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津池
丹麥是崇尚設計的國度,設計是丹麥的靈魂。存在即藝術,一切的設計只是為了更好地感知生活。實用、創新和美觀仍然是當今丹麥設計的典型特征。與尖端技術緊密結合以及合理生產的策略使丹麥設計在全球市場中處于領先地位。
挑戰傳統的丹麥設計
Normann Copenhagen是一個年輕的丹麥獨立設計品牌,于1999年由簡·安德森(Jan Andersen)和保羅·馬德森(Poul Madsen)共同成立于哥本哈根。他們希望透過高品質、帶些幽默感的設計來改善人們的生活,為設計產業帶來革新。2002年,從設計師西蒙·馬爾科夫(Simon Karkov)的諾姆六九系列吊燈開始(Norm 69),使Normann Copenhagen逐漸風靡歐洲大陸。諾姆六九系列吊燈更被譽為吊燈設計的經典。直到今天,這個系列仍是小網紅,不斷成為收藏話題。
“挑戰傳統思維,用偉大的創新設計,化平凡為不平凡。”Normann Copenhagen遵循著品牌的設計理念,由一家小店變為設計生產商,產品銷售至全球80多個國家,榮獲了80多個國際著名設計獎項。
Normann Copenhagen最看重的是設計,不斷與世界范圍內的自由設計師合作。這些設計師來自不同的專業背景,如玻璃、黏土、數字設計等,年齡跨度也從27歲到90歲不等。他們孜孜不倦地工作,講究高質量的設計,讓工藝邂逅工業。每天,Normann Copenhagen都能收到來自世界各地5~10個原創設計方案。“我們希望與有才華的設計師合作,創造出能夠讓人興奮且誠實的設計,經得起時間的檢驗。”
保羅·馬德森和簡·安德森靠直覺選擇他們喜歡的產品。對他們來說,設計就像是一場傾心之戀。他們喜歡有簡潔線條,但又特別的作品。“這種特別之處可以來自設計的任何方面:可能是產品獨特的功能,也許是材料使用全新的使用方式,或者就是特別的外形,甚至有時觸動我們的就是兩個部分的巧妙連接。”總的來說,產品設計風格要符合他們的直覺和審美,能打動他們的心。如今,Normann Copenhagen的產品類別已經覆蓋了現代家具、造型燈具、精美織物、家居小飾品等不同的系列,并一直嘗試不同的發展方向,探索新材料和新工藝的運用。
《碎片掛鉤(Chip)》
設計師西蒙·拉格德畢業于丹麥皇家藝術學院。他與Normann Copenhagens合作的5年多時間里,設計了近40款產品,多次榮獲國際獎項。碎片掛鉤以木質纖維和塑料的混合為設計靈感,看似非常規的材料,卻是最佳選材,非常適合懸掛絲綢睡衣和絲巾類的衣物,有效防止滑落。
《埃斯系列休閑椅(Ace lounge Chair)》
埃斯系列休閑椅由青年設計師漢斯·赫尼曼創作而成。融合了人體內部骨架采用貼合人體曲線的模壓膠合板,在坐墊和靠背處用塑形泡沫覆蓋并伴有鎖邊,非常有彈性,最大程度地保證了舒適性。設計上力圖使用圓潤柔和的曲線,勾勒出優雅簡潔的外觀。其拆裝和組合非常簡單,能快速切換于各個空間。
《流動系列臺燈(Flow lamp)》
設計師安德烈亞斯·科娃利斯基說:“我想創造一款輕盈而敏捷的臺燈,我想用最少的細節和最簡約的外形實現臺燈最大的功能性,為桌面提供高品質的光源。”Flow擁有簡約流暢的設計,其所有部件都像樹枝一樣自然地“生長”出來。它由4個纖長的金屬部件組成,并結合3個組合點,在各個組合點可以自由轉動。
《塑形椅(Form Chair)》
塑形椅的靈感來源于椅子設計史上的諸多大師級作品。從設計到最終成品發售歷時3年,期間經過了不斷地實驗和改進,是貝殼椅的現代解讀。它結合了強大的設計語言,有符合人體工程學的舒適曲線,以及創新的工業生產技術。塑形椅系列有很多選項:顏色、織物、材料和高度的定制款,超過4萬種組合方式可以滿足各種室內空間。
《雜技系列臺燈(Acrobat lamp)》
由法國設計師馬克·維諾設計的雜技系列臺燈是一款長方形臺燈。其底部關節位置采用了磁鐵作為聯接,實現了傳統調節燈實現不了的角度和位置,擺放成各種造型都不會失去平衡,能帶給用戶驚喜。造型簡約,具有未來感的燈具發出柔和的漫射光,為房間營造出平靜溫馨的氣氛。
《丑小鴨擺件(Ducky)》
丑小鴨擺件十分俏皮,是以色列設計師多爾·卡蒙從女兒的生日會的玩具里獲得的靈感。共有3種顏色:原木色、灰色和黑色。前端設計的圓形輪子,一大一小,用來加強整體設計的平衡感,更讓這可愛的造型為家里增添喜悅和幽默的氣氛。多爾·卡蒙的設計以幽默的手法喚醒人們感知生活的熱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