考和練習的時間并不多。而在有限的教學時間里,留給學生進行小組探討與合作學習的時間則更少,導致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很少有機會通過小組合作等策略來輔助學習詞匯。雖然從整體來看,在英語詞匯的學習過程中,調查對象是能夠并愿意使用學習策略來輔助學習,但詞匯學習策略的整體使用情況以及使用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在實際教學中,大多數教師僅僅是講授詞匯的釋義、搭配與用法,剩下的主要依靠學生的記憶以及教師的日常檢測。而往往忽視了給學生普及各類詞匯學習策略,使得詞匯學習的效果事倍功半。在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以及社交/情感策略中,認知策略的使用情況比較好,平均值為2.71。緊隨其后的是分值為2.61的元認知策略,而社交情感策略的分值僅為2.08。這個調查結果也進一步證實了O’Malley以及Chamot的發現,即相較于元認知策略和認知策略,社交情感策略在詞匯學習過程中的使用率比較低。這一點需要引起教學者的關注,而教師也應該在日常教學中,給學生創設更多合作學習的機會。如何提高詞匯學習的學習效率?教師和學生雙方都應在教授與學習的模式上做更多的思考和嘗試。筆者認為,教師有必要給學生就詞匯學習策略進行系統的介紹與講解,并在日常的詞匯教學中,創造積極有效的課堂環境,鼓勵學生嘗試并習慣使用詞匯學習策略輔助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