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觀彩
(玉林市衛生學校,廣西 玉林 537000)
體驗式教學是以學生的自我體驗為主要學習方式,力求在師生互動和學生親身體驗過程中達到認知與體驗有機結合的一種教學方法[1-2]。
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職業生涯意識啟蒙、自我探索、工作世界探索、職業生涯發展與決策、求職面試指導以及職業能力等。課程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認識自我與發現自我,幫助學生探索“我喜歡什么”“我擅長什么”“我適合什么”以及“我想要什么”等。這一教學目標的實現有賴于創設一種開放式的課程情境,以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其中。由此可見,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學應該是體驗式和開放式的。如果采取傳統教學方式,很容易使該課程教學變成空洞的說教,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體驗式教學通過創設活動情境,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能營造出一種社會活動氛圍,能使學生互相交流,從中反省自己,深化自己的認識,從而學習職業生涯規劃所需要的技巧和方法等。
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學生被動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只能吸收課堂教學內容的30%~50%,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已被學生接受的知識還會被逐漸遺忘。但是運用體驗式教學法,學生在生動活潑的場景中學習,會使學生產生深刻的印象。
傳統教學以教師為中心,以理論講授為主,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中心,學生只需上課專心聽講和記筆記即可。體驗式教學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自主探究,將學生置于教學活動的中心。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變成了一種新型的雙向互動關系。在這種情況下,就容易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從而使學生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學生的自我教育活動是通過“認知—情感—意志—行為”的過程實現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自己行為的主體,教師通過給學生參與活動和展示自己的機會,使學生處于主動實踐和積極探索的狀態。通過課外活動、社會實踐或對典型案例的分析等,學生不僅獲得了經驗和體驗,同時也獲得了主動學習的快樂,有利于學生認知和情感的統一。
體驗式教學為學生提供了一種生動的社會背景,可使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對人們的行為、對周圍的環境、對相關事件進行仔細觀察,在做中學。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要調動自己全部的感官和思維系統,全身心投入,會動手、會觀察、會傾聽、會表達與會創造。
游戲活動易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也有助于學生從中獲得較深刻的體驗。例如,在給學生講述“職業興趣”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以霍蘭德職業人格理論為依據設計游戲活動,根據霍蘭德的“職業六邊形”在教室設置6個島嶼:實用島、研究島、藝術島、社會島、企業島與事務島。然后,讓學生在這6個島嶼中進行嘗試與探索,從中發現自己的興趣及最適合自己的島嶼。每一個島嶼分別都有與個體相適應的職業范圍。通過這類游戲,學生會發現自己的興趣和適合自己的職業,從而對職業適配性進行深入思考。
陶行知先生說:“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生涯規劃大師舒伯講:“大學生處于生涯的探索時期,他們所處的環境、事件在生涯發展中起重要作用。”其實,中職學生也是一樣。因此,我們在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學中應鼓勵學生不斷進行生活積累,鼓勵學生在更真實、更廣闊的環境中去體驗和感悟。比如在講授“能力的探索和培養”時,教師就應該鼓勵學生通過參加各種社團活動、志愿者服務活動、暑假兼職活動等多方面接觸社會、擴大眼界、培養興趣、提高自己的能力。有了更為豐富的體驗后,再將自己的體驗拿出來向小組成員或全班同學展示,同學之間分享各自的收獲,會使彼此之間發現各自的閃光點和潛能。在此基礎上總結交流時,這種積極的情感會強化自我效能感。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對學生進行恰當的引導,會使學生處于良好的情緒狀態之中,積極而樂觀地投入學習中。
在職業生涯規劃課中,有不少是關于職場適應、職業能力提升的教學內容。對這些教學內容可運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來進行教學。角色扮演的目的是讓學生獲得對該角色的體驗。根據教學的需要,教師可以設計某種心理劇,讓學生扮演其中的角色,然后大家討論,指出其中的成功與不足之處。例如,模擬面試活動就可以讓學生了解面試中應注意的事項,而模擬職場活動則可以讓學生發現在職場中有可能遇到的問題和解決的辦法。
通過職業生涯規劃培訓與競賽以及對職場情境的模擬等可以使學生將所學知識靈活運用。例如,在職業生涯規劃比賽中,學生既要用到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又要用到演講表達、溝通交流等方面的知識。在準備講稿、在與同學討論、在傾聽評委評價的過程中,學生將自己已經學過的知識進行梳理與再認識,與自己的個人經驗結合起來,這無疑會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領悟[3]。
調研體驗是指安排或鼓勵學生參加相關調研活動,在活動中給每個學習小組布置特定的調研任務[4],如對某企業的考察、對某人物的訪談、對某專業領域人才需求狀況的調研等。學習小組通過調查,把收集到的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撰寫調查報告,然后選派代表在課堂上做主題演講。通過這個過程,把自己在體驗中學習到的知識進一步內化,就會形成自己對相關問題的認識,同時培養了表達溝通與團隊合作能力。
實習體驗即重視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的自我教育與自我指導。實習體驗體現在以下幾個環節:(1)實習之前學生要對自己進行自我評價,仔細思考自己的長處與短處、職業生涯目標以及本次實習目標,預先為實習做好準備;(2)了解本次實習任務;(3)實習后認真總結目標完成情況,向教師遞交自己的體驗報告,同時同學之間分享各自的體會。
[1]魯偉.高職院校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學探索[J].職業技術教育,2010,31(11):37-39.
[2]魏衛.職業規劃與素質培養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3]方偉.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咨詢案例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4]張再生.職業生涯開發與管理[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