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蘭(豫章師范學院 江西 南昌 330103)
前言:表象訓練法在高校籃球教學中應用,主要是利用心理因素,對高校相關專業學生籃球動作質量進行針對性訓練。從理論層面進行分析,表象訓練主要依據籃球教育教學實效性、現代鞏固性。結合教學自控式原則,促使高校相關專業學生從思維層面逐步提高自身技術動作水平。而為了保證表象訓練法在高校籃球教學中應用質量,對高校籃球教學中表象訓練法應用方法進行進一步分析非常必要。
表象訓練法隸屬于心理訓練范疇,又可稱為默練法。在實際訓練過程中,應用表象訓練法,可以通過籃球運動員大腦意念活動強化技術動作。并在實踐感覺及直覺的基礎上進行強化記憶再現,全面提高籃球技術動作練習效果。
本次研究以XX專業學校2017級男生為研究對象,隨機選擇100人,年齡在19-22歲之間,其均未受過專業籃球技術訓練,且相關人員身體素質、籃球技術水平無明顯差異。在實驗開展前期,將XX高校2017級學生劃分為實驗組、對照組兩個小組,各為50人。其中實驗組學生籃球基本技術基礎較好為5人、較差為40人,無籃球基本功為5人;而對照組學生基本籃球技術基礎較好、較差及無籃球基本功人員分別為6人、39人、5人。
本次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查詢、分組實驗分析、統計分析等方法,對表象訓練法在高校籃球教學中教學結果進行了分析。其中文獻資料查詢法主要是對體育教育專業、心理訓練模塊及籃球技術教學文獻資料進行分析;而分組實驗法主要是依照既定實驗設計方案,對照組采用常規訓練方法,而實驗組采用表象訓練法,對兩者訓練結果數據進行對比分析;數理統計分析方法則是依據基礎籃球測試標準,以均值100分為標準進行考核成績匯總分析。
通過對實驗組、對照組最終籃球測試成績統計分析,設定75-100分為優秀,而65-75分為優良,60-65分為及格,得出實驗班50名學生優良率為65%,及格率為92%;而對照組學生優良率為32%,及格率為39%。上述結果表明使用表象訓練方法,可有效提高高校籃球訓練效果。
首先,在高校籃球技術訓練階段,表象訓練法的應用,可以促使高校學生對相關事物的感知,以表象的形式進行以往事物回憶,并將以往事物與現階段事物發展情況進行對比分析,最終形成抽象思維。而通過抽象思維的多次過渡,可促使高校學生靈活掌握籃球技術概念及技術。
其次,在高校學生初步了解籃球技術的前提下,高校籃球訓練人員可以引導相關專業學生構建運動技術表象。然后高校學生可以綜合感覺器官及器官活動,將動作技術訓練納入神經機制,最終形成清晰的籃球技術表象。同時通過視覺表象、聽覺表象與運動表象的結合,可進一步強化高校學生運動技術與神經之間的聯系。
最后,在高校籃球訓練過程中,應用表象訓練法,可以從根本上改變以往單向籃球訓練的方法。而通過多向訓練的方式,可以促使高校學生逐步掌握自我反饋、自我優化練習要點,從而主動接收籃球運動技術技能。
首先,依據表象訓練法在空間、時間層面的無限性及自由性,在高校籃球訓練過程中,若需要開展一項新的或者以往高校學生不了解的籃球技術訓練時,高校籃球訓練人員可以引導高校學生對相關技術應用場景進行分析。并在相關技術正式教學前進行頭腦風暴,在頭腦中完成動作訓練,保持整體籃球訓練過程的良好心態。
其次,在想象成功之后,高校籃球訓練人員應引導高校學生以專注的原則,對技術動作要領及細節進行全面、詳細分析。同時構建一個安靜、舒適的籃球技術訓練環境,引導相關高校學生開展放松訓練。
再次,在成功想象籃球動作之后,高校籃球訓練人員可以要求高校學生綜合利用聽覺、觸覺、視覺、味覺等全部感官,自我還原一個真實的籃球技術實施氛圍。同時與實際籃球技術訓練相結合,通過實戰演習,加深自身對錯誤動作的印象。并在籃球訓練人員的指導下進行自我糾正,逐步完善籃球動作流程。
最后,在心理表象中形成正確規范的動作之后,可以在具體訓練過程中進行自我表象的重復訓練。如在籃球投籃動作技術訓練階段,若發現籃球撥球、壓腕環節出現錯誤時,高校學生就可以在思維層面想象自己以往投籃階段良好的表現狀態,尋找最佳撥球感覺,從而保證整體訓練過程順利進行。
從理論層面進行分析,表象訓練法的應用,可以強化高校學生大腦運動中樞、骨骼肌之間的神經聯系。這種情況下,通過引導高校學生主動想象籃球動作,就可以引起其運動中樞及有關肌肉興奮,最終產生良好的運動技能訓練效果。因此,在實際訓練過程中,首先高校籃球教學人員需要尋找柔和、舒適的環境,并指導高校學生選擇自我認為最佳訓練姿勢。這種情況下,以某一籃球技術為對象,如傳球、轉球等,綜合利用全身上下各種感覺器官,進行放松訓練。在一定時間之后,在常規籃球訓練環節加入自我表象訓練模塊,必要情況下可每間隔24h開展一次自我表象練習,或者每間隔36h開展一次自我表象練習,每次聯系18min。
其次,為了促使高校學生思維層面形成正確的動作表象,高校籃球訓練人員可在具體籃球技術動作訓練階段,對籃球技術動作進行示范講解,必要情況下可進行動作指導。通過正確籃球技術動作示范指導,促使高校學生在思維層面建立正確的映射聯系。即在初步籃球動作模仿的基礎上,增設動覺元素,促使高校學生可以使用自己的語言進行動作描述,并逐步掌握籃球技術動作要領,最終形成固定在籃球技術動作發揮體系。
再次,在實際訓練過程中,高校籃球訓練人員可以綜合采用內在表象、外在表象兩種方法,從感性觸覺、理性思考兩個層面,促使高校學生始終處于正確的籃球技術訓練體系中。如在籃球投籃技術動作訓練過程中,高校籃球技術訓練人員可以采用內在表象訓練的方法,促使高校學生了解整體技術動作應用節奏感,并掌握力量從手臂、手腕、指尖傳遞的方法;
最后采用外在表象訓練方法,確定與自身身體素質相符的技術動作,避免不規范動作姿勢對整體訓練效果的不利影響。如在實際籃球技術動作訓練過程中,高校籃球技術訓練人員可以要求被訓練人員在罰球線位置,右手進行定點籃球罰球投籃技術動作,然后進行定點投籃練習。依據定點投籃技術動作特點,高校籃球技術訓練人員可首先錄制并播放有關表現訓練的音樂。在這個基礎上,向高校學生講解內部表象、外部表象訓練的基礎知識,并開展為期7天的基礎表象訓練,同時配合為期4天的表象放松訓練。在訓練結束之后,可要求高校學生填寫關于表象練習方式、真實度、清晰度感官問卷,或者表現基礎訓練效果。然后,在具體訓練過程中,對于內部表象訓練組,可以在5.0min放松訓練之后,進行4min表象訓練:詳細自己成功完成投籃動作18次。其中在內部表象訓練模塊,主要為動作完成階段情緒體會、肌肉變化感官領悟。如手持籃球階段,指尖、手腕及全身肌肉協調用力變化等。在內部表象訓練之后,要求對應小組學生在罰球線位置進行18次籃球罰球動作練習;而在外部表象訓練模塊,高校籃球技術動作訓練人員需要在5.0min放松訓練之后,進行4min表象練習。即以第三方的角度想象自身后成功完成投籃動作18次情景,并在罰球線位置進行18次罰球聯系。在內外表象罰球技術動作訓練完畢之后,可對訓練人員進行籃球罰球技術動作測試,如定點投籃命中率等。在4min之內要求訓練人員完成18次籃球罰球技術操作,依據實驗開始基礎值,了解高校籃球技術動作學習人員訓練效果。
此外,依據籃球技術動作自我表象訓練原則,在高校籃球技術動作訓練過程中,高校籃球技術訓練人員應鼓勵高校學生掌握積極的籃球動作學習方法。并在每天休息時間,將上一階段所掌握的自我表象訓練技術、姿勢及環境進行回顧總結,結合階段籃球技術動作細節的合理分析,保證整體訓練效果與預期期望相符。
依據表象訓練法訓練理論及訓練原則,在實際籃球技術動作訓練過程中,高校籃球技術動作訓練人員可從建立階段、相對準確化階段兩個層面進行分析,即首先要求高校籃球技術動作被訓練人員形成動作大致輪廓,即外壁視覺表象。然后要求高校籃球技術動作被訓練人員從技術動作力量特點、使用時間、時長及地點等模塊進行分析,逐步形成清晰的動作構象。通過內外表象結合聯系,可有效加深高校籃球技術動作訓練人員肌肉感覺體驗。
其次,表象訓練時長對高校籃球技術動作被訓練人員主觀感覺及實際績效也有一定的影響。即隨著高校籃球技術動作被訓練人員表象訓練時間的延長,其主觀感覺可以會影響實際操作效果。因此,在實際籃球技術動作訓練階段,籃球技術動作訓練人員可針對具體籃球技術訓練動作,合理控制籃球技術動作表象訓練時長。如在籃球急停跳起投籃練習階段,可在高校籃球技術動作被訓練人員建立正確急停跳起動作表象及表象→動作映射聯系之后,要求高校籃球技術動作被訓練人員在3.0min內進行整體技術動作連貫想象,并依據思維能動性,加強自我心理活動與急停跳起籃球技術動作之間的聯系,保證高校籃球技術動作被訓練人員控制性旋轉能力、拋物線控制能力及球落點預知能力同步提升。
最后,為了保證整體籃球動作技術訓練效果,高校籃球技術動作訓練人員可在熱身階段進行整體學生基線焦慮水平及高焦慮水平測試,從而保證后續表象指導作業順利進行。
總結
綜上所述,在高校籃球技術教育教學活動中,應用表象訓練方法,不僅可以提高高校籃球教學質量,而且可以提高高校學生運動素質。因此,在實際籃球訓練過程中,高校體育教育人員應從動作概念、心理因素兩個層面進行分析。利用表象訓練方法,引導高校學生對傳接球、投籃等籃球技術動作特征進行主動練習,從而為高校學生智力發展及學習主動性提升提供依據。