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硯紫
摘要:在新新時代的歷史方位下,“互聯網+”正在成為這個的時代應有之義。互聯互通的互聯網思維正在影響著“數字中國”的發展,分享經濟的發展模式正在影響著人們的經營模式和經濟的發展方式,引領著新的經濟浪潮。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分享經濟已然成為新的時代經濟發展引擎,日益上升到國家發展戰略的層次當中,這就預示“互聯網+”時代的分享經濟迎來了新的風口。
關鍵詞:互聯網+;分享經濟;機遇;挑戰;創新
一、我國當前的經濟形勢
目前,世界經濟逐漸復蘇,經濟形勢向好,各種矛盾在調和中變得緩和,但需要清醒認識的是 ,影響經濟增長的因素仍然存在,要確保經濟的發展的新常態,繼續實施有利于經濟平穩發展的相關政策,采用財政收手段和貨幣手段,發揮好宏觀調控手段,鞏固經濟深化改革的成果。在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有增長也會有經濟下降的時候,這是經濟發展的正常現象,在其中要發現經濟的積極向好的變化,從中找到經濟增長的有利因素。一般而言,通過優化經濟結構,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帶動國民的消費水平,形成新的消費熱點,推動產業結構的升級換代和資源的優化配置。當然,在看到有利因素的同時,也不能回避問題,正視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運用創新的手段和科學態度積極對待。既要提升國家投資的力度,減輕企業融資的壓力,又要企業自身科學經營,提高自身的綜合競爭能力。
二、分享經濟的含義
分享經濟形式多樣,表現豐富,但總體而言,分享經濟都是立足于先進信息技術基礎之上,統籌個人、公司及專業的第三方機構及政府部門的信息,實現信息整合利用。在信息處理的過程中,實現資源的分配共享,提供高質量的優質服務。分享經濟的作為一種新興的發展模式,令人耳目一新,但若從人類發展歷程來看,共享模式的確是人類本能的體現。人類出現之初,為了避免遭到自然災害和野獸等襲擊,必須采取互利合作的方式,以獲得自身的安全。后來,隨著整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共享模式被一家一戶的小家庭模式所取代。在當前高度互聯互通的時代,人類將再次合作共享,以獲得自我利益的最大化,在“雙面市場”之中,共享信息,各取所需。
對應其他的經濟模式,分享經濟的優勢體現在,首先分享經濟與傳統商業經濟有著較為明顯的區別。分享經濟更多側重于資源的優化配置,實現閑置資源利用最大化。在分享經濟的發展過程中,避免了單純以盈利為目的市場模式,最大程度上避免了成本所產生的代價。例如,在飯店的運營中,飯店的租賃、裝修、人力成本等成為飯店經營中必不可少的資本;但是,如果一個閑置的房屋,對房東而言,不管多少錢租出去,都是賺到的。這些分享經濟的模式,在一些旅游景區的民宿的運營中表現的尤為搶眼。
由于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我國現在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面臨了一些阻礙與困難,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目前我國經濟的主要工作是優化產業結構,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分享經濟通過對社會閑置資源的利用,有利于充分調動各個行業的積極性,減少浪費,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創造經濟價值,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注入一股新的動力。
三、“互聯網+”與分享經濟的結合
“互聯網+”是當前市場經濟發展的新常態,是知識經濟形態下必然衍生出的經濟生活發展的新模式,體現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內涵。“互聯網+”是立足于互聯互通的互聯網思維,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有利于社會生產關系的深化改革,帶動了社會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為市場經濟注入了活力和生命力。
簡單點說,“互聯網+”是立足于互聯網基礎上的行業融合,但需要強調的是,這種融合不等同于簡單的行業相加,而是立足于先進的信息技術和便捷的網絡條件之上的產業優化升級,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在這一深度融合的過程中,傳統行業和互聯網行業優勢互補,更好的適應新時代下的經濟發展要求。
“分享經濟”作為一個專門的名詞,始于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由美國學者馬科斯·費爾遜和瓊·斯潘思共同提出,兩位學者研究的領域均是社會學領域,由此可知,這個名詞最早用于社會學的研究。當前,在互聯網發展的這個新時代,“分享經濟”已然突破了原有的研究領域,分享經濟的關鍵在于提供服務連接,這種連接立足當前先進的信息技術,依靠第三方創建的市場平臺,實現互通有無。
分享經濟正在對我們的生活產生著革命性的影響。在很多本質上可以歸結為C2C供需服務的服務中,互聯網正在消除一切中間渠道,包括公司和供應鏈。通過分享經濟與互聯網+的結合,人們可以將自己的信息發布于網絡平臺,人們通過互聯網這個平臺,了解供求信息,充分利用利用閑置的資源,提供了一種新的供給的途徑,充分的滿足了人們的需求。這種結合,提高了資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促進了消費,為傳統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
四、存在的問題
(一)分享經濟的主要困擾是監管缺失
由于分享經濟模式出現的時間較晚,對于人們來說還是一個在逐步探索的經濟模式,其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比較空白。比如,房間出租者是否應該納稅等問題。分享經濟是互聯網帶給消費者便利、發展經濟的一個最新佐證。規則制定者和公司應該去關注這個潛力巨大的新型模式,缺乏政策法律支持。
(二)來自傳統行業的競爭
在互聯網經濟的發展大潮下,互聯網技術的成熟以及聯網成本的低廉,將各個行業迅速的積聚在一起,實現了信息共享和組織聯結,真正實現彼此發展的共贏。來自供需雙方的活躍使用,就像一股強大的自然力,推動著這些共享經濟平臺的發展壯大,而規模的擴大又反過來再次促進平臺的發展。規模能帶來效益,無論是供給方還是需求反都受益于規模,互聯網競爭超過傳統行業,規模越大越容易成功。由于傳統行業競爭的壓力不斷增大,促使其改善自生的缺點,更加關注服務的質量。
(三)信任問題
信任是分享經濟一直以來面臨的問題 ,與傳統的行業相比,分享經濟將面臨更多的位置因素和風險。例如,目前被廣泛使用的滴滴打車軟件,就是把乘客與司機通過信任連接起來。不同的國家,信任程度也不一樣,這是共享經濟面臨的挑戰。endprint
五、“互聯網+”時代分享經濟發展的建議
(一)建立社會信用機制
社會信用體系作為國家的重要的經濟參考標準,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社會信用體系愈加成熟完善,我國的市場經濟愈加有活力,有持久力。立足于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實現市場的規范有序發展,打造信用高效的市場環境,建立以信用為基礎,市場為保障的信用經濟,實現市場交易方式的健康轉變,從而增強社會成員之間的信任,為分享經濟的發展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二)加強互聯網監管
分享經濟網上業務的飛速發展,一方面使人們充分享受到分享經濟服務帶來的便利性,另一方面,網絡應用層安全問題也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成為分享經濟發展中急待解決的問題。良好的網絡環境是分享經濟發展的前提,政府應大力支持分享經濟的發展,完善產權保護制度,堅持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的原則,加強互聯網的監管創造條件為分享經濟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
(三)通過互聯網平臺加強分享經濟的體驗
在互聯網平臺上,各種資源都有可能成為商品,不僅僅局限于傳統商品的范疇。立足于互聯網時代的分享經濟,將資源轉換為商品,在分享中獲得了價值。例如,以傳播知識為載體的《羅輯思維》,從表面來看是個人的脫口秀節目,但與傳統脫口秀不同的是,《羅輯思維》更側重于商業模式的運營。在這個新的時代,共享經濟從一開始的“猶抱琵琶半遮面”到現在的蔚然成風。這一現象的背后反映了人民群眾日益增加的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商品的多樣化的需求,對商品質量與安全的高要求。
(四)加強技術創新
以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為代表的新時代的行業深度融合和跨界融合,已然成為當前技術革命的核心所在。歷經二十年的風雨歷程,我國互聯網發展到一個黃金時期,各種技術創新層出不窮,競爭實力日益增強,正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發展前景不可小覷。進一步發揮優勢,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趨勢。
(五)推動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
蓬勃發展的網絡新經濟離不開信息基礎設施的保障。要實現國家的現代化的發展,獲得互聯網時代共享經濟的紅利,需要從基礎設施建設入手,這不僅是為了互聯網經濟的發展,更是為了我國各行業水平的全面提升。企業結構優化升級,政府積極轉變自身職能,為互聯網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的服務,社會各行業積極融合其中,為分享經濟提供功能完善、使用安全便捷、技術先進可靠的高速互聯傳輸網絡,為分享經濟的發展提供網絡基礎設施保障。
(作者單位:山東省臨沂第一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