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愛萍
教育的進步與發展,要求師生從以知識為主的應試教育中走出來,在課堂中增加情感教育。讓學生接受真正的、良好的教育。良好的教育離不開人性、和諧與至美,良好的教育呼喚構建促進學生和諧發展的和美課堂。和美課堂是和諧民主、生成智慧、師生共同成長的課堂,和諧、幸福是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
一、和美課堂的內涵
1.概念界定
“和美”取和諧、尚美之意,和美課堂中的“和美”強調以和為美、以和至美。和美課堂指教師從審美、情感入手,對學校各種教育資源進行協調整合,創設和諧、舒適、愉悅的課堂環境,構建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設置能夠激起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活動,在課堂上實現師生充分民主、和諧,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優化學生的課堂審美體驗。
2.內在特質
(1)和諧。和美課堂首先要保障課堂和諧,即課堂氛圍、教學目標、師生互動、教學過程的和諧。和諧課堂是通過協調、整合各項教學資源創造和諧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將課堂打造成學生知識享受的園地。
(2)智慧。教師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調動的因素促進學生智慧的生成。這就要求教師要從學生的個性和個體差異出發,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要注意課堂中的學生表現,能夠統籌課堂;要能夠應對課堂的各種突發事件,對一些可能發生的問題事先做好預設;要勇于創新、反思;要提升自己的課堂藝術,使學生在課堂上有積極的參與性,師生實現良性互動。
(3)高效。高效同樣是和美課堂所追求的。在課堂上教師要注意將思維的高度、密度和深度貫穿在課堂活動中,擦出師生思維的火花;要注意學生的課業承受能力,盡可能地給學生減壓,減少課后作業與課前預習;要注意當堂的測驗是全部達標還是部分達標,課堂問題是否能夠及時解決。
(4)發展。多元發展是“和美課堂”的又一大特性,旨在促進師生的全面發展。課堂中處處彰顯生命活力、匯聚新知、思維碰撞,這些都是為師生可持續發展服務的。
二、和美課堂的價值
和美課堂幫助師生從片面注重知識與理性的應試教育中走出來,更加注重情感等對人發展的重要作用,強調學生的個性自由及和諧發展。這種課堂模式是對知識教育和經驗教育的突破,同時是教育的價值回歸。美與價值是相輔相成的,一定程度上審美活動就是一種價值活動,和美課堂是美的課堂、美的享受。
1.生成學生智慧,提升道德修養
(1)提高學生記憶力、創造力。和美課堂將抽象的知識內化為簡單的知識點,并且運用美的教學形式(音頻、詩歌朗誦等)使教師的授課更加形象和直觀,學生很容易感知和接受,加深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同時,課堂中教師充滿激情的教學是教師情感的自然流露,有利于充分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知識。此外,和美教學的課程設計使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印象深刻,加深記憶,影響學生的審美思維和創造力的發揮。
(2)陶冶道德情操,頌揚真、善、美。在美的學習中,學生可以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弘揚真、善、美。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經過幾千年的積淀,始終傳承和發揚“美”,和美課堂幫助學生學習這些“美”,在生活和學習中樹立誠信、孝道、謙遜、正直的良好作風。學生在學習中,還養成了自律、揚善的良好習慣,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識。
(3)提升審美趣味。在和美課堂中,教師會有選擇性地將一些健康向上、高尚趣味的學習資源呈現在學生面前,潛移默化中提升了學生的審美能力。此外,教師的審美趣味、愛好、氣質、性格等也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對學生產生著影響。
(4)塑造健康人格,優化學生個性。人格的培養在教育中至關重要,美是人格完整的保障和維持基礎。現在的學生受課業壓力、父母期望、同學競爭等影響,幼小的心靈被各種外在因素摧殘。和美課堂關注學生的生命成長,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心理壓力,學生的獨立性、好奇心、求知欲得到了培養,優化了學生的個性。
(5)學會自我欣賞,提高生命質量觀。提升生命質量是教育的目標,即道德、智慧和情感的提高。和美課堂強調生命性,為學生提供了自我發現、自我欣賞的機會,使學生在享受中學習和進步。
2.教師寓教于樂,感受職業價值
(1)寓教于樂,提升教學效果。和美教育要求教師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促進學生智慧生成,對教師的專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通過寓教于樂,極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師生良好的互動有效地提升了課堂效果,學生的學習效率顯著提高。
(2)在教學美感中體驗職業幸福。教師生命因教學而精彩,教學美感是教師職業體驗的升華。教師在教學享受中進行價值創造,以學生的成長成才為快樂,享受學生成長是教師教學活動的起點。在構建和美課堂的過程中,教師的價值得到了體現,既豐富了知識儲備,又提升了職業幸福感。
3.有助于學校塑造和美品牌教育
和美課堂的構建是一所學校在分析學校的辦學現狀和發展需要后確立的課堂模式,旨在提升育人質量,推動學校發展,打造和美教育特色品牌。在和美教育理念指引下,學校營造出和美的校園文化氛圍,積極推進和美課堂的建設。和美課堂為學校和美教育的發展注入了血液,是學校和美教育的重要內容。
4.促進社會精神文明建設
師生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美師生的培養為社會輸送了大量具有審美情趣的社會成員,將美的思想和行為擴散出去,促進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同時,和美課堂的建設也為教育的整體發展增添了新的生機。
三、打造和美課堂的策略
課堂是師生心靈溝通的場所,充滿活力與激情的課堂是教師的不懈追求。和美課堂以“和美”情感為主線,在教學中通過美化教學情境、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教學空間等來滋養師生的生命成長,使師生在有限的課堂實踐中實現無限的生命拓展與提升。
1.創設情境,為學生“探美”激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闭n堂枯燥、無味是很多學生不喜歡學習的重要原因,創設符合學生認知規律、輕松愉悅的課堂情境無疑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和美課堂中,教師要從所教學生年齡和教學內容出發,以真實自然、貼近生活、活潑多變、難度適當、照顧學生差異為原則,多使用創設性語言,營建良好的師生交流環境。在具體的課堂實施中,教師可用音樂進行環境渲染,借助插圖、卡片、簡筆畫、真實案例、肢體語言等來創設教學情境。和美課堂情境的創設,將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簡單化、動態化,充分激起學生的“探美”欲望,有效彌補了教學方法的不足,有助于教學效率的提升。
2.豐富課堂內容,幫助學生搭建“鑒美”園地
課堂乏味源于空洞的課堂內容,其中書本內容占據了課堂內容的絕大部分。為此,教師可有效挖掘和利用報刊、電視、網絡、地方民俗、博物館、學生家庭生活等課外資源來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利用其所營造的視覺和意境刺激學生的感官,促使學生迅速進入“鑒美”天地。
3.轉變授課方式,師生共同“品美”
首先,課堂上要減少教師過多的分析。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課改倡導的學習方式,新課改還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將課堂歸還學生,強調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傳統課堂以教師的分析為主,而和美課堂要求減少教師分析的時間,將時間合理分配給學生進行思考和感悟,師生共同享受課堂。
其次,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化手段進行輔助教學。21世紀是網絡的時代,教師可以適度運用多媒體工具進行網絡教學,減少板書的使用。教師可以將事先設計好的圖文并茂的教學資料上傳到網絡平臺上,師生只要找到關鍵詞進行點擊便可輕松查看。同時,教師還可以播放網絡上的視頻、音頻,使學生如同身臨其境,加深對課堂內容的認識和理解。網絡化輔助教學既可以節約時間,又圖文豐富、形式多變,使網絡化教學更有感染力,更容易集中學生注意力,對課堂的優化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實施發展性的師生評價方式。從教師層面講,學校要重新設計教師的課堂教學評價方式,不要以學生的最終學習成績來進行量化評比,要將重點放在學生對于教師課堂的思考、反思等質性指標,全面評價教師的課堂教學。從學生層面講,單一的分數評價會降低學生的能動性和創造性,使學生其他方面的潛能得不到挖掘,自信心不足。師生可以更好地實現課堂互動。
4.課堂延伸,挖掘學生“創美”潛能
和美課堂要求教師在幫助學生發掘美、欣賞美的同時,要積極幫助學生學會創造美。教師可以通過教學內容的拓展、延伸來調動學生的情感,從而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和美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鼓勵、啟發和誘導學生提出問題和設想,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要面向全體學生分層次調動學生的創造動機,要善于運用各種鼓勵性的語言和豐富的表情,對學生進行及時肯定和表揚,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要善于捕捉學生的新異性想法,或通過活動課來發展學生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和獨特性。如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進行文章續寫;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固定的形狀繪制不同的圖案等等。
5.營造和美空間,培養健全人格
和美課堂的打造離不開集教育、藝術、科學和人文特征于一體的和美課堂育人環境的營造。學??梢酝ㄟ^在班級設置“美美與共”“各美其美”的和美課堂宣言、設計和美相關課程等來培育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要適時向學生滲透悅納他人、關愛他人、承擔社會責任的思想,避免學生過分以自我為中心。
和美課堂是和諧民主、師生共同成長和智慧生成的課堂,學生在和諧的課堂環境中體驗美、挖掘美、品味美和創造美,從而促進學生自主、健康、愉悅、全面地成長與發展。在構建和美課堂的過程中,師生生命得到了滋養,共同奏響了和諧、尚美的課堂新樂章。
(作者單位:威海市文登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