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新玉
摘 要:中職數學教學過程中的一個普遍現象是教師教的辛苦,學生學的累且效果甚微。針對這一現象,作為中職數學教師的文章作者有了進一步的思考。文章從五個方面來總結文章作者對于數學課堂教學的實踐經驗和看法。
關鍵詞:中職;數學課堂教學;教學方法
一、教師要不斷提升教學能力以及人格魅力,營造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教師的教學態度必須嚴謹、認真、踏實,切忌松懈、馬虎,這是教學取得成功的先決條件。備課是實現中職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效果的前提,是教師在授課前進行一系列準備工作的中心環節,也是上好一節課的前提。一位教師如果有豐富的知識、風趣的語言以及高尚的人格,學生會覺得他很容易親近、有魅力,也非常愿意主動和教師交流溝通甚至更喜歡上該教師的課。
二、熟悉中職數學課程標準和教材,力求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效果
2015年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印發的《上海市中等職業學校數學課程標準(修訂稿)》具有以下四個特點:一是基于學生核心素養構建課程標準;二是整合內容標準、表現標準和實踐標準,研制學科能力結構;三是強化課程內容的基礎性、應用性與發展性,建立分層結構;四是重視學習過程體驗,改革課堂教學方式。該課程標準對中職數學教學的課程目標、學習內容與要求、實施建議給出了詳細解讀。教材是教學的主要依據,教師要了解教材的全部內容,分清楚各章節的重難點,要明確做到教學內容與課程標準以及學生專業相吻合,上課內容可以適當調整。
為了讓學生自主參與教學,教師要根據每節課的教學內容,設計有趣的發生在學生身邊的情景,這樣就可以把生活化的問題帶到數學課堂中來,學生不會陌生,也可以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和注意力,自主提出相關問題,從而掌握更多的相關知識。
三、加強信息化手段的輔助作用
《上海市中等職業學校數學課程標準(修訂稿)》中明確指出中職數學課程要加大與現代信息技術的有機整合,強化工具的使用,大力拓展數學學習的渠道,促進課程內容的優化。要通過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改善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改進教學過程和學習方式,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隨著信息技術的興起和發展,多媒體不再是僅有的技術手段,如今很大一部分中職數學教師已經把信息化技術的手段引入到課堂上,也得到了學生的積極配合。例如,在“正弦函數的圖像和性質”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GeoGebra軟件通過描點法制作正弦函數的圖像,然而展示給學生,這樣學生就可以直觀地觀察正弦函數圖像以及理解其性質。
四、課堂教學要為專業學科服務
中職生要把自己學習到的知識理論和實踐進行統一。中職數學課堂應構建以學生專業為需求導向的教學,數學課程需要和學生的專業進行整合,學會知識與技能是中職生學習的主要目的。教師在備課過程中需要多多了解學生的專業,把數學與學生專業相結合,備好關于學生專業相關的實例和習題,為專業學科服務。講解例題要突出重點,并注重學生的主體性。當堂講授,當堂收獲,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讓數學課堂動起來。因此,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實踐和理論的適當引導,讓學生在學習中更加了解自己的專業,學到的知識都能在自己的專業上得以應用。
五、課堂中滲透數學文化
《上海市中等職業學校數學課程標準(修訂稿)》中明確指出數學文化是中職數學核心素養的一部分,數學文化表現為數學對社會文明貢獻的認可、對數學美感的贊賞,認識到數學與未來生活的聯系以及數學思想方法在數學內部和外部中的作用等。中職數學課程要展現知識形成和發展的過程,為學生提供感受數學文化和體驗學習過程的機會,使學生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新知、培養能力、發展情感。中職數學課程應適當反映數學的產生、發展和應用,數學學科與社會發展之間的相互作用等以此體現數學的文化價值,并根據需要提出數學文化的學習要求,使學生接受數學文化的熏陶,領悟數學的美學價值。
參考文獻:
[1]張衛慧.讓數學課堂教學更有意義[J].上海中學數學,2016(6):37-39.
[2]梁 萌.提高中職數學教學課堂效果的幾點思考[J].河南科技,2013(6):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