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萌
【摘 要】插畫是實用性極強的藝術類型,包含多種表現形式,運用不同的造型語言來傳達相應的藝術與思想內涵。抽象造型語言作為一種重要傳達符號,通過富有美感的線條、色彩、形狀、構圖等形成藝術創作,滿足當代審美需求,從特定的角度激發想象,在當代插畫創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當代插畫創作中,根據插畫美感的創作特點,應用抽象造型語言,合理運用造型基本要素,通過對形狀、明度、色相、肌理等的藝術建構,在形態塑造,色彩塑造、內涵塑造等方面賦予作品深刻的審美體驗。在應用抽象造型語言進行插畫創作時,還要注重我國本土傳統民族元素符號的融入,形成帶有中國印記的當代插畫藝術。
【關鍵詞】抽象;造型語言;當代插畫;應用
中圖分類號:J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33-0109-02
插畫俗稱插圖,是一門實用性極強的藝術類型,包含多種表現形式,如書籍配圖、海報、賀卡等等。當代插畫作為一種獨特的視覺語言形象,以其簡潔、多樣、裝飾強的審美特征廣泛滲透于現代生活的各個領域,從不同的層面和角度詮釋當代人的生活情感,如近年來風靡全球的“秘密花園”就是插畫的一種類型。而不同形式的插畫藝術則是運用不同的造型語言來傳達相應的藝術與思想內涵,抽象造型語言作為一種重要傳達符號在當代插畫創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值得我們在插畫創作中深入研究。
一、當代插畫的特點與造型語言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當代插畫已經超越了傳統插畫的涉及范圍,呈現出有別于以往時代插畫的新特點,在造型語言及其表現形式上也更加豐富。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迎來了數字化與新媒體時代,在當代,插畫藝術已突破傳統繪畫手段,不僅僅是靜態化平面圖形形式,與各種信息化技術手段相適應、與多種媒體相結合的新型插畫藝術極大地豐富了傳統插畫類型,其創作觀念、美學趣味、服務功能等都具有進一步拓展,并體現出獨立的視覺傳達功能。靈活多變、互動性強、充滿想象力的獨特造型語言成為當代插畫創作的重要視覺語言要素,以不同造型語言塑造出的圖形形象作為當代插畫的承載要素在視覺領域中滿足當代人的不同情感需求,這已經成為當代插畫區別于以往歷史時期插畫藝術的最突出特點。
造型語言形式是創造物體形象的過程與手法,使表達主題呈現出具有一定空間與形態,擁有美感,具有其獨特視覺特征的形象。當代插畫多變的個性化風格語言,簡潔直觀的傳遞內涵深刻的主題,呈現出獨特的形態與色彩之美。當代插畫形態語言大膽夸張,造型變換豐富,根據創作需要,既有具象造型語言所塑造的物象化形態,又有抽象造型語言組織而成的裝飾、隱喻性圖案,有效傳播著視覺信息,適應、反映并促進當代社會思想的潛在變化。在造型語言形式的表達手法上,除了傳統的繪畫手法,還有攝影表現手法、數碼表現手法、混合技術表現手法等等,正在以各種面貌完成插畫藝術的信息傳達、視覺展示、突出時代特征的重要使命。
二、抽象造型語言的審美特征
心理學角度來說,抽象是一種思維過程,是在分析、綜合、比較的基礎上抽取同類事物的本質屬性而形成概念的過程。抽象造型語言,則是指由不具有具體象形指向的點、線、面要素構成的抽象圖形、色塊、肌理等視覺符號,它是凝練自然形態產生的,來源于現實生活卻又高于生活的藝術形態,它將現實物象作為塑形基礎,抽取所需特征并采用一定的手法進行相應的藝術加工,使之成為藝術創作的基本形態元素,并有效組合和整合形成新的視覺語言。
抽象藝術是與具象藝術相對的藝術模式,其特定的思維方式和造型觀念具有相當悠久的應用歷史,在原始美術的洞窟壁畫、摩崖石刻、石器時代陶器上刻畫的幾何紋樣上都有所體現,體現著原始先民對于世界與審美的基本的認識。中國傳統美學中也多余關于抽象造型語言應用的分析,如道家經典中的“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就辯證的揭示了抽象要素對事物本身的概括性與中國傳統審美中的抽象境界。“大象無形”并不是說真的不具備形態了,而是不再執著于個體性的具象形態,要從中抽離出共同的本質特征,以主觀理念對事物的本真進行鍛造。
在當代,抽象造型語言已經滲透至造型藝術的各個領域,通過富有美感的線條、色彩、形狀、構圖等形成藝術創作,滿足當代審美需求,從特定的角度激發想象。抽象造型語言打破了人們的傳統審美習慣,在審美過程中需要放棄尋找真實形象的視覺經驗,努力追求藝術的本質精神。雖然抽象造型語言并不直接塑造具象形態,但在審美上呈現出自由的卻有著強烈張力的自發表現力,與現實達成內在的和諧統一。通過這種造型手法來抽象化呈現并超越現實世界,強化創作者的主體性,增強創作者與欣賞者在審美上的精神契合與溝通。抽象造型語言的獨特審美趣味賦予了插畫創作更為豐富和創造性的表現力,在正確表達主題的同時帶來具有新奇感的審美體驗,并形成富有想象空間的風格鮮明的作品。
三、抽象造型語言在當代插畫中的應用
(一)形態塑造。形態是插畫作品的最基本構成因素。應用抽象造型語言進行插畫創作的形態塑造就是將客觀物象提純并內化處理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形態構成要素的組織形式靈活多樣,可以是偶然性、情感性的抽象語言符號的疊加,也可以是充滿理性的特定形狀的有機組織,從而產生抽象語言所帶來的獨有形式美趣味,構成插畫作品所需的象征、隱喻等意味。
(二)色彩塑造。色彩作為插畫創作中的“表情性”要素,給予作品豐富的感情展示。康定斯基指出人的兩種色彩體驗,一是物理印象,二是色彩的心理效應。應用抽象造型語言進行插畫創作的色彩塑造更強調后者,在進行創作時更注重色彩感知的內在驅動,而不依賴于客觀色彩局限,使得色彩發揮出更大的自由度和靈活度。需要指出的是應用抽象造型語言的色彩表達依然要與形狀相互依存,不能脫離形而獨立存在,因此需要將推敲形與色之間的關系,賦予作品合理的秩序感,形成體現純粹藝術本質的視覺構成。
(三)內涵塑造。當代插畫具有極大包容性,其創作往往是多種造型語言相互滲透的結果,但抽象造型語言在作品的內涵塑造上占據重要地位。康定斯基指出:“成功的作品會促成藝術家和觀眾的情感契合,繪畫和歌曲一樣都是情感的溝通,喚起聽眾的情感共鳴。”抽象造型語言正是通過其純粹直觀的形象組織方式,通過精神性的藝術語言喚起欣賞者某種心理狀態,從而實現深刻的審美體驗,展開對作品的進一步藝術想象與思考。
抽象造型語言之所以在當代插畫發展中的應用日趨深入,一方面是這種造型語言自身的辨識性強,視覺感受新穎;另一方面,抽象造型雖然與生活中的自然形態認知相距甚遠但內涵深刻,形成一種遠離日常但又接近內心的藝術形象。
四、結語
綜上所述,目前插畫藝術的發展廣闊而成熟,表現形式自由多樣,以當代社會特有的藝術語言展示豐富的文化內涵,抽象造型語言正以其富有時代特色的審美特征塑造出獨具魅力當代插畫作品。值得提出的是,我們在應用抽象造型語言進行插畫創作時,還要注重我國本土傳統民族元素符號的融入,將中國傳統文化、民族藝術、美學思想、審美情趣等深層次內容融入其中,形成帶有中國印記的當代插畫藝術。
參考文獻:
[1](俄)瓦·康定斯基.論藝術的精神[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
[2]李曉.商業插畫[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王令中.視覺藝術心理[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5.
[4]王朝剛.抽象藝術語言[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5](美)魯道夫·阿恩海姆.《藝術與視知覺》[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
[6]陳瑰麗.談中國傳統繪畫形式與現代插畫藝術的接合點[J].裝飾,2010(02).
[7]付黎明.設計美學規律研究[J].北京:中國美術出版社,2006.
[8]梁勝,謝曼,潘世龍,許騰,馬昉.中國傳統視覺元素在現代插畫設計中的研究與運用[J].現代裝飾(理論),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