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杰
(黑龍江護理高等專科學校,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護理專業是黑龍江護理高等專科學校(以下簡稱“學校”)的一個品牌專業,2010年學校升格后,面對高職護理人才的多樣化社會需求,圍繞護理職業標準,創新構建了“5+Xy”課程體系,為多樣化護理人才培養做出了有效探索。
(1)“5+Xy”課程體系的基本框架。“5”即5個模塊,包括人文基礎模塊、專業支撐模塊、專業技術模塊、臨床實踐模塊及專業拓展模塊。“X”是橫向的培養拓展模塊,分為專業方向的拓展和自選課的拓展,其中專業方向分為全程化培養的涉外護理專業、口腔護理專業及老年護理專業;短期培訓的方向有手術室護理、急重癥護理、兒科護理等。“Y”是縱向的銜接培養方向,包括中高職銜接五年貫通培養、對口升學及五年一貫制學生的培養。
(2)“5+Xy”課程體系的內容。5個模塊中的前4個,涉及護理人才崗位需求的基本素質、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術技能,分別由思政、綜合素質、信息技術應用、護理導論、基礎護理技術、成人護理、母嬰護理、兒童護理等課程組成。拓展模塊中,一方面將全程化培養的方向課程全部植入和融入護理課程中,三年全程整體實施,如口腔護理的口腔科診療輔助技術、口腔臨床護理、口腔預防保健等;涉外護理的精讀、聽力、口語、寫作、基礎護理技術、多元文化等;老年護理的老年用藥護理、老年常見疾病護理與預防、老年飲食護理、老年心理護理等;另一方面,將短期培訓的方向課程通過業余時間培訓由學生自愿選擇學習,第二學年兩個學期完成。選修課程從第二學期開始學生選修,由人文素質選修課、專業選修課、跨專業選修課組成[1]。
(3)“5+Xy”課程體系的特點。該課程體系具有以下特點:一是模塊化課程的設計突出了高職護理教育以全面素質為基礎、以能力為本位的原則。通過護理崗位能力以及典型工作任務的分析設置課程,著重體現學生人文素質、職業精神及主要技術技能的培養,與高素質技術技能護理人才的培養要求相適應[2-3];二是橫縱兩維,多向發展,既有橫向的長短結合、多個專業方向拓展,又有縱向學習途徑,適應護理人才的多樣化的需要、學生自身發展需要以及現代護理職業教育的需求;三是依托專業開設專業方向,為專業方向人才的培養創造了優質培養條件。針對我國老齡化的嚴峻趨勢,護理專業的人才均需要熟悉老年護理的服務,老年護理專業方向是老年護理服務的專門人才,也是高職護理人才未來培養的方向;四是學生由于接觸臨床教師及臨床實踐的機會多了,對護理專業教學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1)政策理論依據。2010年以來,國家相繼出臺《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關于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若干意見》《國家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規劃(2011—2015年)》《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2—2020年)》《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及《關于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進醫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等重要文件,為“5+Xy”課程體系構建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同時,建構主義理論和工作過程系統化教學理論的學習以及模塊化教學的長期實踐,為“5+Xy”課程體系構建提供了理論支撐。
(2)構建基礎。學校自1948年建校以來,中職階段積淀了厚重的護理文化,具有辦大護理、小方向的課程體系構建的實踐,三校合并升格,使護理專業教育教學資源更加優化。2013年以來,護理專業陸續成為黑龍江省中高職銜接貫通試點專業及國家養老護理示范專業點,為“5+Xy”課程體系構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和有利的條件。
(3)辦學理念。學校緊緊抓住現代職業教育大發展的機遇,堅持服務需求、開放就業的辦學宗旨,本著立足黑龍江、服務基層,面向全國、走向世界的辦學定位,牢固樹立全面培養、系統培養、人人成才、多樣化人才、終身學習的現代職教理念,深化院校合作,促進醫教融合,遵循護理人才的成長規律[4],對比研究中高職護理人才的目標及課程內容區別,提出強護理、精方向的技術技能護理人才培養目標,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為“5+Xy”課程體系構建創造了必要條件。
(1)教學改革不斷深化。“5+Xy”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實施深化了院校合作,鍛煉了專兼職教師隊伍,完善了臨床實踐教學。護理專業共計2 795學時,其中實踐1 726學時,占61.8%。綜合素質課程的開發、學生管理千分制考核、實踐教學中晨晚間護理、“一口清、一手精”達標實踐教學、高齡老人體驗教學以及SP教學的引入等,使人才培養呈現出鮮明的特色。近五年護理專業畢業生護士執業資格考試一次通過率達92%,學生連續獲得技能大賽省級一等獎及國家級一、二、三等獎,就業率達96%以上,得到社會、家長及主管部門的高度認可。
(2)涉外護理學生走向世界。涉外護理課程體系實施兩年,學校開展中澳合作2+1人才培養,涉外護理團隊通過激發學生學習動力,挖掘學生潛能,增強學習自信心,使133名學生到新加坡、沙特、日本就業及美國、澳大利亞、韓國留學,實現了學生走向世界的夢想。
(3)專業方向的優勢贏得就業喜人的局面。手術室、急重癥及兒科護理方向的學生崗位優勢明顯,被用人單位優先選聘。為適應國家人口老齡化發展的新需求,2017年招生的老年護理方向,報到率及入學分數創新高,老年護理正成為學校全力打造的新方向。
(4)中高職銜接五年貫通試點成績顯著。學校積極探索中高職銜接“五年貫通2+3”人才培養,圍繞招生考試制度、學制、課程體系、專業設置、教學模式、校際合作、教師培養培訓、質量評價、行業指導、實訓裝備10個方面的銜接進行精心設計,尤其在中高職培養目標、教學標準、課程體系、教材及實習實訓資源5個方面的對接與貫通進行了大膽嘗試。中高職院校與臨床一起共同研制“5+Xy”課程體系,開發中高職銜接課程標準17門,開發護理專業“五年貫通2+3”區域規劃教材34本,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2013—2017年培養貫通學生兩千多人,對口升學學生三百多人,逐步建立中高職銜接人才貫通培養的體制和運行機制。堅持開展初中起點五年一貫制護理人才的培養,滿足學生多樣化成才的培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