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花(福建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福建 福州 350007)
伴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互聯網+平臺的逐步確立,對于我國體育事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在這一過程中必須要通過“互聯網+”以及互聯網知識進行拓展與應用,互聯網+對于體育教育專業課堂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必須要針對互聯網+的發展趨勢進行全面適應,保證“互聯網+”作為工具能夠有效促進體育教育專業的水平不斷提升。本文針對互聯網+與體育教育專業的有效運用進行詳細分析,積極探索體育教育專業模式的轉型發展模式。
從目前來看,我國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盡管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但是體育教育專業的設置卻存在大同小異的問題。尤其是課程設置缺乏特色,導致教育同質化問題非常突出。通過對于體育教育專業的深入研究能夠發現,當前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在培養方面,不僅盲目追求生源,而且對于專業的內涵建設,以及人才培養過于簡單粗暴導致符合社會要求的專業人才數量較少,大量的體育專業人才“畢業即失業”,沒有辦法獲得專業相關的職位。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即便體育教育專業招生火爆,但是實際的就業率卻非常低。
在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過程中,由于人才培養理念沒有得到實時更新,導致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與時代相脫節,在信息化時代中,互聯網不僅作為獲取信息的重要工具,也是促進時代發展的重要工具。在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培養人才的過程中很少通過互聯網技術手段來加強對于人才的培養,同時也沒有將互聯網與專業設置進行規劃,造成體育教育專業信息化水平存在不足。很多的體育教育專業,盡管采用了互聯網教學方式,但只是將互聯網作為一種輔助教學的方式沒有讓互聯網思維走入到課堂中,所以學生的互聯網思維養成水平還存在較大差距。
在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培養的過程中,最主要的就是要培養綜合型復合型人才,保證體育教育專業人才,既能夠掌握體育教學訓練競賽,又能夠具有科研管理等能力。但從實際上來看,這樣綜合性的人才對于學生的能力要求非常高,不僅嚴重增加了學生的負擔,而且導致學生的專業性,特長性受到影響,不利于學生基本功的養成,而且也無法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為此在體育教育專業中,很容易造成體育專業人才略懂皮毛,無法專精。
從目前來看,在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課程設置方面既要保證學科特點,又要滿足社會需求,所以課程教學內容必須要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盡可能的為學生提供針對性的課程。但是從目前來看,很多高校在針對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制定的過程中過分的強調專業知識的泛化,也就是學生想學什么教師就教什么。將所有的課程都在課程教學計劃之中,導致整個體育教育專業的課程過于臃腫。而且很多的教學內容非常的重復,學生不僅浪費了大量的精力進行學習,而且很多的教學內容也無法有效的幫助學生,符合社會實際需要,在進入信息化時代下,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明顯的轉變,尤其是移動學習,已經成為非常流行的方式,學生可以直接通過移動智能終端獲得相關的信息知識,讓學習更加的輕松自由,所以傳統的授課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現階段學生的需求,在這樣的過程中,由于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設置不合理,尤其是大量的網課資源,導致學生的學習內容更加的復雜,成為了資源浪費,既無法有效提高學生的教學質量,又無法為學生提供精準的個性化的學習方案,很難有效的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隨著通訊技術的快速發展,各種新技術新方法在大學課堂中也廣泛的應用,例如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等,這些教學方法,不僅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局限,而且也能夠針對學生的實際特點進行分析,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但是目前很多的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在網絡課程平臺建設方面還存在嚴重的缺陷,例如沒有深入的針對互聯網學習的特點進行分析,在課程設置過程中,不能夠有效的體現學習的便捷性,教學的個性化,交互的豐富性等內容導致學生利用網絡平臺學習的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是當前在網絡平臺設計過程中還存在技術匱乏,資源不足,硬件設施不完善等問題,也限制了網絡課程的建設水平。
伴隨著我國教育事業不斷改革,人們對于教育的觀念已經從過去的成績應試教育轉變為現在的素質教育。所謂的素質教育就是不以成績作為標準,而是以人的全面發展作為衡量指標。為了能夠更好的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必須要轉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通過運用“互聯網+”,不僅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對于課堂學習的興趣,而且更能夠通過“互聯網+”來豐富學生的獲取知識途徑,從而有效的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利用信息化在體育教育專業課堂中進行應用與實踐更能夠促進傳統的與現代的科技相結合,增強的時代特征此外通過“互聯網+”,能夠有效的促進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轉變,真正的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保證學生的全面發展,更好的為學生提供實習和訓練的機會。在體育教育專業大綱制定的過程中,必須應該明確教學內容和教學范圍、教學深度、教學課程結構和教學模式,這樣才能夠積極有效的轉變“互聯網+”教學缺失的問題。通過在教學大綱中增加中國“互聯網+”的教育,能夠有效的提高“互聯網+”在體育教育專業比例,同時形成良好的課堂教學內容和環境,讓學生樹立明確的教學目標,即運用“互聯網+”來傳達理念。通過教師在“互聯網+”教學的過程中,增加對于理念相關知識和概念的介紹,讓學生能夠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形成有效的理念。
“互聯網+”從出現到發展也不過幾十年的時間,但是對于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所產生的影響卻非常巨大,尤其是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對于“互聯網+”有了明顯的提升。通過“互聯網+”能夠對體育教育專業信息收集與整理,提高體育教育專業質量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從目前來看,通過體育教育專業信息系統的建立,不僅轉變了傳統的體育教育專業方式,而且極大的提高了體育教育專業的水平,強化對于學生的體育信息檢索、信息處理、信息診斷等方面的能力。在“互聯網+”的基礎之上,通過對于信息資源的有效整合能夠促進體育教育專業的水平全面提升,同時也提高了體育教育專業的準入門檻。所以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必須要與時俱進、提高自己對于信息化處理的能力與素質,適應互聯網+的發展。加強體育教育專業網絡課程的建設,通過循序漸進發展與完善,能夠進一步促進體育教育專業的課程體系更加的成熟,也可以有效的促進課程網絡化,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升。例如要盡可能地突出重點學科,加強對于《學校體育學》、《體育課程理論》以及《體育教學理論》等課程的重點內容管理,并且要避免交叉學科的重復率,節約課程建設資源。在體育教育專業網絡化課程建設的過程中,要充分的運用聲音、動畫、圖像、媒體等方式,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細節。
從目前來看,體育教育專業的課堂教學模式依然處于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之中,即便有些初中學校開始不斷的轉型,但是對于“互聯網+”的應用只停留在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層面上,沒有深度的整合“互聯網+”對課堂教學的促進作用。首先利用“互聯網+”能夠強化課堂信息的獲取與收集。尤其是現在處于移動互聯網時代,每一個人都有智能手機,通過智能手機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大量的護理信息知識,同時學生在獲取知識信息的過程中,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更好的把握體育教育專業技術的發展成果。此外,在利用“互聯網+”的過程中,能夠有效的轉變傳統課堂“重理論,輕能力。重知識,輕應用”的問題。而且還能夠積極培養多元化、綜合性、全面發展的體育人才。利用“互聯網+”能夠及時的了解市場發展趨勢,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轉變傳統教學的思路積極適應人才發展需求,主動的培養社會現實需要的人才。
通過合作學習,能夠讓學生明確自己在團隊合作中的重要價值。每一個學生作為獨一無二的主體,都有自己的行為和意愿,所以在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根據學生自愿分組的原則,按照學生不同的興趣愛好、學習能力,心理素質等情況進行分類。在利用“互聯網+”進行合作教育的過程中,要充分的尊重學生、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以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為準則,不能夠完全按照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評判標準。通過全面判斷學生的道德品質,學習態度等內容,加強對于學生的鼓勵。再針對學生分層之后,并不意味著層次的固定,而應該保證每一個學生在不同階段都能夠有所進步,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不斷的激勵自己、提高自己。
本文針對體育教育專業與“互聯網+”相融合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從而快速的幫助廣大初中體育學生能夠短時間內完成的教學模式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