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忠琪
近些年,多媒體信息技術廣泛被用于基礎教育教學之中,小學數學教學更是借助多媒體教學實現了高效、直觀、趣味性、互動性等特點。多媒體技術的發展迅猛,如何跟上發展的步伐,不斷進行教學創新,將小學數學教學開展的更加有趣和高效需要教師不斷學習,保持對新的多媒體發展情況的關注。
小學數學多媒體教學數學思維能力一、運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數學的學習離不開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在數學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都可以實現這一個目標。借助多媒體課件來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優勢主要在于時間上更加節約,由于把更多的工作放在課件的課前制作上,所以在課堂的數學過程呈現方面,時間可以有效節省,而且學生也可以更加清晰的看到這個數學問題推導的過程。由于有直觀化快捷性的優勢,我們在進行多媒體教學的時候,學生也能注意力更加集中,這對于他們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也是有益的。例如,在數學的入門教學中,讓小學生認識數字的概念,數字是嫁接數學世界和現實生活的橋梁。因此,認識數字是最為基礎的。可是數字的概念比較抽象,老師就需要舉出大量的實例將數字和事物聯系起來,從而讓小學生逐漸掌握數學的基本思維方式。理解任何事物都可以用一定的數字來描述或概況,這就是數學的神奇之處。多媒體課件之中,我們可以用圖片呈現出5朵白云、6棵大樹、3只小雞,等等,這是非常直觀的。也可以用動畫的形式向學生們展示原本有幾只小雞,又過來了幾只小雞,讓小學生逐漸建立起數學中基本的加減運算的思維能力。所以,多媒體課件在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方面可以發揮的空間是非常大的,數學教師要熟練運用多媒體課件,遇到問題就可以指導該用哪一個功能呈現出來,如果對軟件不太熟悉,就可能建立不起相應的概念,也很難將多媒體課件的功能發揮到極致。
二、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交互性功能,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數學世界
多媒體的優點伴隨著其近年來飛速的發展在不斷的增加著,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主要圍繞小學數學的教學目標來發揮其各項功能。小學數學教學要求直觀生動,要求高效而簡潔的方式將數學世界表現出來。所以,多媒體課件制作中就要圍繞這些目標將教師腦子中的構想用PPT制作出來,如果說原來在老師腦子里是一個構思的話,那么將其呈現在PPT之中,就變成了概念性的作品。教師對數學的理解與學生不同,所以教師在頭腦中需要對這些數學情境加以轉換,試著轉換角度用學生的思維去理解問題,繼而呈現問題。例如,教學“圓的周長”時,“圍成圓的曲線的長叫做圓的周長”和“周長與直徑的關系”是本節課的重要內容。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教師用一根線繞圓一周剪去多余的部分,再拉直量出它的長度,得到圓的周長,這樣既不利于過程的演示,又不利于學生觀察。而利用多媒體課件卻能把這個過程演示得非常清楚,首先屏幕上出現顏色鮮艷且直徑不同的三個圓,然后圓周上閃動一個色彩鮮明的點作為起點,之后這三個圓開始同時一起滾動一周,得到三個不同長度的圓周長,這樣學生對圓的周長定義就有了一個非常深刻的印象。他們很容易就概括出圓周長的定義。因此,之所以能做到這些,還是需要實現教師在腦子中有一個預演,有了預演再考慮是否可以用PPT技術呈現出來,需要突破的技術阻礙有哪些,教師需要在哪些方面加以突破,等等,這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須的環節。
三、保持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標,用多媒體課件組織數學教學
皮亞杰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教育實踐證明,學生對學習本身,對學習科目有興趣,就可以激發他的積極性,推動他在學習中取得好成績。要讓學生有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師就要把教學過程組織得生動、有趣,激起學生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而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正可滿足這一需要。多媒體具有聲、光、形綜合表現力強,通過圖像的翻滾、閃爍、重復、定格色彩變化及聲響效果等給學生以新異的刺激感受,運用它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更容易被直觀生動的事物所吸引,小動畫比圖片更容易被視覺捕捉,被學生的知覺所統合。因此,從激發學生興趣,引起關注的角度來看,動態的多媒體課件可實現的功能是傳統教學無法比擬的。學生更加專注,他們就能夠用更少的時間去吸收更多的知識,同時他們的潛能也能被更多地激發,促進他們整體學習效果的提升,增強自信,為今后的學習也會打下扎實的心理基礎。所以,多媒體課件這種新型的教學手段要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結合起來,互相取長補短,共同實現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高效化、趣味化和實用化。
總之,通過新型的技術運用,將數學世界更加立體生動的呈現出來。作為教師要加強多媒體技術的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水平,從而達到對多媒體軟件自如運用的程度。
參考文獻:
[1]李建祥.多媒體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4,(02):270-27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