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東
【摘 要】作為我國民族樂器撥弦樂器中重要的一種,三弦攜帶方便、音色柔美古樸、民族特色鮮明,故功能相當完備,應用范圍十分廣泛。其中的大三弦(又稱“大鼓三弦”、“京三弦”)盛行于北方,多為大鼓等曲藝伴奏;小三弦(又稱“曲弦”、“南三弦”、“南弦子”)盛行于江南,多為京劇、昆曲等戲曲伴奏,并為彈詞等曲藝伴奏,還常參加江南絲竹、廣東音樂、福建南音等民族器樂曲合奏。所以,三弦演奏員就應當具有較深與較廣的戲曲、曲藝、民樂的藝術修養。
【關鍵詞】戲曲;三弦;演奏
中圖分類號:J632.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34-0051-01
三弦分為大小三弦兩種,同時流行,特別在伴奏說唱音樂方面,形成南北不同的風格。小三弦一名曲弦,音色清亮,用于昆曲、彈詞等戲曲和說唱音樂的伴奏,以及十番鼓、十番鑼鼓等器樂合奏。大三弦,又名書弦,音色寬宏低沉,一般用于北方大鼓書、牌子曲等音樂的伴奏。
一、戲曲藝術修養
我國的地方戲曲,是中華民族文藝百花園中一株絢麗的花朵,是傳統文化和民族藝術的瑰寶。地方戲曲劇種很多,而又各有不同的風格和特點;而其風格特色的體現,主要是在戲曲音樂上。要很好地為戲曲伴奏,三弦演奏員就必須具備深廣的戲曲藝術修養。這又包括以下內容:
(一)戲曲文學修養。戲曲文學就是劇本,乃一劇之本,即音樂、導演、表演、舞美等各藝術要素的基礎。中國戲曲文學為中國戲曲藝術美學的寫意性、意境、詩化等重要審美特征,都提供了文本基礎。因此,要很好地為戲曲伴奏,就必須從基礎做起,加強戲曲文學修養。中國戲曲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集中體現,作為長期封建社會與農業社會的產物,它當然也深受儒家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的影響,深刻地反映出中國傳統藝術精神與美學追求,諸如“天人合一”、“傳神寫意”、“氣韻生動”、“心悟意會”、“藝如其人”、“線性之美”、“中和之美”以及剛柔、虛實、動靜、形神、文質、情理、情景、意象、意境等對立統一的關系。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掌握領悟中國戲曲的綜合性、虛擬性、夸張性、程式性等審美特征。總之要努力使自己成為“戲曲通”。
(二)戲曲表演修養。三弦演奏員雖然只為演員演唱與表演伴奏,本人并不直接登臺表演,但是要很好地能動地為演員表演服務,就必須具備必要的表演藝術修養,不僅對所伴奏的劇目、唱詞、曲譜嫻熟于心,而且要了解并熟悉把握各戲曲劇種、各藝術流派的表演風格與藝術特色,才能準確地為演員表演增光添彩。中國戲曲是“以歌舞演故事”和以表演為中心的“角兒的藝術”,其表演體系以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先生的“梅式體系”為代表,并與斯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布氏(布萊希特)體系并稱“世界三大演劇體系”。而其“歌舞化”則要求樂隊伴奏與演員舞蹈化表演節奏一致、韻律統一,形成音畫同步、視聽一體的水乳交融、相映生輝的最佳境界。
(三)戲曲音樂修養。三弦是許多戲曲劇種的主要樂器甚至是主奏樂器(如昆曲的掌綱樂器、京劇“三大件”——京胡、月琴、三弦),所以其演奏者必須掌握各劇目的音樂體制(板式變化體、曲牌聯綴體、聯合體)及其風格特色,并通過自己的伴奏體現這些特色。
二、曲藝藝術修養
要很好地為曲藝伴奏,三弦演奏員也必須具備深廣的曲藝藝術修養。中國曲藝曲種十分豐富,有數百種之多,其中“唱”類曲種大部分有樂隊伴奏,而三弦在其中常常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例如各種大鼓(京韻大鼓、東北大鼓、京東大鼓、西河大鼓等)都以三弦為主奏樂器甚至是唯一樂器;又如北京時調小曲、評彈等,也以三弦為主奏樂器,有的甚至是演員自彈自唱。至于三弦平調、三弦調、三弦書等,更因以三弦為主奏樂器而直接命名。因此三弦演奏員就必須精通各種曲藝文學劇本的思想內容、故事情節、人物形象、藝術風格等等,成為一名復合型的“曲藝通”。對于曲藝演員敘事兼代言的“化出(演員本人)化入(人物)”式的表演,要準確把握。唯其如此,才能與演員配合默契,珠聯璧合。對各曲藝曲種的音樂體制、風格特點,也要了然于心、表現于手,做到心手一致,妙手傳心。
三、民樂的藝術修養
三弦是我國民族器樂江南絲竹、廣東音樂,福建南音等重要樂器之一。因此三弦演奏員也要對各種民族器樂曲具備必須的藝術修養,尤其是對演奏的器樂曲作品,如江南絲竹樂曲《春江花月夜》,廣東音樂樂曲《平湖秋月》,福建南音樂曲《一紙》、《為君》等的音樂主題、樂思、風格等等,都要有分析、理解,把握、體現的能力。在相當一部分地方風格突出的作品中,要求特殊音樂風格的作品中也常常運用,要熟練掌握三弦的演奏技巧,尤其要強化情感意識,真正做到“以情帶聲,聲情并茂”,用心靈演奏,以琴弦撥動觀眾的心弦,因此,三弦這種個性極強的樂器,在合奏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弦是我國傳統民族樂器之一,從它的起源、傳承至今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可以說是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盛行不衰、膾炙人口。它的表現力和獨特的優雅音色長期以來為音樂愛好者所津津樂道。在音樂體系中確實是豐富多彩、作用廣泛。 三弦分為南北兩個流派,有著各自的演奏特點和演奏風格。北方流派的三弦多用于較低音厚實的,即是大、中三弦;而南方流派的三弦主要是用于大、中、小三弦。它們在各個風格調色不同樂曲中適應變化而變化的。
總之,三弦在樂隊中具有協調快、慢、活躍、剛柔的作用,顆粒性較為明顯,有古樸、幽雅的特點以及動聽、悅耳的音色,是一件不可替代的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