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從琳
高校肩負著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歷史重任,在重視培養學生專業素質的同時,也要重視學生領導力的培養,這將直接影響到高校培養人才的質量。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以價值觀教育為核心,不斷拓展和完善大學生領導力培養的途徑和方法,切實加強大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普遍提高大學生的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
大學生領導力培養高等教育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做出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戰略決策,提高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水平,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家對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對科學知識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培養具有卓越專業能力和堅定思想素質的“雙核”領袖人才,是國家在知識經濟時代對教育的責任和要求,也是辦好世界一流的社會主義大學的重要的衡量指標。
未來二三十年,中國要實現“兩個百年”奮斗目標,就必須要培養一大批各行各業的精英人才來代表國家發聲,代表國家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因此,我們必須從現在起就要加強對學生領導力的培養,真正促進我們的人才從“跟跑”到“并跑”再向“領跑”轉變,讓他們能為崛起中的中國與變化中的世界做出重要貢獻。
一、領導力的內涵
大學生領導力是指具有良好道德素養和專業知識的優秀青年學生在面對復雜問題時展現出的正確戰略決策與有效影響輸出的卓越素質潛力,對高校大學生的價值觀、品質、知識、技能、思維等多方面素質的要求。
領導力既是一種能力,也表現為一種影響力,即通過自身魅力、價值觀念、高尚情操去影響人,使得被領導者自覺自愿去完成共同的目標。
二、領導力培養的重要意義
1.社會發展和高校培養人才的需要
當今國際社會高速發展,全球化、多元化、信息化的浪潮席卷全球,我國特別需要領導力的人才來引領世界的潮流。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的精英,是重要的人才力量,提升大學生的領導力,有利于我國領導型人才的培養與隊伍的建設,有利于提升我國在全球的人才競爭力,直接關系到中國是否能在未來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應對來自各方的挑戰。因此,重視大學生領導力的培養是推動社會發展和變革的需要。
高校肩負著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為社會主義各項事業輸送大批高質量、高素質人才。雖然高等教育規模不斷擴大以及教育質量的提高,但是要培養領導型人才除了專業知識的教授和實踐能力的鍛煉,還需要重視領導力的培養,這樣才有利于高校教育的改革和發展。
2.大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
當前,在校大學生非常注重自身的全面發展,重視自身領導力的提升,以“新四會”為契機,培養“聽、說、讀、寫”的能力。他們積極尋找目標來實現自我,迫切希望自己可以得到更多的機會鍛煉和提升自身的領導力才能,使自己成為領導者更加可能。
步入社會之后,如何由被領導的人成為一個領導他人的人,再成為一個卓越的領導者,是當前大學生面臨的的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所以,培養大學生領導力,在傳授知識之外,給予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將有助于學生完成這種角色的轉變,才能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三、領導力培養的途徑
1.全面提高認識,營造良好氛圍
高校要充分認識大學生領導力培養的重要性,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加強和改進學校思想政治工作,以“新四會”為抓手培養學生領導力。根據多年的學生綜合素質調查、用人單位數據反饋和專家評價等,發現“聽、說、讀、寫”能力是高校人才培養的短板,這些能力直接制約著高校大學生的發展,這些能力也是領導力培養的最基本要素。強調洞見的“聽”、強調思維的“寫”、強調知識的“讀”和強調影響的“說”,具體來說,“聽”是指聽取不同聲音,洞見事物本質;“說”是指表達思想觀點,溝通意見情感;“讀”是指閱讀經典名著,提升人文素養;“寫”是指凝練經驗知識,檢視思維邏輯。領導力培養中以“說”的能力為重點。聽是說的前提,讀是說的基礎,寫是說的升華。高校對學生進行領導力培養,最應該突出的就是這聽說讀寫的“新四會”能力,這是學生領導力發展之基,也是高校現階段學生領導力培養的重點。
2.加強課程建設,完善培育體系
理論知識的學習和積累貫穿于領導力培養的各個環節,高校應該逐步建立并完善通識教育體系,系統地將領導力教育滲透到理論教育體系之中。諸如,《人類文明經典賞析》是我校整個學生領導力培養體系中課程維度的一個核心抓手,是我們對全校本科生領導力進行普及性培養的一個重要手段。要迅速提升學生領導力,必須把握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對課堂進行大膽創新。經過多次研討,以《人類文明經典賞析》為課程總匯,以人類文明發展歷史和科技發展史為兩個主線,匯集人文社科領域的62個選題,如“英國文明史”“自然科學觀中的自然觀”“詩歌里的中國社會”等。面向大一學生,以小班研討互動的方式進行課程設置,通過“聽”“說”“讀”“寫”四個環節,在課堂上就對學生的聽說讀寫“新四會”能力進行培養、集成,為我們學生領導力的后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3.理論聯系實際,開展實踐活動
實踐教育是大學生領導力培養的重要環節。課堂外我們有活動、社團、項目等,使一二課堂可以很好地互動。以立人項目為例,立人項目就是通過“立人班”,在一定時間內對學生領導力進行系統培養。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對自己的要求,進行自愿報名,學校通過一定的選拔程序組建“立人班”。立人訓練項目橫向包括“教學、活動、實踐”三大板塊,縱向包括“看、思、行、創”四個階段,日常培養計劃主要是通過讀書、日志、運動等常規任務,經管法文史哲等課程任務和活動、課題、實踐等領導力體驗任務展開,是比較科學、成體系的學生領導力專項培育項目。“立人班”從2014年開班以來,我們現在每年都會在學校和每個學院組建校院兩級立人班。除了立人訓練項目之外,我們還有學生社團,還有志愿服務、社會實踐、海外交流、創新實訓、辯論賽等項目,如聯合國青年大會、聯合國青年峰會、聯合國氣候大會、大梅沙論壇、井岡山信仰實踐、政府掛職實踐等,都是我們為學生發展領導力搭建的平臺。
學校對學生領導力培養提供了完整的體系,我理解,“新四會”是對學生能力點上的補充,《人類文明經典賞析》是對學生能力線上的串聯,立人項目等訓練項目是對學生能力面上的突破,點、線、面相互促進,互為補充,能夠讓學生從課堂到校園再到社會,有一個完整的體驗。我們希望我們的學生,能夠通過系統地接受領導力相關知識和項目的訓練,在聽說讀寫“新四會”能力方面有個大幅度的提升。另外,希望我們的學生能夠通過學校搭建的領導力培養平臺,與國內外優秀的青年人對話、交流,成為有更開闊胸襟和更廣闊視野的人。當然,我們尤其希望我們的學生能夠擔負起時代的使命,為國家的發展和人類社會的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的中堅力量。培養和造就領導人才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責任和使命,重視大學生領導力教育,引導當代大學生新四會能力的鍛煉,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領導力教育的每一個環節,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提升中國的國際競爭優勢。
參考文獻:
[1]朱德新.高校大學生領導力教育研究[J].消費導刊,2008.
[2]于淼,武劍,秦森.理工科大學生領導力培養淺談[J].中國校外教育,2017.
[3]王虎,初媛媛.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加強大學生領導力培養[J].教育現代化,2017.
[4]薛陽.高校大學生領導力教育現狀調查分析[J].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