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凌,胡月琴,姜新峰,鄧斌菊,孫宗波
(皖北衛生職業學院,安徽 宿州 234000)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了教育改革的新目標:到2020年高職高專院校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實現教育現代化這一目標,重要基礎是構建優質現代教學資源體系。信息化時代如何優化教學資源,尤其是建設數字化優質教學資源值得思考。本文就新形勢下醫學高職院校優質教學資源建設現狀與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意見和建議。
針對優質教育資源的研究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優質教育強調提升品質、追求卓越[1],重視激發人的潛能,更好地發展教育。在高職高專院校發展優質教育是我國教育界一項重要而艱巨的任務。陶西平在《以整體優化思想推動優質教育的發展》中提出:優化教育資源是指教育總體水平高,又指教育機構的水平高,既指學校校舍、基礎設施等硬件的水平高,又指課程、教育思想、教師隊伍、教材等軟件的水平高。教育部在2008年2月提出創建共享型專業教學資源庫,計劃開發50個專業教學資源庫。在教育部相關文件的引領下,各高校與地方教育部門共同努力,已建成1 023門精品課程,并有28個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已經申請立項[2]。
高職院校優質教學資源建設是教育信息化、教育現代化的基礎,也是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建設的核心。優質教學資源建設包含核心建設層次和平臺建設層次。核心是素材類教學資源建設和網絡課程教學資源建設,素材類教學資源包括課件庫、試題庫等,網絡課程教學資源包含精品課程等。教育資源管理系統和遠程教學系統是優質教學資源建設的載體與平臺。
目前,高職院校教學資源已經十分豐富,如精品課程視頻、教案、圖片等。優質教學資源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素材類教學資源格式和組織方式差別較大,與教學系統不兼容,從而影響教學資源的共享[3]。此外,由于教師對教學資源缺乏了解,因此會影響其對公共教學資源的應用,造成資源浪費。
目前,優質教學資源建設質量參差不齊,主要問題如下:學校優質教學資源建設以素材類教學資源建設為中心,偏離了學習中心;優質教學資源建設主要是資料的簡單堆積,并且資源庫內資料缺乏關聯,直接影響學生學習效果,進而影響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
目前,高職院校在開發優質教學資源時把主要精力、財力放在購買硬件設備上,忽視資源的開發、維護,導致教學資源庫內資料陳舊、過時。如教材雖然已更新了幾個版本,但教學資源庫卻沒有更新,影響了學生學習效果。
優質教學資源建設的組織管理主要包括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內部管理兩方面。教育主管部門即由教育部牽頭成立的工作指導委員會,全面管理教學資源建設工作,避免高職院校之間缺少交流、各自為政現象。學校內部成立教學資源建設工作小組,具體負責教學資源建設方案設計、項目申報,協調各部門共同開發教學資源。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的教學資源主要來自學校購買的網絡教學資源,校內教師自主開發的教學資源占比較小。調查發現,學校購買的網絡教學資源與實際教學銜接度不夠。因此,高校應鼓勵教師自主開發教學資源。可將優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過的優質教案等教學資源進行數字化處理,從而提高教學資源建設質量,使教學資源更具針對性。
校企合作能改善高職院校教學條件,保障實踐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競爭力和師資水平。加強區域實習基地建設,創建靈活多樣的實習平臺,定期進行師資隊伍培訓等,是搞好高職院校實習基地建設的重要措施,有助于促進校企雙方人才儲備共贏、服務能力共贏、社會效益共贏、經濟效益共贏、創新發展共贏,實現校企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目標[4]。
鼓勵教師主動參與教學資源開發,從而提高教學資源自主開發比例。高職院校要加強用人制度改革,構建優勝劣汰機制,堅持按勞分配,打破平均主義,構建并實施物質與精神獎勵相結合的激勵模式。
學生不僅是教學對象,更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教授的知識與技能,要經過學生的思考、觀察、練習,才能轉化為他們的本領。因此,學生學習主動性愈強,創造性和探索性也就愈強,學習效果愈好[5]。
[1]孫寧,盧春艷,孫晨.關于優質教學資源建設的思考[J].中國電化教育,2013(11):91.
[2]蔡向陽.高職院校優質教學資源建設問題探索[J].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3):94.
[3]陶宇煒,張寶玲,謝愛娟.基于CORPS的優質教學資源服務體系的構建[J].中國農業教育,2014(3):88.
[4]孫宗波,胡月琴,姜新峰,等.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職護理專業實習基地建設[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5(1):127.
[5]張艷春.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J].銅仁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4):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