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蒙
(濮陽市衛生學校,河南 濮陽 457000)
當今社會,經濟、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對教育領域產生了革命性影響。在信息化時代,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混合式教學在中職衛生學校迅速開展[1]。混合式教學模式能很好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不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利于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和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該模式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混合式教學的有效開展離不開優質的網絡課程---以短、小、精、趣著稱的微課。本研究將微課與混合式教學模式有效融合,探索創新了一種新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這種新型混合式教學,既能發揮混合式教學的優勢,又能改變單一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實現正式學習與非正式學習相結合,系統化學習與碎片化學習相結合,自主學習與協作學習相結合,理論知識學習和實踐能力培養相結合,以期為我校的教育教學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美國薩爾曼·可汗(Salman Khan)真正將微課應用于教育領域,并制作出三千多個微型視頻,即微課。隨后,微課在全球迅速走紅并成為教育領域的重大研究熱點。國內率先提出微課概念的是廣東佛山教育局研究員胡鐵生,他認為微課是指在8~10分鐘,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記載教師圍繞某個學科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展開教與學活動的全過程[2-3]。微課主要分為5類:舊知回顧型、新課引入型、知識學習型、練習鞏固型和小結拓展型,是在繼承傳統教學資源類型的基礎上發展而來。
史密斯·J與艾勒特·馬西埃提出混合式學習,用于英特爾等國外大型企業的員工培訓,以提高員工的技術水平和綜合素質,使企業獲得更大的收益[4]。這種教學思想逐漸引起了國內外教育領域的關注,并將其應用于教育教學。眾多學者給混合式教學下了定義,主要分為3類:(1)教學模式或教學媒介的混合;(2)教學模式的混合;(3)線上網絡教學與線下面對面課堂教學的混合[5]。本文討論的混合式教學是指線上網絡教學與線下面對面課堂教學相混合的教學模式。該模式既能發揮教師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充分體現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6]。混合式教學模式以線下面對面課堂教學為主,線上網絡教學為輔,線上網絡教學以促進線下傳統面對面課堂教學為目的。線上網絡教學主要有以課堂教學再現、習題講解、拓展知識等為主的教學視頻,線下面對面課堂教學主要以教師講授+多媒體演示為主,充分考慮醫藥衛生專業課程的特點及中職學生的特殊性,加強教師對學生進行網絡學習策略的指導,建立有效的網絡輔助醫藥衛生專業課程學習模式。
混合式教學的優點眾多,但是,經過對該模式多年實踐,筆者發現在教學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1)網絡課程教學一般情況下是學生自主完成,如何監控和管理學生的在線學習,學生能否高效完成網絡課程教學是值得思考的問題。(2)網絡課程教學一般時間較長,在40分鐘甚至更長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疲于信息轟炸式教學,注意力不會一直集中。(3)由于容量大,受網速影響下載或在線播放速度慢,影響學生學習效果。(4)由于受到設備與網絡的限制,學習不能隨時進行。
在信息化時代,這種教學視頻已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急需對這種教學模式進行完善。基于此,本文將以短、小、精、趣著稱的微課引入傳統混合式教學中。微課不受時空限制,具有時間較短、容量較小、播放形式多樣等特點,既可以有效抓住學生注意力和提高視頻的學習效果,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終身學習意識,又可以與課堂教學有效結合。
有效的教學模式離不開對學生情況的了解和分析。教師只有認真研究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學習能力和實際需要,才能選擇正確的教學模式,優化教學過程,達成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率。中職衛校學生基礎參差不齊、個體差異強。這就要求教師不能將學生當成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陷入教師累、學生苦、負擔重、效率低的困境[7]。而需要教師根據學生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模式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采用具有時間短、容量小、內容精特點的微課為基礎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更符合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
微課理念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比傳統混合式教學模式更適合具有基礎知識差別大、個性強的中職生。在這種新型混合式教學模式下,教師線下的課堂教學和線上的微課教學有機結合,激發了學生學習熱情和主動性,對實現學生愿學、樂學、會學,做到知行合一的目標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該模式包括3個環節:課前準備、課堂教學、課后反思。
3.2.1 課前準備 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搜集共享的符合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優質微課或者自己設計制作微課,構建微課資源。為滿足基礎知識參差不齊、個體差異強的中職生個性化、碎片化學習需求,提升教學質量,醫藥衛生專業微課視頻資源應大部分由中職教師自己設計制作。首先教師將課程化整為零,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將整個課程分為若干模塊,每個模塊再劃分為若干小的知識點。然后教師可以使用攝像機或手機、錄屏軟件等以獨立的知識點為單位設計制作時間在10分鐘以內的微課。這些微課逐步深入,構成一個連貫、完整的知識體系。同時將這些微課發布到百度云盤或者優酷、土豆等視頻網站上,再將鏈接通過微信群或QQ群發送給學生。最后,學生將微課下載到個人電腦、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設備,并進行相應學習。這些微課時間短、容量小、內容精良、趣味性強,不限時間和地點,應用方便靈活,有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進行個性化、碎片化學習,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3.2.2 課堂教學 在微課理念下的混合式教學中,課前學生通過線上微課的學習已經完成了對知識的初步了解,因此在線下面對面課堂教學中,可以采用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指導者和輔導者的翻轉課堂模式。教師巡視課堂,根據學生的反饋,引導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深入討論,給學生更有針對性、個性化的指導,布置課堂作業,根據課堂作業完成情況及出錯較多的題目,對所涉及的知識點再次進行講解。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一系列實踐活動,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中,幫助學生完成知識的內化和能力的提升。
3.2.3 課后反思 教師根據學生的微課學習和作業完成情況、課堂表現及測試結果等完善教學方案,學生根據學習任務完成情況自主反思鞏固和提升。微課理念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有效彌補了以往“教師+多媒體式滿堂灌”教學模式的不足,走出了教師累、學生苦、負擔重、效率低的困境,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滿足了學生個性化、碎片化學習需要,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和主動性。
本研究將微課理念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于英語、語文等文化課程和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藥理學等醫藥衛生專業課程,并進行了具體的教學實踐和理論研究。教學開始前,教師首先構建微課資源并將微課資源通過網絡發給學生,之后建立一個微信群或QQ群,引導學生入群進行相關課程學習。教學中,教師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選擇微課類型,針對性進行知識點講授,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指導者和輔導者。教學完成后,教師和學生及時做好總結和反思,調整完善教學方案,隨之開始下一階段的教學。
通過筆者多年的教學實踐和理論研究,對學生的學習情況與反饋進行了綜合評價,結果表明:在中職衛校醫藥衛生專業教育教學中采用微課理念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一方面能夠滿足學生個性化、碎片化學習需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另一方面能夠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有利于提升教科研水平,提高教學質量。
微課理念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將線上網絡課程教學和線下面對面課堂教學有效融合,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優化。短、小、精、趣的微課為教師有效開展混合式教學提供了保障。本文設計了基于微課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并將其應用于具體課程的教學實踐中,極大地提升了教學質量,為一線教師開展教學提供了參考,也為其他中職衛校甚至高等醫藥衛生學校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參考文獻:
[1]何克抗.從 Blende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展[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04(4):21-23.
[2]張一川,錢揚義.國內外“微課”資源建設與應用進展[J].遠程教育雜志,2013(6):26-33.
[3]胡鐵生,黃明燕,李民.我國微課發展的三個階段及其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3(4):36-42.
[4]田富鵬,焦道利.信息化環境下高校混合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J].電化教育研究,2005(4):63-65.
[5]黃榮懷.混合式學習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竇凱楠.MOOC 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J].廣東化工,2016(2):23-24.
[7]劉永田,金樂.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優勢互補的研究[J].山東建筑大學學報,2014,29(6):605-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