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華,楊寶華,李 琳,張學東,張 攀,彭玉龍
(首都醫科大學燕京醫學院,北京 101300)
有機化學是醫學生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傳統的、單一的課堂講授教學模式面臨著教學容量大、理解困難、內容抽象等問題。網絡教學突破了教與學的時空界限,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1-3]。這種教學模式注重在學習過程中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要求學生由被動接受者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教師由知識的灌輸者轉變為信息引導者。其中,教學素材庫建設是網絡教學的前提與基礎。筆者結合近幾年從事高職有機化學課程教學實踐,談談基于BB平臺的有機化學教學素材庫的建設。
建立“多層次、重應用、高綜合”的有機化學教學素材庫,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完成和掌握課程教學內容,還可以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方便。學生在課堂之外可以根據自己的知識需求,從教學素材庫中獲取相關信息,這不僅培養了學生自覺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能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了教學效果,還全面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推進了教學改革。
通過建設有機化學教學素材庫,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有針對性地從教學素材庫中選擇素材,實現了教學資源共享,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
教師只有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4],才能主動追蹤本學科最前沿的知識,從而提高對信息的獲取、分類和處理能力,進而使教學水平得以提高。通過教學素材庫建設與應用,不僅使教師對本學科知識達到了融會貫通,還掌握了其他相關學科的基礎知識和臨床知識。
教學素材庫的內容要結合課程特點,按照教學大綱要求建設。素材內容的定義、解釋等應科學、準確。教學素材庫的建設主要是為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將課程知識與形象直觀的教學素材有效結合,加深對知識的認知和掌握。因此,教學素材內容的選取要與課程知識緊密結合。為適應網絡學習隨機、自主、靈活的操作要求,在框架要式、內容布局設計、界面美化等方面要具有直觀、方便、快捷的特點,滿足使用者在操作平臺上快速找到相關素材的需求。
教學素材庫的設計必須與教學實踐緊密結合,充分考慮教學需求,由于素材來源途徑多、內容復雜,用于教學時要保證其實用性,因此教學素材庫建設時必須認真挑選素材,合理編排,做到通用、易用、穩定,使學生能夠形象、直觀地理解知識內容,掌握學習中的難點、疑點。這樣既能幫助教師有效實施教學,又能作為學生課外學習的訓練和補充。
素材庫要具有良好的可拓展性,以保證與科學同步發展,也能與飛速發展的教育教學相適應。素材庫應允許并鼓勵教師及學生把自己制作的課件、微課、動畫或收集的素材上傳到教學素材庫中,不斷補充豐富素材庫的內容。只有廣大教師和學生積極參與素材庫建設,才能使素材庫不斷發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資源共享。只有素材庫內容豐富了,才能促進教育教學改革。另外,由學生提供的素材要注意其準確性。素材庫的建設應具有先進性,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保證素材內容與時俱進。
素材庫既要依托《有機化學》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要根據本門課程的特點,既突出基礎知識的系統性,又展現各類有機化合物的獨特性,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結合本院三年制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學生培養目標及有機化學教學實際,教學素材庫內容包括電子版教材、學習目標與要求、章節教學知識點、教學重點與難點、學習課件、輔助素材(動畫、視頻、圖片等)、練習題與模擬試題等。
電子版教材主要用于學生在學習中隨時查閱相關理論知識。電子版教材內容以章節為單位,一方面可借鑒學生的教科書,另一方面也可由任課教師根據具體授課實際自行組織、整理、加工。
結合教學大綱,按章節認真編寫本學科的學習目標與要求,并充分考慮到學生層次、工作崗位要求等多方面具體情況,科學編寫及修訂,使學生明確學習要點,做到自學與復習有的放矢。
課題組全體成員結合課程教學目標和教學大綱,認真研究、討論,同時結合教師教學經驗,確定章節教學知識點,并對教學重點與難點進行總結整理。對章節知識點的整理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各章節的具體學習內容,同時也規范了課程的教學考評工作。對教學重點與難點的梳理,可以幫助教師在素材庫建設過程中做到心中有數,采用必要的教學策略,科學設計該部分知識的學習資源,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同時又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一步明確重點學習內容,提高學習效率。
學習課件多為PPT,也可根據需要采用pdf、flash、思維導圖、視頻微課、網頁等多種形式。課件以適用為原則,內容力求簡潔,突出教學重點與難點。課件設計應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規律,通過圖片、動畫增加感官刺激,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同時注意課件細節的完善,如頁面布局、顏色搭配、播放時長等,給學生以美的感受,激發學習熱情。
隨著互聯網發展日新月異,動畫、圖片、影像等形式的素材非常豐富。輔助素材的獲取主要通過以下方式:(1)利用互聯網下載相關教學素材,此部分資源的使用應注明出處,并確保對資源知識產權的保護;(2)為學生提供國家級精品課程和國家級資源共享課程鏈接,使學生能夠方便查閱國內最好的教學資源;(3)對于一些難以直接獲得的資源,如某些教學視頻資料、實驗操作錄像等內容,采取開發建設模式,利用數碼攝像機等進行拍攝制作,形成具有自主風格的素材資源。輔助素材的搜集整理及制作加工完善,可以幫助學生更加直觀了解學習內容,理解并掌握相關知識,突破學習難點,顯著提高教學效果。
BB平臺具有在線測試的實時交互功能,為體現交互性特點,練習題及模擬試題均應以客觀題為主,試題內容應與教學知識點、難點、重點一致,并加強試題測試后反饋環節的建設,以保證學生隨時檢查自己的學習情況。
利用學校圖書館資料檢索平臺,下載本課程最新研究動態及各種新技術新進展的相關文獻補充素材庫,以期及時了解前沿動態,擴大教師及學生的專業視角。
有機化學教學素材庫建設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了教學效果。通過BB平臺,借助豐富、生動、實用的學習資源,將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發揮教師教學的引導性,使教學更加充滿生機和活力。基于BB平臺的有機化學教學素材庫建設是一項創造性工作,也是一項長期性和基礎性工作,需要課題組全體成員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楊寶華,張愛華,李琳,等.醫用化學網絡課程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衛生職業教育,2013,31(10):29-30.
[2]李琳,楊寶華,張愛華,等.有機化學微課程資源的研究與建設[J].衛生職業教育,2016,34(20):140-142.
[3]張愛華,楊寶華,李琳,等.有機化學網絡課程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衛生職業教育,2015,33(18):140-141.
[4]陳烈榮.信息化社會與醫學學生的信息素養教育[J].浙江中醫學院學報,2002,26(4):73-74.
[5]錢宗玲.加快醫藥教學素材庫建設 促進醫藥教學現代化[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3(1):40.
[6]楊志惠,胡維治,徐福剛.教學素材資源庫的建設研究[J].繼續教育研究,2007(6):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