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章勇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越來越重視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戲曲作為中國重要的表演藝術(shù)也得到了社會的關(guān)注。戲曲通過塑造人物形象,表現(xiàn)人物的特點和角色之間的情感來讓觀眾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這就要求戲曲表演人員不僅要有扎實的戲曲基本功底,還要有一定的文學(xué)素養(yǎng),最重要的是要具備一定的戲曲表演技巧。
【關(guān)鍵詞】戲曲;表演;技巧
中圖分類號:J812??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34-0034-01
戲曲表演人員掌握戲曲表演的技巧對于發(fā)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一的戲曲是具有重要意義的。戲曲的基本表演技巧分為唱,念,做,打這四種。戲曲表演人員要靈活的運用這四項基本技巧,生動形象的塑造人物形象,展現(xiàn)人物角色之間的情節(jié),才能將戲曲更好地傳承與發(fā)揚下去。
一、掌握戲曲表演的基礎(chǔ)技巧唱念
戲曲表演的四大基本技巧為唱,念,做,打。戲曲表演人員在進行戲曲表演時,首先應(yīng)注重自己的唱腔與念詞的基本功底。在戲曲表演中,唱腔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在許多戲曲曲目中唱腔大多都洪亮高昂,如果戲曲表演人員沒有足夠的唱腔基本功底是無法在戲曲演出中完成穩(wěn)健的高音部分的演唱的。對高音的演唱是唱腔基本技巧的重中之重,不僅需要戲曲表演人員調(diào)整自身的呼吸,讓自己在演唱過程中氣息平穩(wěn),還要保證高音部分的音調(diào)準確,富含感情,這樣才不會讓觀眾感覺生硬與死板。在戲曲表演中同樣不可忽視的是念詞的基本功底。因為在一出戲曲中演員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運用“念”這個基本功來進行表演。念是具有音樂性的念白,可以更好地表現(xiàn)人物的特點,抒發(fā)人物的思想感情,可以更好地刻畫角色的人物形象與人物的感情。這就要求戲曲表演人員在念白時掌握扎實的基本功底,靈活的運用技巧,讓念白富有韻律有節(jié)奏感。
唱腔與念白是戲曲表演中不可缺少的兩種重要戲曲表演技巧,戲曲表演人員如何靈活地運用這兩個基本表演技巧,決定著一出戲曲是否能更好地刻畫人物形象,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例如唱腔在演唱高音部分時,戲曲表演人員應(yīng)用腰腹發(fā)力,讓氣息從胸腔通過,將聲音用氣息頂上去,而不是用嗓子去喊上去,同時,戲曲表演人員還應(yīng)注意。在演唱時不能用嘴進行呼吸,而要撐大演員的鼻孔,用鼻孔來進行呼吸。這樣唱腔會讓觀眾聽起來舒服,平穩(wěn)而富有感情。
二、掌握戲曲表演的基礎(chǔ)技巧做打
在戲曲表演技巧四大基本技巧中,“做”,“打”是利用戲曲表演人員的肢體動作來表現(xiàn)的戲曲表演形式。做是指戲曲表演人員在演繹不同戲曲人物時做出特定的,指定的舞蹈動作,“做”這一基礎(chǔ)表演技巧有著許多的規(guī)定。戲曲分生,旦,凈,末,丑這五個類型的戲曲人物,戲曲表演人員在分別扮演這五種不同類型的人物角色時有規(guī)定的形體動作與舞蹈動作。戲曲與其他表演形式最大的不同就是戲曲的表演是有規(guī)定的,不變的?!按颉笔侵笐蚯硌萑藛T在進行戲曲表演時,翻筋斗摔倒等一些武打動作?!按颉边@一基本戲曲技巧分為兩種。第一種是戲曲演員持兵器進行獨舞和舞臺表演,即戲曲演員手持兵器進行舞槍耍刀等難度較高的技巧性武打動作。第二種則是戲曲演員在地面上進行翻滾,翻筋斗,跌倒等技術(shù)性較強的藝術(shù)表演,多為雙人對打。
“做”與“打”是利用戲曲表演人員的肢體動作來表現(xiàn)人物形象,刻畫人物特征。例如在《武松打虎》這一出戲曲表演中,武松手持長棍在舞臺中間進行獨舞表演,將手中的長棍舞得活靈活現(xiàn),不僅具有觀賞性,也有一定的武術(shù)技巧在其中。讓觀眾感受到武松的英勇勇敢,武藝高強,精準地刻畫了武松的人物形象。
三、掌握戲曲人物的角色特點形象
戲曲表演人員在進行戲曲表演的過程中,要注重把握戲曲人物的角色特點,人物形象和人物的思想感情。戲曲表演人員在把握了唱,念,做,打這四項基本技巧時也要注重把握戲曲人物的角色特點。只有這樣,戲曲表演人員才能利用這四項基本技巧,將人物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惟妙惟肖。注重人物角色的特點,從而利用四項基本技巧將人物角色進行更加精準的塑造,也需要一定的技巧性。這就要求戲曲表演人員要注重細節(jié),從細節(jié)中來凸顯人物形象以及人物的情感。
例如在戲曲《武松打虎》中,武松的扮演者在向山走去時,步伐為大跨步,從這一細節(jié)可以體現(xiàn)出武松英勇無畏的人物特點。并且在這部戲曲武松與老虎打斗的場景中,武松始終緊握雙拳,步步緊逼,與老虎周旋,而老虎則上躥下跳,前撲后滾。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了武松英勇無畏,力大無比的人物特點。與老虎陰險狡詐,身形靈活的角色形象。戲曲表演人員充分利用唱,念,做,打這四項基本表演技巧,深刻地把握了人物形象,將武松打虎塑造的惟妙惟肖,活靈活現(xiàn)。
總而言之,為了更好地繼承和弘揚中國文化。戲曲這一中國古老表演藝術(shù)發(fā)展于世界。就要求戲曲表演人員不僅要掌握扎實的基本功和藝術(shù)修養(yǎng),還要在此基礎(chǔ)上感悟戲曲,把握戲曲表演的四項基本表演技巧,掌握人物角色的特點與形象,體會人物角色的思想感情。從而可以讓戲曲表演人員在戲曲表演中能夠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向觀眾展示角色人物之間的情感聯(lián)系。戲曲表演人員只有不停感悟戲曲表演技巧,不斷地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戲曲表演技巧,才可以讓戲曲走出中國,面向世界。
參考文獻:
[1]趙艷梅.戲曲人物表演藝術(shù)漫談[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6,(9):29.
[2]李玉昆.簡論戲曲表演技法中"五法"的特征與運用[J].戲曲研究,2013,(2):25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