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東(江蘇省泰興市第二高級中學,江蘇 泰興)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學生并沒有認真去完成教師精心布置的作業,而是把作業當成一種表面形式,經常出現抄襲、拖欠作業等問題,加之一些教師在作業布置方面也不具備合理性,導致學生對高中數學作業滿意度極低,嚴重地影響了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作業的作用就是幫助學生穩固知識并進行運用。但是有相當一部分高中生對于數學作業的態度不端正,而且隨著年級的增長變得更加明顯,有一些學生認為作業并不能夠有效地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而是他們的負擔,這些錯誤的行為嚴重地影響了高中數學的教學質量。
許多高中數學教師都遇到過這種問題,一個班級四五十個學生,可是在交作業的時候往往只交了三十多人,而且許多學生的作業內容完全相同。雖然許多高中生已經快成年了,但是依然沒有形成良好的作業習慣,作業拖欠、不交、抄襲問題嚴重。
許多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于數學作業的布置上也存在許多問題,主要包括了:教師布置的作業量過多、作業的內容過于枯燥,缺乏趣味性、并未按照學生的基礎以及個人情況制定針對性明顯的作業內容、作業內容缺少選擇性等等。
隨著新課標理念的不斷深化,當前的高中數學作業在形式上也有了相應的發展與變化:
解題訓練是高中數學中的重要環節,無論是課內或者課外都必須要通過各種練習來對已掌握的知識進行鞏固,通常這個環節是由教師負責進行指導,由學生進行自創自編題目的情況相當少見,而且長時間的學習壓力也讓學生變得現實,在最初階段學生覺得這個“自創”題目既浪費時間而且不得要領。此時教師可以先將“自編”題目的好處向學生介紹,然后再引導學生以課內、外的題目為基礎進行自編自創,讓學生自己在摸索中學會并掌握改變題目的能力。比如說在講解蘇教版“直線、平面、簡單幾何體”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將以下題目進行改編,并把整章的知識點融入。原問題為:“如圖1所示,ABCD是一個矩形,其中PA垂直于平面AC,連接PB、PC、PD,請指出圖中的直角三形有幾個并說明理由。”學生所自編的題目形式很多而且許多題目都別出心裁,例如:在原題的條件之下,如果PA=AB=1,那么AD=a,E、F分別為 PC、AD 的中點。(1)求證 EF∥平面 PAB;(2)E、F 是 PC、AD的公垂線段;(3)如果BC上存在點Q,且PQ垂直于QD,那么a值為多少;(4)a發生變化時,P、A、B、C、D 這五個點是否處于同一個球面上,如果處在同一個球面上那么球面的表面積與體積是多少?如果不在,請說明理由(如圖2所示);(5)a=1的時候求二面角P-CD-A,二面角B-PC-D,面PAD和面PCD構成的二面角大小;(6)如果面PDA上動點M到直線AB和PD的距離相同,那么動點M是在哪種線上運動?(請在圓、橢圓、雙曲線以及拋物線中選擇)。

圖1

圖2
同學們在編創題目的過中,不僅可以將知識點順利地運用其中,而且還能夠重新復習了圓錐、曲線以及立體幾何等相關內容,對于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也有重要意義。
傳統的作業布置方式是在每個章節教學完成之后,教師都會出一張卷子讓學生通過考試的方式了解學生所掌握的情況,而這種情況早已被學生所厭倦。因此讓學生成為試卷的制作方不但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數學興趣,還能夠起到溫故知新的作用。首先由教師提供試卷的樣式:(1)內容分布;(2)試卷分數比例;(3)試卷樣式。當學生將試卷編好之后再對試卷進行知識框架梳理,確保整張試卷重點、難點、中心點都能夠面面俱到。此外還可以運用“試卷制作比賽”的方式將一些優秀的試卷在校內進行展示,不但有效地強化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能夠讓這項活動順利進行。
綜上所述,通過以上的作業方式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時學生通過新的作業形式開始重視資料的收集、閱讀文獻的方法以及如何進行數學表達的能力,在訓練學生具備良好思維模式的同時也能夠對數學有一個正確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