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利華,廖 鵬,馬秀蘭,黃曉霞
(揭陽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揭陽 522000)
結合“互聯網+”雙創大賽構建高職藥理學課程創新創業教育新模式
聶利華,廖 鵬,馬秀蘭,黃曉霞
(揭陽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揭陽 522000)
藥理學是高職高專藥學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核心課,也是培養學生臨床合理用藥及處方調劑等職業能力的關鍵課程,在執業藥師資格考試中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在創新創業教育背景下,課程教學要著重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創業能力,開展相關創新創業訓練活動,提高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筆者從教學實踐出發,結合“互聯網+”雙創大賽,從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等方面探索基于創新創業導向的藥理學教學模式,將理論教學、執業藥師資格考試與創新創業訓練活動相結合,傳統教學與網絡資源相結合,校內專任教師與校外藥學導師相結合,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藥理學;創新創業教育;“互聯網+”雙創大賽
國家相繼出臺的《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教辦[2010]3號文)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2015]36號文)等明確指出,要在高等學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要將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作為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指標,而作為側重于職業能力培養的高職教育更應該將創新創業能力作為培養人才的最重要價值取向。為深化高等教育創新創業綜合改革,教育部從2015年起牽頭組織了“互聯網+”雙創大賽,每年舉辦一次,為學生提供了創業實踐的機會,實現了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聯動、課賽相互促進,激發了學生創新創業潛力及創造力,培養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
課程教學是人才培養的最重要途徑。因此,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必須進行課程改革,構建創新創業教育導向的課程體系。在教學方法上,除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索性學習外,還應該結合“互聯網+”雙創大賽,開展相關創新創業訓練活動,以提高學生綜合實踐能力。
藥理學是高職高專藥學專業一門非常重要的專業核心課程,是一門研究藥物與機體相互作用及其規律的學科,主要培養學生藥物使用與合理用藥能力[1],同時也是國家執業藥師資格考試的重要科目。然而藥理學內容繁多,與基礎醫學的多門課程(生物化學、人體解剖生理學、微生物與免疫學)聯系緊密,也與藥學多門課程(藥物化學、臨床藥理學)有關聯,學生普遍反映難以理解和記憶,學習積極性不高。多數教師采用傳統課堂講授方式,實踐課也因為需要大量實驗動物而難以充分開展,因而藥理學成為藥學專業課程體系中一門迫切需要進行教學改革的課程。為此,筆者結合執業藥師資格考試,設計創新創業為導向的藥理學課程體系;結合“互聯網+”雙創大賽,通過商業計劃書的制作和工作室的籌建及工作開展等創新創業訓練活動來進行教學方法改革,現總結如下。
據了解,1994年我國開始實施執業藥師資格考試制度,對在藥品生產、流通、使用等領域從事用藥咨詢、指導合理用藥、提供藥學服務及處方審核與調劑等工作的醫藥技術人員實行執業考試[2],這些人員只有通過執業藥師資格考試,取得執業藥師證才能上崗工作。執業藥師資格考試每年舉行一次,根據專業方向考試分為藥學類與中藥學類,雖然考試大綱每年都有變化,但重點內容基本相同。就藥學類來講,考試分為4部分,即藥學專業知識一、藥學專業知識二、藥學綜合知識與技能、藥理管理與法規。藥學專業知識一部分主要考核考生對藥學各專業學科(主要是藥物化學、藥劑學、藥理學與藥物分析)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識記、理解、分析和應用能力,以2016年考試大綱為例,此部分共有11章內容,其中藥理學部分占5章,內容多,重、難點也多;藥學專業知識二部分主要從臨床藥物學角度考查合理用藥的專業知識;藥學綜合知識與技能部分側重于處方審核與調劑、用藥咨詢與用藥安全、常見癥狀及“小病”的判斷和藥物治療等藥學綜合知識與技能。由此可見,執業藥師資格考試重點在藥物安全與合理用藥、處方審核與調劑、疾病認識與藥物治療等應用能力方面,相關重點課程為藥理學、臨床醫學概論、醫學基礎及醫院藥房管理等。
我院是廣東潮汕地區高職高專院校中為數不多的開設藥學專業的學院,該專業培養目標是培養具備藥品生產與檢驗、銷售、調劑、合理用藥指導等專業技能,能從事藥品生產、檢驗、藥品調劑以及藥品營銷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專業人才。近年來,隨著高職教育教學理念向重操作、重職業技能訓練、輕理論轉變[3],我院藥理學教學時數不斷減少,從最初的102學時減至82學時,而藥理學實驗因實驗動物的限制,只能進行觀摩與演示,學生動手操作幾乎不可能。臨床醫學概論只有54學時的理論講授,且安排在第五學期,部分學生因提前上崗無法學習。醫學基礎課程沒有開設,僅開設了一門相關的人體解剖生理學課程,以供學生對人體的正常形態結構與生命活動的規律和特點進行簡單了解。醫院藥房管理是一門選修課,36學時,主要從管理角度簡單介紹醫院藥房的組織結構及管理特點,為以后學生從事醫院藥房工作打下基礎,而詳細的藥品調配、處方審核、藥學咨詢等藥房實際工作則涉及很少。因此,執業藥師資格考試所要求的很多核心能力只能在藥理學課程教學中進行強化。
根據藥學專業培養目標、專業標準及藥理學課程標準,結合執業藥師資格考試及我院實際情況,我們對藥理學教學內容進行了以下幾方面的調整:藥理學總論部分,在原有藥效學與藥動學重點內容基礎上,強化藥品不良反應與藥物濫用和藥物依賴性等內容,通過專題形式引入藥源性疾病;增加執業藥師資格考試與藥學服務、藥品審核與調劑、用藥咨詢與用藥安全等內容。藥理學個論部分,有相當一部分內容是按照人體各大系統的特征來介紹各科藥物的,除常規介紹這些藥物的藥理知識外,我們在教學中還強調應用方面的內容,即具有臨床意義的藥物相互作用、主要不良反應、禁忌證、臨床監護要點等合理用藥知識以及臨床常用主要藥品的適應證、注意事項、用法用量和常用劑型、規格等用藥安全知識。另外,要對各系統的常見癥狀及“小病”的判斷與藥物治療等綜合性知識和技能進行階段性總結、訓練。創新創業能力是一種在知識應用與技能訓練中獲得的綜合實踐能力,根據藥學技術人員工作實際,將藥理學教學內容進行以應用為導向的開發,實際上也是創新創業導向的課程教學。
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創新創業人才,不僅要構建創新創業導向的課程體系,還要進行相應的創新創業訓練活動。“互聯網+”雙創大賽不僅是創新創業教育成果的展示平臺,更是創新創業實戰平臺,對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4]。在課程教學中,以大賽為抓手,將組織參賽、備賽、模擬演練、實戰訓練的經驗以及參賽成果、存在的問題反饋到教學中,堅持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以賽促創,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
藥理學課程理論性強,很難設計一些具體的操作來訓練,因而在教學方法上,要因地制宜進行改革,從傳統“知識傳授”向“能力培養”轉變。在藥理學課程中融入創新創業教育,將理論教學與創新創業大賽訓練活動相結合,以提高學生職業能力與創新創業能力。
藥理學最基本的概念、原理與藥理特征等知識,如藥物的量效關系、藥物體內代謝過程及相關參數、各藥物的理化特點與藥物作用機制、臨床應用與不良反應等,需要采用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但是除為學生講解理論知識外,要重視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及網絡資源,采用啟發式、對比式、分析總結式、探究式及項目化等多種教學方法,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及學習自主性。如講述藥物作用的兩重性時,通過列舉生活中的各種事例來讓學生總結哪些是治療作用、是如何治療的,哪些是不良反應、又是如何產生的。對于那些與臨床有直接關系的用藥方案、合理用藥與用藥安全、處方審核與調劑等內容,可以開發成創新創業大賽訓練活動。如各大系統常見病、多發病的認識與合理用藥,不同人群(嬰幼兒、青少年、老年人、妊娠期婦女及肝腎功能異常人群)的用藥指導,有臨床意義的藥物相互作用、主要不良反應、禁忌證及臨床監護要點等合理用藥知識,臨床常用藥品的適應證、注意事項、用法用量和常用劑型、規格等用藥安全知識。
高職課程教學分為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而且更強調實踐教學,但通常實踐教學是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以驗證性實驗實訓課或有限的綜合訓練形式進行的,屬于第一課堂內容,因課時的限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學生在課外很少有機會自主進行實踐訓練,而“互聯網+”雙創大賽給高職學生提供了一個鍛煉的平臺,學生自主成立項目團隊,進行項目調研、資料搜集、科研創新與產品開發、商業計劃書的撰寫及項目孵化實體策劃等。學生憑興趣選擇項目,團隊成員集思廣益、各取所長,這種項目訓練正是常規的第二課堂,有效激發了學生能動性[5]。
“互聯網+”雙創大賽的最終成果是企業實體,根據項目所處的創業階段及已獲投資情況,分為創意組(企業處于創意期)、初創組(企業孵化初期)和成長組(企業實體成長期)[6]。大賽的目的并不是讓每一位大學生都去創業,而是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大學生創新思維、創業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綜合素質。基于培養創新創業能力的目的,將大賽的認識和準備、項目論證和策劃、模擬演練和實戰訓練融入藥理學課程教學中。
首先,在藥理學授課初期做好充分準備,全面了解學生對創新創業及“互聯網+”雙創大賽的認識,介紹本專業職業能力及執業藥師資格考試的內容與要求,下達藥理學課程學習任務、授課安排及創業訓練任務,發動學生聯合多個專業力量(如管理、財務、計算機應用等)及各種校內外資源(如校外藥學導師)成立項目團隊。
其次,項目團隊成員分工協作,進行項目論證及策劃、可行性分析、創業準備。結合藥學專業特點,可以將項目開展過程中創立的企業定為藥學咨詢與服務公司,提供用藥指導、藥品代購及送藥上門、安全用藥指導等方面的服務,并通過微信平臺、醫藥網站聯合相關藥店和醫院等進行研究;另外,聯合校內外實訓平臺、科研創新中心、校企合作平臺及“眾創空間”等進行藥學相關產品的研發(如藥妝、藥飲、藥膳等),創建藥學產品研發企業。項目團隊也可以結合專業特色確定自己企業的性質,所有團隊需要對本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市場分析及定位、商業模式、營銷策略、財務分析、風險控制、團隊等進行全面闡述。
最后,創業模擬演練和實戰訓練。模擬演練就是在充分調研及論證的前提下,在明確團體創立的企業性質及任務的基礎上,進行企業策劃書的撰寫,制作PPT,邀請同行及相關專家進行評估。經過評估的團體項目即進入實戰訓練階段。初期的實戰訓練主要是藥師工作室(或工作站)的籌建及工作開展,各項目團隊依據自己企業的性質成立藥師工作室,在學校范圍內進行藥學相關產品的生產與銷售等初期孵化活動,后期待各方面條件成熟及獲得相關部門允許后可進入市場,實現真正的創業。
綜上所述,在藥理學課程教學中,結合執業藥師資格考試,初步構建了創新創業導向的課程體系,對藥物合理使用及藥學服務等實用性內容進行強化;教學方法上,結合傳統教學,以“互聯網+”雙創大賽為契機,整合網絡及各種校內外資源,開展商業計劃書的制作、工作室的籌建與工作開展等創新創業訓練活動,以期提升學生藥學服務能力及創新創業綜合實踐能力。筆者在近兩年的教學實踐中,融入創新創業教育及“互聯網+”雙創大賽,使得藥理學課程不再枯燥乏味,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得到很大改善,學習成績普遍提高。藥物在不斷更新,藥學技術在不斷進步,醫藥改革也在不斷深入,在藥理學教學中,要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1]吳愛華,侯永峰,郝杰,等.以“互聯網+”雙創大賽為載體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J].中國大學教學,2017(1):23-27.
[2]王迎新,彌曼.藥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
[3]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期間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暨實施方案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2-03/21/content_6094.htm,2012-03-12.
[4]聶利華,廖鵬,黃曉霞.高職高專藥學專業人體解剖生理學課程教學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16,34(20):51-52.
[5]譚晉鈺.“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校賽實踐與思考[J].高教學刊,2017(9):133-135.
[6]馬妙明.“互聯網+”形勢下的高職教學改革的研究[J].遼寧高職學報,2016,18(9):39-41.
G420
A
1671-1246(2018)01-0015-03
2017年廣東省高職教育創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項目“基于創新創業教育的高職藥學《藥理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CYYB2017096);揭陽職業技術學院2016—2020年創新強校教改項目“高職藥學《藥理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YPCXCY_C17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