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青春
為了能夠讓每個學生主動發展、充分發展和全面發展,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紅旗鎮中心校提出了“和樂教育”培養模式。和樂教育就是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目的,它是教師以愛生的情感,從學生現有的認知特點、認知發展水平與需求出發,創造性的開展教育教學活動,使學校各種教育教學活動與學生身心發展所產生出的綜合性教育作用,與不同年齡階段學生身心發展的基本規律相適應,進而使“教”與“學”產生和諧共振效應,促使學生個體的發展達到其自身最佳程度或最佳狀態,促進學生獲得主動發展、充分發展和全面發展的教育。
和樂教育的含義和理念
和樂教育的含義:和,有融合、和諧、平和之意;樂是快樂健康發展。和是環境、是氛圍、是條件;樂是追求、是目的,是過程。和樂教育的育人目標是:和諧快樂,彰顯特長。和樂教育的理念:讓每一名師生在和諧的環境中快樂地健康成長。其主要包括兩層意義:一是和諧統一,共生共樂;二是和而不同,各得其樂。
和樂教育的理論和現實背景
小學生身心素質均處于成長的關鍵時期,教育上的任何偏差和不均衡都會對學生的成長造成較大的影響,這就需要教師用和樂的思維認識教育,用和樂的態度對待學生,用和樂的方式教育學生,使崇尚和樂、促進協調發展成為師生的共同追求。首先,教育要適應青少年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其次,在教學過程中要掌握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的關系,掌握知識和發展智力的關系等規律、原理,因為這都是“和樂教育”的教育學理論基礎。
“和樂教育”模式的根本目標就是以人為本,充分發揮學校的教育功能,學校與家庭和社區積極互動、密切配合,共同構建和諧社會教育體系,促進學生和諧成長,協調發展。微觀教育系統應建立起“良性循環”,重要的是要處理好知識、能力、人格、情感、環境的關系,必須建立“教學做合一”“真善美統一”“德才識統一”機制,以達到教學中概念、問題、方法的統一,教育中德智體美勞的統一。
和樂教育的主要特征
突出主動性在教育教學中把學生作為認知的主體,通過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激發學生的主動精神,注重塑造學生的獨立人格和精神風貌,引導學生自覺、自主地創造與社會發展相和諧的人生。
強調樂趣性建立和樂教育體系,就要狠抓學生學習樂趣的培養?!爸卟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讓學生在良好的情緒中通過豐富新穎的教學內容不斷獲取新知識,得到精神上的滿足。
重視差異性在教育教學中,教師要承認學生由于先天稟賦、后天教育環境不同而形成的差異,通過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充分認識和發掘每一個學生的潛能,使每個學生的素質和個性都在自身原有的基礎上和自身天賦允許的范圍內得到充分發展。滲透情感性要讓“教”與“學”產生和諧共振效應,促使學生個體的發展達到其自身最佳程度或最佳狀態,情感的交融就是教育的基礎和契機。
關注協調性和樂教育的過程具體體現為七個和諧:師生關系的和諧;教與學的和諧;各科教學之間的和諧;課內與課外的和諧;教育目標、內容與方法的和諧;教育與教學的和諧;學校、家庭與社會的和諧。
“和樂教育”以營造教育的和樂為出發點,通過和樂的教育,達到促使受教育者全面和樂發展的目的。這是和樂教育模式的本質所在。因此,和樂教育應該是主動教育、樂趣教育、差異教育、情感教育、協調教育、創新教育的有機統一體。
和樂教育的目標與任務
和樂教育的目標“和樂教育”追求的最終目標是人和諧、健康、快樂地成長?!昂蜆方逃钡膶嵤┮庍_到“三個一”,即教師隊伍和樂向上一股力,搭建“相互包容、互為引領、快樂合作、共同成長”的平臺,以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幫助、共同促進為主要特征,統一于工作實踐;教師學生和樂互愛一家親,建立“民主平等,尊師愛生,情感交融,協力合作”的新型師生關系,以平等、互動、激勵、合作為主要特征,統一于師生的共同發展;家庭、學校、社區和樂參與一體化,成為“目標一致、內容銜接、功能互補、配合密切”的良好教育場,以相互溝通、相互合作、共同參與、資源共享為主要特征,統一于學生的教育需要。
和樂教育的任務“和樂教育”整體教學改革的主要構成是“和樂教育”管理模式、“和樂教育”德育模式(和樂少年、和樂班級等)、“和樂教育”教學模式(和樂課堂、和樂教研等)、“和樂教育”幼教模式(和樂晨操、和樂共育等)。通過這四種模式的打造構建一個和諧的育人體系,讓學生得以健康、快樂地成長,讓教師得到充足全面的發展。
“和樂教育”辦學模式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學校必須按照繼承發展、整合提煉、規范實踐的原則,通過幾年或者更長的時間,創建和發展,并最終實現“和樂教育”的全面實施。
(作者單位: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紅旗鎮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